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7-29 12:30:58

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研究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6月产后康复门诊6-8周复查的产妇167例,按不同分娩方式分为选择性剖宫产组(65例)和阴道顺产组(102例)。观察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结果: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比较,P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选择性剖宫产,阴道分娩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109―02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DF)主要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ergan prolapse ,POP)、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 UI)、粪失禁(fecal incon-tinence,FI)及障碍,已成为影响女性健康的常见疾病[1],其中最常见的是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研究通过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1-6月产后康复门诊6-8周复查的产妇167例。符合以下标准:初产妇,且在孕前无子宫脱垂、无阴道前后壁膨出、无漏尿、无障碍等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史。单胎足月产后,年龄20-35岁,胎儿体重2.5-4kg。阴道分娩为无器械助产,剖宫产原因为分娩期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及社会因素,其他因素剖宫产者排除本研究。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对所有入选的初产妇作常规的妇科检查, 包括是否有膀胱膨出、直肠膨出、子宫脱垂以及压力性尿失禁。通过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进行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问卷调查。

1.2.2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录入和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阴道分娩组盆腔器官脱垂共47例,占阴道分娩组46.07%,压力性尿失禁共10例,占阴道分娩组的9.80%。剖宫产组盆腔器官脱垂共8例,占剖宫产组的12.30%,压力性尿失禁2例,占剖宫产组的3.07%,具体见表1。

3 讨论

骨盆底由肌肉和筋膜组成,封闭骨盆出口,为尿道、阴道及直肠所穿过,它像吊床一样保持盆腔器官的正常位置,维持性生活、排尿、排便等多项生理功能[2]。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主要是因为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或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临床上常见的有盆腔器官脱垂、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和生殖道损伤[3]。在全球范围内PFD的发病率较高,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约为30.9%左右,并且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4]。据北京地区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显示年龄、阴道分娩、多产次、高体重指数、高血压(以舒张压升高为主)、饮酒、便秘、慢性盆腔痛是成年女性SUI发病的危险因素。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流行病学研究质料也提示,阴道分娩是PFD的独立危险因素[5]。因此研究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可以从源头上减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对妇女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分娩及多次妊娠被认为是引起PFD的独立因素,在妊娠过程中,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子宫会增大,重量亦会增加,对盆底韧带、筋膜、肌肉都会形成慢性的长期的牵拉作用,从而引起以上组织发生慢性的损伤,还对盆底神经造成了一定的损伤,神经传导时间延长减低了盆底肌肉收缩的能力。肛提肌是维持盆底结构的主要肌肉,其形态学改变和解剖学上肌肉断裂会造成盆底松弛,是导致PFD的主要原因。所以妇女在孕中晚期就有可能发生FPFD性疾病。分娩过程可通过直接机械损伤及神经损害等对骨盆结构及盆底肌肉造成功能受损,在分娩过程中,随着胎头的下降,产道被动扩张,若胎头头围过大或第二产程 时间延长,则使盆底组织极度延展[6]。若超出盆底组织伸展的生理极限,将导致盆底肌纤维、结缔组织及神经组织的缺血甚至断裂,引起继发的萎缩、变性、坏死、血管病变,导致肌纤维数量减少及去神经作用。结缔组织失去支撑作用。 因而分娩及多次妊娠会明显增加PFD的患病几率,阴道分娩的盆底损伤更大些,相对剖宫产情况下损伤发生几率会减少很多,因此剖宫产被认为对产后盆底功能有保护作用。本文通过对我院产后复诊的产妇进行盆底功能检测,结果可以看出 剖宫产组产妇在产后早期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几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进一步说明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确实存在影响,在接生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会阴,仔细观察产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对有指征者实施会阴侧切术,甚至施行剖宫产术,避免造成FPFD性疾病乃至长期的不良影响,但是也不能因为保护盆底功能就选择剖宫产,这是不提倡的,并且临床上也有研究显示,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远期恢复仍存在争议,需进行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因此人为选择剖宫产来保护盆底功能并不可取。

综上所述,不论是剖宫产还是阴道分娩,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确有影响,产后盆底功能会有所下降,而在阴道分娩产妇中表现更为明显,但是产妇盆底功能下降在产后并不是不可逆的,产后早期可以进行盆底康复治疗,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1940年,Arnold Kegel医生提出了Kegel训练法以加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减少尿失禁的发生[7]。有研究报道产后锻炼组的阴道收缩压、肌肉收缩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示盆底肌肉训练可以提高盆底肌肉收缩力,同时收缩持续时间变长[8]。在此基础上辅以生物反馈技术,电刺激等技术,大大提高了盆底康复治疗的治疗效果。目前普遍认为,联合治疗的方法优于单一治疗方法,尤其是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0%。另外,医学专家对许多妊娠期盆底肌肉锻炼的妇女观察表明,健康孕妇的妊娠期锻炼对母婴均有利。妊娠期盆底肌肉锻炼对孕妇身体和心理都有益。妊娠期盆底肌肉锻炼对孕妇身体和心理有益,可以促进孕妇盆底血液循环,加强盆底肌肉张力,使骨盆内脂肪沉积减少,有利于自然分娩,减少剖宫产和阴道助产的难产情况的发生,防止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产后障碍等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乐杰. 妇产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 董延磊,韩文,张师前,等. 中国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研究现状[J].中国医疗前沿,2008,3(16):1

[3] 张琼,郑伟.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4,15(6):356

[4] 曹江霞,周燕. 不同分娩方式对围绝经期女性盆底功能影响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1):4504

[5] 朱兰,郎景和.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策略.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12):793

[6] 陈园. 武汉市社区人群尿失禁发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泌尿外杂志,2004,19(5):297-299

[7] 王晓元,裴光辉. 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7):575

[8] 王雅资,刘颖琳,陈少青et al. 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对改善盆底功能的作用分析[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8):593

上一篇:无痛人流手术120例临床效果分析 下一篇:Proteus虚拟实验室建设及其实验项目的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