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英语课堂的三个“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7-29 09:38:29

实现英语课堂的三个“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本文根据笔者自身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就如何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情境,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从英语课堂实现“趣味化”、显现“生活化”、体现“人性化”三个方面着手,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阐述,期待激活英语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趣味化;生活化;人性化

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对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实现英语课堂的“三化”,即英语课堂要实现“趣味化”、显现“生活化”、体现“人性化”。

一、“趣味化”课堂,乐在其中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阶段,学生初次接触英语,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英语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多形式多渠道的激励学生,让他们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中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作为教师,首当其冲的就是应该寓教于乐。小学生好动爱玩,对于一些枯燥乏味的机械识记几乎没有兴趣。此时,教师可运用各种有趣的儿歌帮助学生识记和理解。根据教学内容和重难点编chant,说唱英文童谣儿歌能加强学生对重音、节奏等的掌握,更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学number 时,让学生数一数自己的手指,唱一唱“Ten little candles”。在教学有关颜色单词时,我编chant帮助学生记忆“red红,yellow黄,blue蓝色像海洋;green绿,purple紫,orange橙色橘子样;赤橙黄绿青蓝紫,pink粉红画女郎;black黑,white白,brown棕色画座房”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记起来当然得心应手。

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爱玩游戏这一天性来帮助他们学习。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创设一些有趣的游戏,把知识点融入其中,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单词和字母时,可以利用卡片让学生玩“踩地雷”、“捉迷藏”、“单词接龙”等游戏。也可以利用简笔画,猜声音,看口形,大小声等游戏形式,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二、“生活化” 课堂,学得轻松

新课堂理念强调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注重学生思维、情感的整合,把课堂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课堂中显现生活化呢?我觉得可以从下几方面努力。

(一)借助生活中的事例

课堂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场地,也是生活的乐园。课堂教学既是师生教学活动的过程,也是师生充满激情与理想的生活过程。那么在教学26个字母时,教师可利用生活中所碰到的事物来帮助学生记忆。如扑克牌,扑克里有J,Q,K,A,如果利用它们来呈现教学,学生记起来就方便得多。又如QQ糖,一楼F1,明星F4,WC,KFC,UFO,L号,M号……这些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字母想记不住都难啊!

(二)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

在平时的教学中,若能够讲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及其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运用到课堂,那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big,small,long,short等时,用直观的具体形象的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再利用学生已有的对大小长短的认知,通过几组实物的对比,让学生对新知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学起来简单轻松,记忆也自然会更长久了。

(三)创设生活中的真实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等来优化教学环境,使之形象化,真实化,以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在创设情境时,应该倾向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又有足够魅力吸引学生的情境,以确保激发其学习的热情。我在教学What’s his/her name?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班里转了一个新同学,教师向大家描述他的特点,其他同学自然会问What’s his name?回答亦是肯定的His name is …无需繁琐的解释,凭借学生所熟知的经历过的真实情境,因势利导,教学内容的引入恰到好处,学生学起来毫不费力。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三、“人性化”课堂,其“热”融融

人性化教学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今天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如此看来,人性化课堂迫在眉睫。

我认为,师生和谐是课堂人性化的基石。作为教师应当明白,长在同一只手上的五个手指有长短粗细的不同,那在同一课堂中的几十名学生在学习中肯定存在许多的差异,比如智力、习惯、接受能力等等。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和需要回答问题的难易,做到因材施教,一般来说,应当是难题让优等生回答,易题让中下生回答,让中下生能感受到自己也是能回答问题,并能回答正确的,激励他们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向回答中难题挺进,让优等生觉得自己在学习上也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继续努力。在学生回答问题出错或无法回答时,教师应当予以引导,而不能一味地指责甚至于严厉的批评,否则学生对英语学习会产生一种恐惧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会随之被扼杀。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体现“人性化”,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

总之,小学英语课堂要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情境,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小学生感受到英语课堂的趣味,体会学习英语的快乐性,感觉到现实生活中的英语存在,明确学习英语的必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因,让小学生在乐趣中学,在生活中学,让我们的英语课堂“活”起来,从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及解读(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强,小学英语教学要实现“生活化” [J]小学英语教与学,2010第4期

[3]甘丽红,提倡“四寓”寓学于乐[J],小学教学参考, 2007 第6期

[4]于浩海.让小学英语课堂“活”起来[J].小学英语教与学,2010,第3期

上一篇:阅读教学中的真善美 下一篇:更新教育观念,让学生能“喘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