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管理研究

时间:2022-07-29 09:31:16

班主任管理研究

摘要: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部分,班级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班级成员的学习水平,其对于学校、学生以及家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班级管理工作不仅是学校管理者需要思考的,还是作为班级管理工作主体――班主任需要思考与实施的。

关键词:班主任 管理 教育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的传播者、班级管理的组织者,班主任的作用对于学校教育的作用是显著的,班主任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决定着班级的管理水平以及其管理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作为班主任在做好本身教育工作的同时还要对班级的日常情况进行处理,解决学生思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惑等问题,总之班级管理的复杂性、繁忙性等决定着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工作时要注意讲究方式策略。

1 班级管理的原则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在发挥自己管理能力水平的同时还要遵循班级管理原则,并且利用班级管理原则指导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原则就是站在班级管理的全局思考班级的管理工作。

1.1 全员激励原则 全员激励原则就是班主任要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激励全班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等发挥他们的潜力,实现学生自我价值和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

1.2 自主参与原则 学生作为具有独立思想的主体,它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他们的行为,而如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即使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再强也不能全面开展班级管理。因此班级管理要具有自主参与原则,积极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但是自主参与也不是完全不管,而是处理好自主原则与班级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

1.3 教管结合原则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要处理好教育与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工作中很好地利用二者可以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教育就是班主任采取情理方面的措施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心态等,而管理就是班主任通过班级制定的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对于违反制度规则的班主任要给予一定的处罚。

1.4 平行管理原则 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与其他学科老师、学生建立平行管理原则,班主任与学生之间除了具有管理与被管理的特点,他还可以利用学生之间的朋友关系,站在“知心朋友”的角度去接触学生,或者通过其他学科老师了解学生的情况,进行学生的管理。班主任也要通过利用学生的平行管理效果建立学生管理班级制度,通过学生与学生的相互管理促进班级管理工作。

1.5 协调一致原则 班主任班级管理除了加强对学生在校管理之外,还要重视学生的校外的管理,因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多方互动的过程,影响学生的因素除了学校之外还有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因素。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他们具有联系多方因素共同促进学生发展的职责。因此班主任要利用其管理职责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等教育管理体系,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2 班主任对班级管理认识的误区

2.1 班级管理就是对教学质量的管理 有的班主任尤其是教育资源贫乏的地区的班主任他们认为对于班级管理就是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是通过有效的管理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班主任在思想观念中形成了以学生成绩为上,对于影响学生应试教育条件下考试成绩活动给予不支持的观念。

2.2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唯一管理者 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的重要性是显著的,但是他并不是班级管理的唯一者,因为在素质教育体制下,我们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要调动学生的能力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因此对于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唯一管理者的观念是片面的。

2.3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过程就是德育教育的过程 素质教育就是要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方面的教育,但是目前有的班主任认为他们的班级管理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可以说班主任的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因为班主任的管理过程是对学生的综合管理,而德育教育只是班级管理中的一部分,它并不是班级管理的全部内容。

2.4 把对班集体的管理混同于对班级群体的简单化管理 班级群体只是一个没有任何组织而言的人的集合,但是班集体则不同,它是包括一定的规章制度和共同的集团意识和目标在内的正式组织。因此,班集体的管理是严格的、缜密的、有着科学规律的,而决不是简单的班级群体管理。

3 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措施

3.1 班主任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班级管理不同于一般的管理,因为它的管理对象是处在心理发育时期的学生,班级文化氛围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他们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要在思想观念中树立班级管理的重要意识,在行动中注意观察学生身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开导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3.2 班主任要发挥模范作用 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通常会以班主任的行为处事方式作为自己的榜样的,对此班主任在进行管理时要规范自己的行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使自己真正做到一名合格的人民教育工作者。其次要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管理班级作为班主任不要总是要求学生怎么样,而是要求自己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才能让学生从心里服从自己。最后班主任要搞好其它学科老师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和谐团结的班级管理教育组织。

3.3 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克服一个误区:班主任是居高临下的,学生必须惟命是从,我教你听,我管理你服从做法,限制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观能动性,而是要采取民主的方式对待班级的学生,当他们出现问题时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想一想。

3.4 班主任要掌握批评学生的艺术性 班主任要树立良好的威信还必须掌握批评学生的艺术性。由于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因此批评学生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对于性格内向,自尊心强的学生,教师应采取“温和式”批评;对于脾气不好,自我意识强的学生,教师应采取“商讨式”批评。

总之,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班主任要积极地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浅析班级构建与班主任工作.科技创新导报,2008.

[2]徐建明.大学新生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2.

[3]杨彦.浅谈如何胜任班主任工作.河南农业,2011年22期.

上一篇:关于做好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深层次思考 下一篇:中化下属仓储企业科技项目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