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韦勒克、沃伦“文学存在方式”论述的解析

时间:2022-07-29 08:08:28

对韦勒克、沃伦“文学存在方式”论述的解析

作者简介:张锐(1990―),男,汉族,河南三门峡,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文艺学。

摘 要:本文先从文学的本质出发,梳理韦勒克关于“文学存在方式”论述的理论来源,引入韦勒克的文学作品是一种“经验的客体”的重要观点,相继介绍了“决定性结构”的标准以及“透视主义”的文学视角,在这种文学观点下,有效的调和了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矛盾,促进了文学的“动态”发展。

关键词:文学存在方式;决定性结构;透视主义;动态

韦勒克是20世纪文学界最杰出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史家、比较文学家之一,研究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是韦勒克建立文学理论体系最关键的一步,它是韦勒克文论体系的理论基石,在我们解析其理论之初,我们先来梳理一下韦勒克文学理论的理论渊源。

一、 对韦勒克“文学存在方式”论述的解析:

1、文学的本质:

文学本质是韦勒克文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其以“作品存在方式论”为基础的文论体系在文学本质和特征问题上的进一步展开,文学的本质问题与韦勒克的文学作品存在方式论密切相关。我们知道,韦勒克认为,文学作品具体存在于每个读者的经验和体验,然而其本体却是客观的,具有某种“决定性结构”,不以个人体验的心理状态、情绪感受而变化。这个客观的、不变的东西就是韦勒克所说的文学作品的“结构”。用韦勒克自己的术语来说,“艺术品就被看成是一个为某种特别的审美目的服务的完整的符号体系或者符号结构。”对于这个由语言构成的“符号结构”,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从八个层面进行了讨论。后来,他又在著名的《比较文学的危机》一文中更加清晰而简洁地分析了它的内部构成。韦勒克认为,它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但又不局限于语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 声音层面、意义单元和世界层面”,是一个“符号与意义的多层结构”。于是,韦勒克就把文学作品的本体归结为这种“符号结构”,进而,文学的本质问题也就成为这种“符号结构“与其他用语言组成的“符号结构”的区别问题。为了区分这种语言结构本身和其他语言本身的区别,韦勒克进一步指出,文学作品的“符号结构”具有“ 创造性”、“虚构性”和“想象性”的多种特征。韦勒克这一独特的文学观念在当代文艺学界具有深远的学术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2、对韦勒克“文学存在方式”论述的解析

承接着前面对“传统观点”的反驳,韦勒克、沃伦提出:“一首诗不是个人的经验,也不是一切经验的总和,而只能是造成各种经验的一个潜在的原因。”“真正的诗必然是由一些标准组成的结构。”这些标准是非个性化的适用于判断一切文学作品的“内涵的标准”。由此他们提出“决定性结构”这一概念。

韦勒克、沃伦提出“决定性的结构”,意在说明文学作品本身不在于作家的创作意图或读者的心理反应,也不在于某些抽象的艺术法则,它就存在于文学作品本身的结构当中。虽然这一“决定性的结构”并不能穷尽我们对文学的全部理解,但它是我们解释文学所必需的“标准”。对此,韦勒克、沃伦做了一个类比:“诗本身”与“对诗的单独体验”之间的关系如同语言系统与言语的关系,前者是“一系列惯例与标准的集合体”,而后者是“有差异的、不完善的”个别体验。人们永远也无法完全理解文学作品。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决定性的结构”具有客观性,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阐释方向,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与评价不可能是完全主观任意的东西。

“决定性的结构”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它是一成不变的绝对标准,它是开放的,它向不同时代的读者展开。因为文学作品虽然不是“任何特定的个人或任何一组个人的心理状态,但是,要想接近它,只能通过个人经验,即作品的存在离不开审美经验主体的“具体化”,但同时主体经验的“具体化”又并非文学作品本身。这样,文学作品就分成了本体和经验两部分。一方面,文学作品存在于每个读者的经验中,但另一方面,其本体却是客观的,不以个人经验的心理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即文学作品既不是纯实体的客观物质,也不是纯心里的感受。韦勒克、沃论称文学作品是“一个经验的客体”正是基于这个事实。当然,二人虽然承认个人经验对作品意义的建构作用,但从他的论述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得出它是以“决定性结构”作为文学的本质的。

面对这样即是客观,又是主观的文学作品,我们该以怎样的视角去分析它,面对在历史长河中其审美主体不断被丰富的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对待作为“经验的客体”的文学作品的“决定性结构”,怎样避免绝对主义的同时又避免个人化的相对主义的解释。由此,二人提出了其著名的概念―“透视主义”。这是一种新的、“使价值尺度具有动态”的综合观点,它在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之间保持了一种必要的“张力”,也就是说,在“透视主义”原则下,人们认识文学的过程是一个从不同角度对作品进行透视的过程,我们要作出恰当的对文学的判断就应兼顾这些不同的视角。由此,它调和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决定性的结构”并不是所谓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独断设定,应该说,它作为永恒不滞的“内涵的标准”,既不悖离人的经验,又不为人的经验所框束。

一言以蔽之,所谓“透视主义”,就是在“永恒的”与“历史的”之间的内在张力中,透过体现“历史的”价值标准的“结构”去把握那作为“结构的本质”的赋有“永恒的”意义的价值标准。这种“决定性结构”只有通过个人经验才能接近它,但它又不等同于任何经验”。如果没有永恒不滞的“决定性的结构”,文学作品就会陷于个人的趣味而失去“内涵的标准”。但如果把“决定性的结构”视为与人的经验无关的外在设定,这既无生命也无灵魂的客观存在也无以成为人的文学。既然文学作品离不开人的品鉴,而任何一次经验中的品鉴又不能完全获致文学作品的“内涵的标准”,这样一来,“决定性的结构”就成为在人的不断品鉴中永远逼近但又永远无法与之同一的动态的“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永恒的,但也是历史的,通过“透视主义”的视角,在这种极度“动态”的结构中,我们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文学批评领域的“透视主义”就是在历史不断筛选而标准也在不断流动的无限绵延中逐渐淘选经典同时也逐渐确定评价标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断被发掘,文学经典不会因为历史的变动而丧失其固有的魅力,不同的时代,在经典之中,会阐发更多的价值,文学作品也不断被充实,越发饱满。

文学作品是“在生命过程中不断变化,但仍保留其本质”的有“生命”的东西,它不是永恒的“理想的客体”,它有其产生和消失的时间,会不断变化。每个时代的读者都可以带着自己的个体经验与这个审美结构相遇,并用自己的个体经验去不断激活蕴藏于这个审美结构中的审美经验,因此用发展的胸怀去扩宽我们前进的脚步,用“透视主义”的视角,让我们的文学越发富有生机。(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刑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58――174页。

[2] 支宇,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韦勒克文论的逻辑起点和理论核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

[3] 韦勒克、沃伦:《 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年版,第9―18页.

[4]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P.134.

上一篇:黄圣依夜会王中磊“小弄风情” 下一篇:关于发挥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引领全域城市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