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钉墙支护在建筑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07-29 07:33:22

土钉墙支护在建筑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深基坑工程是高层、超高层建筑及大型公共基础设施施工中的重要环节,而深基坑支护技术更加是保证深基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文章阐述了土钉墙特点和应用,并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土钉墙支护在深基坑中的施工工艺及监测要点。

关 键 词:土钉墙支护;深基坑

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Deep excavation engineering is a high-rise, high-rise buildings and large public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mportant link, and the supporting technology of deep foundation pit more is the guarantee of construction of 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quality the ke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soil nailing wall, and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analysis of soil nailing wall in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key points of monitoring.

Key words:Soil nailing wall; Deep foundation pit

1土钉墙支护的特点和应用

1.1土钉墙的特点

土钉墙支护结构是将图钉按设或打入基坑边坡土体内,将土体加固成能自稳的重力式挡土结构。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有不少工程专家对该技术进行实践工程探索和验证,经过这些年的应用,切实证明图钉墙围护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新技术。

在工作机理上,土钉墙是高强度土钉、网喷混凝土面层及原状土二者共同受力,增强了实体破坏延性,很好地改变了边坡突然塌方的性质,有利于安全施工;在工艺上,采用了边开挖边支护的方法,工作面不受限制,缩短了工期;在投资方面,因土钉利用了上体的自承载能力,使基坑周围土体转化为支护结构的一部分,经济效益可观。土钉墙支护一般适合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过降排水措施后的素填土、普通粘性土、粘性的砂土和粉土等较均匀土体边坡。近年来,该项技术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基坑开挖中得到迅速的发展,不仅在砂性土的基坑开挖中广泛应用,而且在填土和软弱土层中也得到成功应用。利用水泥土桩组合式土订墙支护技术,使该项技术能够应用在不降水的高水位地层。当场地同时一存在土层和不同风化程度岩体时,应用土钉墙支护特别有利。

1.2土钉墙的应用范围

土体开挖时的临时支护。用一于高层建筑等深基坑开挖,地下结构施工开挖;永久挡土结构。这类工程一般与施工开挖时的临时支护相结合,如隧道洞门端部挡墙和洞口两侧挡墙,路堑土坡挡墙、桥台挡墙等;现有挡土结构和支护的修理、改建与抢险加固。如各类挡土墙的维修和加固,以及各类支护发生失稳或变形过大时的抢险加固等。

1.3土钉墙支护深基坑

土钉墙是由天然土体通过土钉就地加固并与喷射混凝土面板相结合,形成一个类似重力挡墙以此来抵抗墙后的土压力,从而保持开挖面的稳定,这个土挡墙称为土钉墙。

土钉与土体形成复合体,提高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和承受坡顶超载能力,增强土体破坏延性,改变边坡突然塌方性质,有利于安全施工。土钉墙移小,一般测试约为20mm,对相邻建筑影响小,设备简单,易于推广,由于土钉比土层锚杆长度短得多,钻孔方便,注浆容易,而且喷射混凝土等设备,施工单位均易办到;如能与土方开挖配合好,实行平行流水作业,则工期可缩短,噪音小;经济效益好,一般成本低于灌注桩支护。

2工程概况

某商住楼平面呈工字形对称分布,建筑面积17547m2,总层数为二十七层,建筑最高处为97m。其中底层层高5m,为门厅和停车场等;标准层层高为3m。其上部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大部分采用筏板基础,同时配合框架基础和条形基础。基础拟建在天然地基上,根据工程设计,基础开挖至地面以下7.2m。该工程以粉质枯土为天然地基持力层,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1类,抗震设计类别为丙类,为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本次基坑支护方案比选的原则为首先根据地层、开挖深度、周边环境的不同,详细地对基坑支护分段,然后对每一段按由简单到复杂、由低价到高价的先后顺序进行试算、比较,同时兼顾工期及其它工程条件,在经过计算、比较分析后,本工程支护结构拟采用土钉墙复合体的支护体系。

基坑支护有效深度为4.75m;基坑的支护型式设计一种支护断面分四层支护,坡度为1:0.1:混凝土面层设计要求为钢筋网片采用HRB235钢筋,间距200mm,喷射混凝土面层均为l00mm厚C20细石混凝土夹钢筋网片。

3 土钉墙施工工艺

土钉墙施工工艺流程:土方开挖修整边壁测量、放线钻机就位安钻杆校正孔位调整角度钻孔钻至设计深度清孔插入土钉压力灌浆养护。

喷射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流程:立面平整绑扎钢筋网片干配混凝土料依次打开电、风、水开关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混凝土面层养护。

(1)测量放样

施工准备阶段首先按图纸尺寸把基坑上口线和下口线在实地做好测量记号及木桩标志,用滑石粉在实地划线。

(2)基坑开挖

大面积基坑开挖,由于地表层的滞水和深层的渗水及降雨,会造成基坑大量积水。这些水如不及时排出势必影响施工,所以在坑的四周、坑内每隔30m挖一条积水沟和相应的积水坑。每一层开挖基本上做到积水沟与积水坑连成网络,并及时将积水抽出坑外。

(3)打土钉孔,孔径l00mm,水平钻机成孔。

(4)土钉制作、安装

土钉使用前须除锈,除油、焊牢(搭接焊长不少于10倍的钢筋直径);为保证土钉插入孔后居孔中央位置,以便在注浆后增大钢筋与砂浆的握紧力,土钉应焊托架,托架为对中支架,相邻两托架间距2m;注浆管同土钉插入锚孔时,对注浆管下端口应采取保护措施,以免堵塞;注浆管必须随土钉下至孔底,若中途注浆管脱落,必须重新安装土钉;注浆的水泥浆液按设计配比进行,水灰比为0.45-0.55,速凝剂用量为水泥用量的3%,控制压力0.2-0.4Mpa;注浆时,要做到边注浆边往外拉动注浆管,不可拉动得太快,以免造成水泥浆脱节而使浆液不够饱满;注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30min时,就用水清洗注浆机及注浆管,重新注浆;砂浆严格按配合比计量并搅拌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合的水泥浆应在初凝前用完,并严防石块,杂物混入;注浆过程中观察孔口返浆情况,如孔口返浆用粘土在孔口围僵,确保浆液的密实。

(5)挂网、泄水管孔布设

①挂网。挂Φ6.5@200(双向)钢筋网,挂网时间应在注浆4h后进行。网距壁面30mm,与井字型钢筋架焊接在一起或用22的铁丝扎牢。采用螺纹钢与同层土钉贯穿作为联系肋筋,Φ14肋筋与网面钢筋绑扎或焊接牢靠。支护面沿水平和竖直向预埋长500-1000mm直径50mm外罩滤网的PVC管作为泄水管,管子口部四周用水泥浆封固。②喷射混凝土面层。待钢筋网编制与连接筋焊接完成后,应及时喷射混凝土面层。本基坑采用9m3空压机喷射装置,喷射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按实验室配制单,同时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速凝剂的掺入比为3%,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6)土钉与混凝土面层连接

土钉弯头四周用一根长度为300mm的Φ14钢筋与联系筋焊接。

(7)挂网喷混凝土的支护

基坑先按1:0.75放坡挖土,人工修面,按设计要求人工打入钢筋土钉,挂Φ6.5@200(双向)钢筋网,保护层20mm,喷射C20混凝土厚60mm。

4基坑结构与支护监测

4.1.基坑支护监测内容

(1)主供水管

基坑北边距支护20m贯穿1m直径主供水管,根据该地区土质条件较差的特点,基坑挖土时,支护部位监测时该位置如变化较大,应停止挖土,回填支护边坡,稳定位移,坑外采用卸载及注浆加固处理,保证主供水管不变形位移,确保供水管正常使用。(2)静压桩与支护交叉施工安排。因工期紧,需要静压桩与支护交叉施工,考虑静压桩土应力释放的影响,交叉施工安排为静压桩施工二分之一时,在已施工的静压桩区域施工深搅桩;施工顺序两边推进,根据静压桩施工进度,安排深搅桩的进度,然后根据分段的强度进行正常支护施工。

4.2围护结构的监测

(1)围护结构完整性及强度监测。以灌注桩为支挡结构时,可用低应变动测法对桩身缩颈、离析、夹泥、断裂等缺陷程度和缺陷部位以及桩身强度进行检测。以旋喷桩、水泥搅拌桩为支挡结构时,可用低应变法或轻便触探法检测桩身强度和均匀性。

(2)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开挖初期,可每隔2-3天监测一次,随着开挖过程进行,可适当增加观测次数,以1天观测一次为宜。当位移较大时,每天观测1-2次。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是围护结构变形最直观的体现,是深基坑监测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监测项目。

5结语

通过以上措施,保证了该工程的顺利完工,经过检测,各方面均到达或超过了工程质量要求。深基坑支护工程是该整体工程最重要的一步,是保证整体工程质量非常重要的环节。期待能有更新更好的技术出现。

参考文献:

[2] 赵志缙. 赵帆. 高层建筑结构工程施工[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1]唐业清,李启民,崔江余。基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1999

[2]刘建航,侯学渊。基坑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龚晓南主编,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谈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运用 下一篇:马新大桥钢箱梁安装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