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院校“合训分流”模式下实验室管理建设探析

时间:2022-07-29 05:54:44

武警院校“合训分流”模式下实验室管理建设探析

[摘 要] 新形势下武警院校“合训”学员的人才培养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对院校实验室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院校实验室管理建设上的一些问题突显,深入分析院校实验室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建设方法有利于院校人才培养。

[关键词] 人才培养;实验室;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069-2

随着武警部队院校教育转型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复合型指挥人才,武警部队院校会议提出了“五懂一会”的育人要求,并将指挥类专业由四年制“直通车”模式转为“合训分流”模式,即对指挥类生长干部学员实行“基础教育合训、专业训练分流”的组训方式,因此初级指挥警官已成为武警院校人才培养的主体,这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有力举措,也是院校教育瞄准部队职能任务需求的战略举措。

培养“合训”学员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要大力培养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尤其是能够满足基层遂行任务的任职需要,因此,在院校教育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突显出来了。如何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按照“五懂一会”的育人要求培养合格初级指挥警官是院校实验教学需要重点考虑并分析的问题。院校实验教学需要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学员的实验教学,并根据学员的学习层次选择不同的实验内容,以突出学员的主体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传统的实验室教学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这种更加动态灵活的要求,然而,当前院校实验室在建设管理上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导致实验室尚不能满足“合训”学员的培养需要。实验室管理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是院校教学管理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

一、院校实验室现状分析

(一)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落后

实验教员地位低,任务重。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事务繁杂、琐事多、重复性强。通常要面向全校不同学科专业的学员,如高等数学,全校所有大一大二学员都必须有至少10学时的实验课,所有的实验都集中在计算机实验中心;学员层次不同,动手能力差别很大,专科生、本科生以及少数名族大专班都使用同一批实验设备,造成实验仪器设备的损坏率高。实验室人员的福利待遇与专职教师还有一定差距,晋级晋职比较困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往往难以吸引优秀的人才。

实验室教员流动快,实力弱。实验室人员学历普遍不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年轻人大多不愿意来这里工作,认为实验室没有发展机遇,结果造成实验室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缺少新鲜血液,学历高、理论造诣较深的高职教师不愿意专门从事实验教学,从而造成实验技术人员的学历、职称结构不太合理,实验队伍的素质低,影响了实验室队伍的稳定性,专心从事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的人员减少,人员流动性较大,使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二)仪器设备使用率低、实验室相对封闭

随着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武警总部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投入大大增加。军队重点实验室,如我校的非致命性武器实验室,近几年新增了大批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所使用的试剂耗材也往往价格不菲,目前仅提供给科学研究的教员和研究生使用,而忽略了对“合训”本科学员这个大众群体的实践性的培养,也限制了社会军事效益的发挥。实验室的开放度不高,容易导致两种极端问题,要么设备仪器重复购置造成浪费,要么使用率低造成不必要的闲置。

对外开放和交流力度不够,致使实验室对校内教学缺乏交流,对校外开放力度不够,基本上仅局限于本学科或本实验室的教学科研人员从事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或者是在该实验室就读的博士生、硕士生完成毕业课题使用,实验室以外的学生和科研人员几乎不能共享其实验资源,因此严重地阻碍了与外界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也阻碍了本学科的发展,不能满足当前科研产业信息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需要,无法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资源优势,影响了实验室整体效益的提高。

(三)管理不够完善,安全隐患突出

实验用房设施陈旧、供电线路老化、可燃建筑材料的大量使用,造成了极大的火灾隐患。消防设备和相关消防设施配备不达标,有的虽然配有相当数量的灭火器但没有定期检查制度,多数已经过期失效,实验室消防通道不畅通,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仪器设备老化、超负荷运行,缺乏保护装置,特种设备的使用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或防护措施不当,容易造成事故。有毒、有害化学废液、废物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如化学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出,导致环境及地下水污染;随意乱倒化学废物、废液;易燃易爆物品存储使用不规范,极易引起火灾和爆炸。

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通常在实验课程前,教员要对实验学员提出实验要求,但很多教员忽视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造成学员的安全意识淡薄,未真正重视。发生事故后,教员学员缺乏必要的应急处理技能,人为扩大了事故的严重程度。

二、实验室管理建设方法探析

(一)以人为本加强实验室技术与管理队伍建设

技术与管理队伍是实验室建设、运行和发展的核心力量,实验室队伍的综合素质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适应“合训”学员的培养需要,鼓励实验室人员进行自我学习和完善的同时,院校应对技术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技术考核,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合训”学员进行实验实践学习。

院校应着力完善实验技术系列职称评审体系,充分理解和尊重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进而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完善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量考核办法。院校应该把教学科研与实验成果等同对待,实验技术人员与专职教师等同对待,提高实验技术队伍在工作评优、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的地位。

军队院校实验室引入竞争机制,实行聘任制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在对现有实验技术人员在进行竞争上岗,新增人员采取招聘非现役文职人员,实行优胜劣汰。制定合理的实验室技术人员编制方案,合理使用实验兼职教师。

上一篇:“点”名校名师当“家教” 下一篇:谈红色经典改编影视剧作品在文化产业市场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