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辽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07-29 04:58:04

对辽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展的思考

摘要: 随着国家对自主创新支持力度的加大,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成为培育企业自主创新、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辽宁省应结合自身实际,借鉴各地的经验和作法,在落实引导基金的基础上,创新本省的引导基金运作模式,促进本省产业结构调整。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support of state to independent innovation, local government-led venture capital fu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foster busines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promot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iaoning Province should combine with its own reality,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s and practices of other areas, on the ba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guidance fund, innovate the operation mode of the guidance fund, and promot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关键词: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行模式;创新

Key words: venture capital fund;operating mode;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8-0188-02

1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性质及作用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名词,由于能够更大限度的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民间资本、国外资本进入扶持的企业或相关产业,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克服单纯以市场配置创业投资资本所带来的市场失灵问题,在让利民间资本的同时,可以事先约定子基金的主要投向,通过其政策引导作用,使资金投向刚起步、有潜力的企业,着力培养一批极具创新能力、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能够在创业初期实现快速成长,进一步减少投资风险,引导其后续投资,最终实现符合政府预期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各地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引导基金已经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 我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本世纪初期,我国一些发达省市就已经以政府为主导成立了多家创业投资公司,成为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雏形,直到2002年,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成立,正式标志着我国政府性投资引导基金开始运行。截止2012年5月初,全国范围内共设立引导基金85家,总规模达530多亿;全国获得引导基金支持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已接近200家,引导带动的创业风险投资管理资金规模超过1000亿元,国家、地方两级分层的基本体制初步形成。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目前,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已经步入发展更加快速、运作更为规范的发展阶段,在提高政府资金运转效率,丰富资本供给结构,引导社会资本支持新兴产业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虽然我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展呈现如火如荼之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很多矛盾难题亟待解决。具体包括:

①引导基金偏离“引导”初衷。部分地方政府设立引导基金,由于对政绩的追逐,将其视为地方性的一般投资公司,招商引资的观念浓重;有的引导基金受利益驱使,在扶持对象的定位上也产生了偏差,不是主要支持企业发展启动早期的创业投资,而是偏好扶持成熟期或者拟上市的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出现了“与民争利”现象。上述现象都背离了政府引导基金的引导、用于市场失灵领域的初衷。

②引导基金的目标政策性色彩浓重,出资比例的确定存在盲目性。在实践中,部分地区为了促进本地经济尤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地方政府在设立引导基金时,一般都会对子基金有一些条件约束,并且大部分引导基金都采取了按比率参股支持的模式,最高比例大多设定为25%或30%。这些投资限制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一方面给资金的募集造成不良影响,可能导致政府参股的创业投资基金规模较小,运作风险较高,同时也不利于良性市场机制的建立;另一方面还将使得政府资金的使用分散、效率低下,引导、放大作用受限,反而阻碍了政策性目标的实现。而且,不考虑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采用统一出资比例,会导致一些地区实际出资比例超出期望比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府出资的浪费;而还有一些地区又由于出资比例没能达到创业投资机构的期望,导致了合作失败。

③引导基金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引导基金不同于一般的公共财政资金,难与进行量化考核,也很难客观评价引导基金效果的强弱优劣,加之引导基金的运作本来就处于摸索阶段,这就给引导基金运作机构带来了一定压力。目前,能够科学客观评价基金运行业绩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评判引导基金的绩效往往通过经济效益指标,导致基金管理人为了确保相对稳定的投资收益,选择较多的投资中后期项目,同样偏离了设置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宗旨。

④引导基金运营管理及监管约束机制亟待加强。从法律的层面上来讲,引导基金的一切权利都是属于政府的,但是在法律上政府并不是具体的法人或者自然人,如此一来基金的所有者就空缺了,所以必须加强引导基金运营管理及监管约束机制。

⑤引导基金激励机制、利润分配等市场化制度尚需完善。因为政府资金的政策目标和社会资金的逐利目标一直以来都存在着矛盾,为了弥补前者对后者的制约效应,引导基金需要对社会资本进行一定的补偿。然而在现阶段,引导基金对社会资金的各项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场化手段,在利润分配上设计不合理,都降低了引导资金的吸引力和社会资金的参与热情。

3 对辽宁启动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对策建议

结合辽宁的实际情况,对辽宁建立和启动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提出以下建议:

3.1 可以适当结合实际灵活运作引导基金 辽宁应结合本地诸如市场失灵等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特点来确定本省引导基金具体运作的方式及操作细节,尽量减少或者不设置投资限制,引导其尽可能将投资阶段往前移,放宽投资领域限制,仅以“主要支持中小企业”为政策取向,逐渐弱化对投资领域采取的限制措施。对创业投资发展较为薄弱的地区,应考虑通过风险补偿的做法,稀释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风险,引导社会资本集聚。

3.2 加强行业人才培育,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虽然引导基金可以具体情况选择自我管理或者委托管理,但无论如何,都应当建立与引导基金相适应的责任约束和业绩激励机制。通过严格科学的决策流程提高引导基金的决策效率,降低决策风险。完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可以有效地吸引优秀创业投资人才,激励管理团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引导基金运营效率。同时,加大引导基金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强化本省引导基金管理团队建设,更大效率地发挥引导基金对经济和社会的积极作用。

3.3 建立引导基金评价考核体系 虽然引导基金是作为事业单位法人成立,但也需要有明确的评价考核体系,这对于政府引导基金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有着重要作用。应按公共性原则,对引导基金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

3.4 完善引导基金管理制度 应针对辽宁实际,建立符合本地特点的、科学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外部监督制度,有效控制引导基金风险,并明确引导基金适时退出的相关制度。同时应委托非营利的事业法人作为引导基金的管理机构来对引导基金进行日常管理与运作事务,并明确受托管理机构负责的权责。此外,引导基金应设立独立的评审委员会来确保引导基金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该评审委员会应由政府有关部门、社会专家等组成,行使辅助决策的职责。政府主管部门和受托管理机构应将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作为决策依据,对拟扶持项目进行科学决策。

3.5 建立引导基金运营风险防控机制 在引导基金的运营过程中,受托管理机构应定期对其阶段性的政策目标、运营效果及其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并向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汇报,此外,还应及时报告运作中的重大事件。建立引导基金合作机构筛选评价体系和投资项目跟踪管理机制,科学筛选合作机构,跟踪管理所投项目,及时了解引导基金资金的使用情况及子基金的具体投资情况,有效防范引导基金的运作风险。

参考文献:

[1]张华,王杰.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模式的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2012(4):140-145.

[2]赵成国,陈莹.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作管理模式研究[J].上海金融,2008(4):35-39.

[3]严欢.我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发展状况、问题与建议[J].中国市场,2010(48).

上一篇:“韦森特”台风保险索赔偏差分析 下一篇:环境设计的艺术语意研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