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美设计的特点与规律

时间:2022-07-29 04:34:47

舞美设计的特点与规律

作者:毛建国 单位:甘肃省歌舞剧院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综合了文学、音乐、美术与舞蹈等艺术成分,现代戏剧中的舞台美术又是一个综合体,它包括舞台美术设计、灯光、音响、服装、道具、化妆、美工、装置、特技及舞台技术管理等。这些内容的综合设计被称为舞台设计。舞台设计的任务是根据演出具体的内容和演出的具体要求,在统一的艺术构思基础上,通过运用多种多样的造型手段,走到创造出剧中环境和角色的外部形象,渲染舞台气氛的目的。舞台美术设计在舞台演出中的作用不仅是给观众构建一个美好视野空间。同时还要演出好思想和精神进行深度的开发和再完整。舞台美术设计的创造分为:构思,体现与演出三个阶段。它是三位一体的关系,而创造性的思维不仅在构思阶段是重要的,在体现阶段与演出阶段也为重要。因此可以说:创造性思维应多贯彻在设计工作的自始至终。应该创造出戏特有的,不可重复的演出形式。演出形式是从在的内涵中孕育出来的。具有设计者的审美追求与个性特征。

舞美设计师与导演共同合作的,并纳入导演的总体构思之中,主要演出形式统帅主策,组织戏剧为主的空间,再现戏剧动作环境,表现戏剧动作的内涵创造特有的观演关系中。任何舞台剧都是展示在某个环境中的某个剧情。因此,环境的表现就成为舞台设计重要的一个动态之一。舞台美术设计既要承担起表现剧性所处的特质与社会环境的责任,也要起到创造相应气氛和情调的作用,通过创造舞台情调与氛围,能够实现以艺术形象和表现方式感染观众,形成共鸣。舞台美术通过创造人物形象,通过创造和组织动作空间,可以表现环境制作情调气氛,这些都是一个核心服务的,那就是揭示剧情的思想。一个舞台就是一个小世界,不同的演出剧目,不同的演出要求的变动,这个“世界”也就要求随之进行改变。而道具,就是这个小“世界”的青山绿水,就是这个世界波澜壮阔的大海和巍巍矗立的摩天大楼。舞台美术设计要追求细节的真实和具体,没有细节的生动往往是不生动的,没有表现力的,舞台剧也就不可能产生生命力,扩张力。从这个角度来看,道具元素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地位是超然的。

舞台是为演员表演提供空间,他可以让观众注意力集中于演员的表演并获得理想的观赏效果。舞台美术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演出的成败问题。舞台没有灯光、布景、音响、演出道具、悬吊与更换支架系统,服装、化妆为标的设计。另外舞台设计还具有剧情配合的时间的特性。舞台设计制作材料的应用和道具造型它不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的成功与否要看戏剧演出的整体效果来决定。同样舞台道具和舞美制作,也是舞台美术中的一部分,它从属于戏剧,从属于舞台美术设计的艺术“共性”。戏剧演出是整体智慧的结晶。演出的成功与否同样离不开舞台美术的共同创造,离不开舞美制造的辛勤劳动,哪怕一件道具和一块景片,都会影响戏剧演出的整体效果。现代舞台艺术经常得助于自然科学的成就,丰富舞台艺术表现手段,如空间、照明、建筑、光学、电子、化学、机械等等都用来为创造丰富多彩的舞台艺术形象,新型材料的试用扩大了舞美制作人员的视野。舞台美术的发展,不得不受具体材料,结构的制约,特别是舞台的一切都必经受灯光才能体现在观众的眼前,就像我们生活在阳光下一样,是一切物体得以体现。实际上材料结构是舞台美术体现的重要手段。材料经舞美工作人员创造性的合理运用和加工,在舞台上得以充分的体现。达到我们最终的目的,获得新颖的艺术效果。

在艺术实践过程中,道具在戏剧剧情展开和人物造型以及戏剧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地域环境的表现作用往往比布景更为直接。在演出中,可以没有布景、但不能没有道具,因为道具各种人物,场景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离不开的。与人物相连相依的关系。而表现在物品对人的情感的诱发和寄托等发展意义上。所以我们在选择道具设计时要认真研究,分析各个角色。选择借助道具恰如其分的表达角色的身份,情感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历史背景。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各种大、小道具的时代、民族、环境、季节、地理等特征,各个时代,民族有不同的审美标准,而且要与整个戏剧演出风格相协调。舞台美术是观赏的艺术、空间的艺术,是舞台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给观众留下深刻第一印象的必要途径。舞台美术设计的专业性、艺术性和技术性只有通过色彩、线紊、形象造型的综合效果协助戏曲演出,才能达到刻画人物、烘托主题的重要作用。因此,创造性,严肃性是舞台美术的命脉,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缺少新意,戏剧就没有了生命力。

上一篇:美术设计与创新思维的关联 下一篇:民间艺术引入美术教学的特征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