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的“方言学家”

时间:2022-07-28 10:14:16

动物界的“方言学家”

鸟和其他动物比较,称得上是动物语言中的“方言学家”。据统计,鸟类的语言达27000种,每种鸟类还有自己的“方言”。

在上海野生动物园百鸟园里,放养着40多种近1000只鸟,清晨走进鸟园,从地上到树上,从水塘到山上,到处都是鸟,它们早晨醒来后,就像人一样,梳洗打扮,整理羽毛,不一会儿便吱吱喳喳似乎在相互问好。有的鸟鸣声虽然不好听(如鸭子),但也要咔咔地叫上几声,声音最响亮的要数丹顶鹤;黄鹂鸟的鸣声圆润流畅,音节变化多端,富有韵律;长尾鸟的鸣声气势磅礴,动人心弦,犹如交响乐队在演奏;百灵鸟更是著名的“歌唱家”,它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歌曲,还能模仿其他鸟或动物的鸣叫声,例如猫叫、婴儿啼哭声等。

鸣叫成言的汉语鸟

在我国长白山脉、神农架系、大别山区、天山高原与珠穆朗玛峰等地,有众多叫不上名来的山鸟,其中竟有能鸣叫成地地道道各地汉语方言谐音的鸟。这些鸟儿的鸣声抑扬顿挫,鸣叫成言,为山里人津津乐道地传诵。如今仍以汉语语音把它如实记述下来,共享。

布谷鸟:在大别山区的春耕大忙季节,农民在田间下种时,通常都会听到有鸟在空中飞鸣“布谷-布谷-布谷”,叫声幽扬、匀称、飘逸,好似报讯,又像赞美:“到下种时候了!快快种吧!秋后一定会得到一个好收成!”人们管它叫“布谷鸟”,把满山遍野的红杜鹃也唱开了花。

豆喂鸟:在神农架山地,农民正向田间撒播大豆粒时,会从田间和上空听到“豆喂-豆喂-豆喂”由远到近,又由近向远,连续不断的幽美鸣叫声,又好似向忙于种豆的人祝愿和问候:“种大豆啦!辛苦了!快快种吧!年景错不了!”人们管它叫“豆喂鸟”。

哞儿鸟:约于春末,在祁连山区能听到从山坳或山脚下传出“哞儿-哞儿-哞儿”,一遍又一遍,闷缓而修长酷似牛的叫声,有间隔的每次三五声,及至八九十来声。农民常根据它叫的声次来预测年成,每次叫声越多越预兆好收成,人们管它叫“哞儿鸟”或“老牛哞儿鸟”。

等等鸟:入夏后,走进长白山间林野,有时会从远方的山岗上,听到波动而又深沉的声浪“姑姑、等等-姑姑、等等”这种清晰而又明朗的连续叫声。在民间古老传说中,姑嫂二人到山野采参,天色渐晚,未能如意,约定以搬起巨石同到山顶成仙,小姑心诚,轻飘飘搬起到达迈入仙界;而嫂嫂三心二意搬不起来,羞愧难当,无颜回家见亲人,而一头撞死在崖下,变成此鸟,一直在山野里渺茫地喊叫:“他姑姑你等等”。人们都管它叫“等等鸟”或“他姑姑你等等鸟”。

棒锤雀:在长白山夏或秋的傍晚,或晴朗的寂静夜空,山野间,偶而会听到“王刚哥哥-王刚哥哥”清晰而又连续地呼叫个不停。据说生有此鸟的地方就有野山参存在,人们称它为“人参雀”。挖参人听见此鸟像似在招呼王姓兄长快些跟上脚步,免得迷失路途,以此来判断是否有野山参挖采。

车伙儿鸟:春末夏初,直到早秋,是大别山一年中阳光明媚,景致秀美艳丽的好时候,常在山间溪流旁,或青茵甸边的矮乔灌木蒿草蓬端,可见到一种飞落的小鸟,边欢快跳跃,边发出清脆的叫声:“驾驾、驾驾驾”。就同车夫赶车挽犁,驱赶车马快行的吆喝声。人们管它叫“车伙儿鸟”或“车老板鸟”。它似乎在为披星戴月的车夫助力加油,快些赶路奔家。

横虎鸟:在天山高原的夏秋,西照日艳阳光山,沟岔居家住户晚炊升烟的时刻,昔日住在山坳用泥草垒成土屋的居民,会听到稍远些的山头上发出“横虎-横虎”般时起时落、断断续续的叫声。人们听了管它叫“横虎鸟”。初听到“横虎、横虎”会觉得很吓人,实则那是一种很温顺的鸟,它常常为低下生活环境中的“屋里人(家妇)”烧晚饭而报时。

看参鸟:夜间行走在大兴安岭深山老林里,若在一棵大树下,能偶而听到树上发出“凑、凑、凑凑凑”的叫声,冷不丁会被吓一跳,其实不必害怕,这是一种忠于职守夜间栖息在大树上看护山野人参的鸟,放山人管它叫“看参鸟”,所以进山挖参的人,当听此鸟的吓声,便喜出望外,山野人参就生长在附近,只要仔细寻觅,一定会得到山野人参。

鸟语鸣声的科学利用

各种鸟都有它们特定的语音方言以传情达意,相互联系。人们可以利用鸟语的录音来驱鸟避害或邀请益鸟啄食害虫,为保护农田和森林服务。

据试验,如果把乌鸦受惊时发出的恐惧叫声录下来,然后在乌鸦密集的山野里播放,正在啄食的乌鸦就会马上飞走,而且好几天不再来;如果把一只乌鸦倒提着录下它发出的拼命挣扎的惨叫声,播放这种录音时,生活在附近的乌鸦就会远走高飞,十多天看不到它们的身影;隔一段时间,再播放乌鸦聚集时的叫声,周围的乌鸦就会纷纷向播放录音的地方飞来。

当松林发生松毛虫害时,人们可以播放灰喜鹊在春天欢聚跳跃、选择配偶时的叫声,邀请它们来松林集合,消灭虫害。在国外某地的樱桃园里,成熟的樱桃常被灰喜鹊啄食。于是人们就把灰喜鹊遭遇敌害时的惊叫声录下来,在樱桃成熟时节播放,灰喜鹊就不敢再来问津了。

现在很多机场都会播放鹞鹰叫声的录音,小鸟听到后就会远离机场,相应地,飞机的安全系数就提高了。

鸟儿为什么爱“鸣唱”

早春的鸟园里更是热闹非凡,整个鸟园里歌声、欢乐声、谈情说爱声此起彼落,既有大合鸣,也有独唱。可是雌画眉鸟却不会叫,鸟类学家对鸟的喉部进行解剖,发现会鸣叫的鸟有一根较长的气管,气管上部连接咽喉,下部分为两个支气管,分别通到左右肺内,鸟类没有声带,它的发音气管就是鸣管,在两个支气管分又的地方,鸣管内有弹性薄膜即声腆,鸣叫声就是由肺里呼出的气流振动声膜而产生的,而雌画眉鸟虽然有鸣管,但没有使声膜振动的鸣肌,所以雌画眉不会鸣叫。

为什么有的鸟能鸣叫,可是鸣叫声却很单调呢?根据解剖,鸣叫声简单的鸟,其鸣肌只有两三对,而鸣声动听的鸟,如雄画眉,不仅有完善的鸣管,而且鸣肌发达,一般有四五对,这样它就能较好地调节声膜的振动,从而发出各种优美动听的鸣声了。

许多种类的动物,它们发出的声音表达了多种信息,比如攻击、警告、宣布家庭成员到场,或者发现食物等,但是这却无法解释一些动物长时间的复杂的歌声,如夜莺、嘲鸟(一种善鸣叫的鸟,因能模仿别种鸟的叫声,故有此名)、沼泽地的鸣鸟等,这类鸟儿能够一次鸣叫30分钟。

鸟儿为什么长时间“唱歌”?一般解释为鸟儿在与求偶时为了吸引异性,或者是为了宣布属于自已的“领地”而鸣唱,虽然不会有很多听众来欣赏这种长时间的激情演唱,但它们的歌声却具有人类音乐类似的特征:抑扬顿挫的韵律节奏,悦耳动听的音调旋律,以及变化、重复、多样化等,所有这些都具有人类为之沉迷了数千年之久的音乐之美。罗马诗人、哲学家卢克莱修曾说过:“音乐是鸟儿教会人类的,在人类创造艺术之前是鸟儿教会了人类如何唱歌。”

生物学家彼得・马尔德,是研究鸟类歌声的杰出专家之一。他的研究表明,鸟儿的歌声里有着精心排列的声乐模式,与其说它在传达某种特殊的信息,不如说在于音乐本身的不同旋律,这是语言的不同音乐表达方式,而不是简单的语音方言传递。马尔德认为,鸟儿的歌声很有可能是一种情绪的爆发和宣泄,虽然暂时还无法以科学的方法来精确解读与之有关的生物大脑的活动,但是他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揭开这个秘密。

上一篇:浅谈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施工技术的管理 下一篇:如何保存阿姆斯特朗的宇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