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建筑业统计三大难题

时间:2022-07-28 07:39:13

破解建筑业统计三大难题

编者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之一的作用日益凸显。由于建筑业企业具有施工项目多而散、参与人员众多、经营方式复杂等特点,如何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并使之得到有效利用,一直备受大家关注。为此,本期特邀来自政府部门和建筑业企业的统计工作者,从工作实际出发来谈谈如何做好建筑业企业统计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宏观经济快速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建筑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业统计也因而成为国民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深入调研,结合多年来从事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出了建筑业企业在统计中存在的三大重点和难点问题,并尽可能地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思路,希望能够对提升建筑业统计数据质量和提高统计工作水平有一些借鉴作用。

建筑业产值统计

建筑业因其行业的特殊性,在统计建筑业产值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项目多、分布广、数据收集难。建筑业统计口径为具有建筑业资质的企业。大多数资质企业都同时拥有众多施工项目,更有些大型建筑企业,其施工项目往往覆盖全国各地,甚至还有境外施工项目,因而收集各项目的统计资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容易造成数据滞后或填报不够准确。

其次,参与人员多、数据质量难以保证。由于负责产值统计的人员一般由该项目的预算人员兼任,往往不能透彻理解统计制度,造成数据质量难以保证。如统计上的安装产值指的是设备安装所产生的安装费用,而建筑业安装工程指的是如水暖、电气等工程,且包括所需材料价值等,所以如不将此类指标向预算人员解释清楚,就很容易造成数据的误填。

第三,联合合作的部分产值不申报。现今建筑业市场由于各方面原因,监管困难,以前的挂靠情况虽然不存在了,但取而代之的联合合作项目依然非常普遍。一个小公司可以借用大公司的资质拿项目,但是这部分产值却没有统计出来。

第四,分包完成产值不申报。一般资质内的建筑业企业都希望自己的产值越大越好,所以有的企业就会采用少报分包完成产值的方式来增加自身完成的产值,造成产值虚报严重。

根据建筑业企业项目多、分布广、数据收集难的特点,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统计管理制度。不仅公司设统计岗位,各项目也要有一个人负责统计数据的收集,因为他们对项目的情况要比公司统计人员清楚得多,这样做不仅能够大大减轻统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对数据的准确性也会有很大提高。统计管理制度要切合实际,要适合企业的管理要求,明确责任、任务到人,做到各个报表、指标都有专人负责,使整个企业的统计工作系统化,标准化。

鉴于建筑业企业统计工作参与人员多、数据质量难以保证,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需要,针对自身特点及实际情况探寻切实可行的统计方式方法,特别应加大对项目预算人员的培训。因为建筑业统计最为重要的还是产值的统计,预算人员如果对统计知识不了解,无法按照统计制度要求提值数据,最终会造成企业产值统计的不准确,最终还会直接影响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数据质量。

要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统计主管部门还应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培训,要将定期培训与继续教育相结合,同时加大统计法规的宣传力度,不仅让统计人员重视统计工作,更要让企业管理人重视统计工作。

能源统计

能源统计一直以来都是基层单位统计工作中的难点。之所以难,并不是因为其指标多么难理解,而是因为能源统计涉及面广、取数难。能源统计包括水、电、汽油、液化气、煤炭等统计项目。如果这些指标都由一个人统计的话,工作量是相当大的,特别是对建筑业企业来说,每个施工项目就要统计所有的指标。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企业领导还是掌握能源消耗的人员对统计的不重视和统计知识的匮乏才是造成统计难度大的根本原因。所以,企业的统计负责人员应根据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理顺企业的统计渠道,建立科学的制度,合理分配统计任务,制定简洁有效的统计方法,才能够做好能源统计工作。

要解决能源统计取数难的问题,关键是要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取数方法,同时还要让提供数据的人员知道统计工作的严肃性,才能确保能源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水消费统计。企业内部各项目专人负责各月底水表读数的记录工作。

煤炭消耗量统计。煤炭的消耗量统计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实际称重法,每次使用前先称重,剩余量再称重,计算得出消耗量,但此种方法一般的企业人员都不会采用。第二种是估计消耗量法,方法是用实际称重法计算出一次的消耗量,然后乘以月份使用天数,得出该月的消耗量。此种方法虽然方便,但误差较大,往往出现计算的消耗量与实际的消耗量不符,表现在月底的实际库存量比应该库存量剩余或亏损。第三种方法是库存相减法,方法是第一次使用前先确定库存量作为期初库存,然后每月底盘点一次库存,估计出库存量,作为月末库存(下月的期初库存),每月的消耗量即为月末库存与当月的期初库存量之差,年末的消耗量为每个月的消耗量之和。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简单易操作,而且不会发生第二种方法出现的月底实际库存量比应该库存量剩余或亏损的问题。

汽油、柴油消耗量统计。汽柴油统计分为用加油卡和不用加油卡加油,用加油卡加油的企业按加油站的加油卡对账单汇总填报消耗量。不用加油卡加油的企业需做好每次的加油记录并索要发票作为凭证,月底汇总填报消耗量。

液化气消耗量统计。需要企业内部食堂、各项目食堂分别统计,配以简单的报表,统计方法同煤炭消耗量统计。

劳动工资统计

相对单个独立法人企业,多法人企业的劳动工资统计要复杂得多。这是因为这样的企业一般只有一套班子,却拥有多个法人营业执照,多项经营业务。由于建筑业企业申请资质对企业人数有特定的要求,所以这种企业往往需要不停地调整各公司人员,从而造成人员波动大和劳动生产率与平均工资的过高或过低等问题。此外,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化也易造成统计不准确。建筑业企业生产的劳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与劳务人员签订合同,另一种是与劳务队签订合同,且劳务队还分为有法人资格的和无法人资格的。在实际工作中,建筑施工企业更多地选择与劳务队签订合同,以工程款或是劳务费支付劳务工资,在财务报表中列入成本,以减少相应费用的支出。在统计时,与具有法人资格的劳务队签订合同,此部分产值为劳务分包产值,相应的人员工资都可以由劳务队统计。但是与没有法人资格的劳务队签订合同时,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因为此时的包工队没有单独上报统计报表的权限,所以在统计上,此部分产值应归结于施工企业,而相应的劳务队的人员、工资也应该由施工企业填报。但是实际工作中,建筑施工企业,也是以工程款或劳务费的形式支付劳务队款项,所以此部分从业人数和应付工资,有时施工企业并不统计,这样就造成了统计数据的不准确。

建筑业企业的劳动工资统计应该做到实事求是,不能因为资质要求而多报人数,也不能因为怕麻烦而不报劳务队的工资和人数。政府统计系统要加强对劳动工资的检查和督导的力度,使企业消除侥幸心理,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推动劳动工资数据质量的提升。

上一篇:海淀局队围绕区域特色做好《区情手册》 下一篇:北京中小企业为何大而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