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放飞:残忍的浪漫

时间:2022-07-28 07:37:50

实际上,放飞萤火虫并不是一个美好的展示方式,其背后更多是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以及对萤火虫种群的残忍伤害。

“腾空类星陨,拂树若生花。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萤火虫的鲜明光彩早已被文人墨客吟咏过,是少数能让人产生诗意与美感的昆虫。

现代科学家也已经证实,萤火虫发出的闪光,主要是求偶的信号,用于吸引异性前来交尾。那么七夕前后,在武汉、广州、深圳等地的主题公园放飞萤火虫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8月20日至23日,深圳龙华的观澜山水田园景区10万只萤火虫被放飞的消息,却引发了不少争议,遭到深圳环保组织的强烈反对。

实际上,放飞萤火虫并不是一个美好的展示方式,其背后更多是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以及对萤火虫种群的残忍伤害。

萤火虫在围观中死去

根据环保组织“自然大学”统计的数据,自2015年5月以来,北京、上海、武汉、西安、郑州、贵阳等多个城市已经公布的萤火虫商业活动数量达到72场,是前两年总和的近7倍。在公开的52份萤火虫商业活动宣传文稿中,所涉及的萤火虫总量已达298.7万只。

中国萤火虫研究和保护第一人付新华在2012年Think+的演讲中表示,“95%的城市孩子没见过萤火虫。”城市人对夏夜流萤的趋之若鹜或许可以从这里找到原因。

广东萤火虫保育协会会长许松告诉《消费者报道》记者,萤火虫放飞一般都是在城市里进行的商业展览,这对大量采集捕捉地的萤火虫种群会有很大的影响。

萤火虫发光是繁殖期的一种求偶行为,如果在此期间遭到大规模捕捉,很可能影响其求偶和繁殖,对该地区的萤火虫种群带来毁灭性伤害。这种观赏活动一旦得到响应,就是对破坏环境的潜在鼓励。

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放飞的是人工养殖的萤火虫,基金会是不会如此强烈反对的,但景区并不能提供准确的萤火虫人工养殖证明文件。

许松明确表示,国内并没有萤火虫养殖场,只有少量萤火虫爱好者饲养了一些珍稀的水生萤火虫幼虫,这些种类很少见,。

萤火虫养殖具有很高的技术门槛,即使在研究萤火虫比较成熟的日本和台湾,也没有养殖场存在。因为萤火虫种类很多,外观很像,养殖需要了解萤火虫的种类,雌雄,幼虫;熟悉它的,产卵,孵化,羽化;认识它的天敌,食物,栖息地环境,生态食物链条,对于养殖地区的土壤,水质,植被都有要求。

观赏自然界中的萤火虫

“野外萤火虫在南方农村分布很广,但数量也不多,并且有集中发生期,发生期过了也是看不到的。萤火虫数量的减少与农村环境的破坏有很大的关系,近年来,水污染、土壤污染、光污染、河道工程建设、外来生物入侵等问题使很多萤火虫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地方的萤火虫减少乃至消失。”许松不无担忧地表示。

环保组织“自然大学”认为,在目前野外萤火虫大量减少的情形下,最应该做的是保护而非捕捉。

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消费者应该到萤火虫的自然栖息地去观看。

台湾、日本以及韩国的萤火虫生态旅游已经比较成熟,游客们来到萤火虫栖息地体验萤火虫的浪漫与神秘的同时,也会带动当地整体旅游观光产业。

其次,在不确定萤火虫放飞活动中萤火虫的来源时,尽量不要前往观看。

在自然界中观看萤火虫时候,有三不原则,不拍照,不捕捉,不喧哗。热爱萤火虫的消费者也应该停止从网上购买萤火虫。

萤火虫是环境的指示物,数量多代表生态环境良好,反之则意味着环境遭到了污染与破坏。从广泛的角度而言,任何环保的举措如节电省水、垃圾分类等都是对萤火虫以及环境的保护。

上一篇:那些华而不实的手机参数 下一篇:在黑客帝国中失控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