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高墩设计与施工若干关键问题探微

时间:2022-07-28 04:56:44

桥梁高墩设计与施工若干关键问题探微

【摘 要】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拉动改革开放的建设,公路的建设以及覆盖范围必须要广。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个别地区地势复杂险要,不利于修建公路,还有某些地区因地势起伏、山势险要,修建的公路起伏较大,坡度较陡,这都为将来的应用埋下了隐患。基于这样一种现实,高墩桥梁的设计概念应运而生。高墩桥梁可以在地势险要的地方构筑通道,有效解决了因地势问题而产生的公路施工困难。

【关键词】桥梁 高墩设计 施工建设

经济的发展带动地区物质水平的提高,同时催生科技的进步。而科技反过来又创造出更好的物质条件,为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对于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中国来说,要想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就必须保证道路的畅通,这样才能保证信息和物质的实时交换和交易。但是,由于地势的复杂性,个别区域难免出现道路建设难题,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高墩桥梁来解决。同时,这种方法还有效地减少了公路的起伏和坡度,有效地提高了公路的舒适度。

1桥梁高墩施工概述

随着经济和人文交流的逐渐频繁,道路对于人类越来越重要。在世界范围内都有这样的共识,拥有发达的公路网络象征着这个国家经济的发达程度以及文明的普及程度。在道路建设当中,由于地势的险要和和走势复杂,施工中必须用到桥梁。桥梁能够有效缓解道路的坡度,同时还能降低道路的施工难度,给施工带来方便。在上世纪,美国在桥梁建设过程中率先运用了爬升模板技术,这就在原来建设模式的基础上大大缩短了工期,使得桥梁建设更加快捷。在节约了时间成本的同时也节约了物料成本。随后,这种技术得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越来越多的国家将这种桥梁建设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去,提高了桥梁的建设效率和建设质量。

2爬升模板技术设计

2.1爬升工艺原理

爬升模块的原理是以混凝土空心桥墩和已经凝固的桥墩作为主要的力量负载。内部还有支脚机构,其上下的爬架是用来爬升的主要设备。在运动的时候,活塞杆与架相互运动,缸体又与上爬架相连接,外部套架还与网架上的工作平台相连接。在运行的时候,缸体和活塞杆彼此相对运动,一个上升一个下降,从而使得上爬架和外套架、下爬架和内套架相互交替进行爬升,以此达到整体的爬升。

2.2爬升模板的设计结构

爬升模板的模块结构具有很好的连贯性,所以在操作时非常稳定。具体看来,其基础是一个网装的架构平台,为便于起物,还设计有一座吊塔。所有系统设备的操作都依托于一个中央控制系统。网架结构设计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为整个系统的设备运作提供了一个平台。然后我们可以在其周围安装吊塔,并辅以液压设备作为升降动力,最后将电力以及操作系统放在中间位置。网架平台是一个承重平台,用于承受来自各方的力。为方便构建和运输,其结构通常都会用到万能角铁杆,然后用联板连接,最后还有用螺栓进行固定。这样再拆卸一集安装的时候也比较方便,有效地提高了操作效率。

爬模的控制中心就在中心吊塔里,它位于网架的平台中心。我们知道,塔吊的载荷基于整个系统的运作平衡来而定。这种平衡能够有效均衡整个系统的受力,利用这种技术就能够很好地使系统受力得到很好的分解,也使整个系统的工作愈加方便快捷。与此同时,L形支架的设计能够使得整个系统更具有稳定性。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也能将它作为脚手架使用,这种设施的拆装也很方便。

3桥梁高墩施工重点

3.1两种施工方式的特点对比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速公路高墩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施工建设当中,我们主要采用两种方法:翻模施工技术与滑模施工技术。比较起来,翻模施工技术较为传统。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先浇筑一层混凝土,然后在其上加盖一层模板,这样的建筑模式在建设中较易操作,工程效果好。但是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施工的速度特别慢。对于一些工期要求比较紧的单位或工程,这种方法会导致施工速度以及施工效率受到影响,不利于对工期时间要求短的单位运用,而且其施工成本相对较高,而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这与现代主张效率与质量的建筑概念有冲突。相对来说,滑模施工是一种比较现代的施工技术,它的特点是成本低、速度快,在讲求效率和时间成本的现代施工中倍受青睐,很多企业都愿意采用这种施工方式,但是,相对于前一方法来说,这种技术较难控制垂直度。总体来说,这两种技术各有千秋,随着科学的进步,也将会逐步改进并发明出新的施工技术和方法。

3.2滑模施工的技术要点

对于滑模施工技术来说,其技术要点主要是模板的组装过程。在组装过程中,首先要将支架支好,这一过程需要使用千斤顶。然后就是最重要的步骤,搭建操作平台。操作平台搭建完毕后,需再设立爬杆,随后再标注水位。这些准备就绪,我们就可以施工了。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围圈接头的材料应选用强度较大的材料,在设计上也应当依据使用要求,按照上下交错的方式进行布置,以保证模板的形状。在使用机械时要注意,一般千斤顶的压力需要在10MP左右,经过大概三十分钟,检测千斤顶是否漏油,如正常并且没有其他故障,才算安装完毕。此时要注意,千斤顶应该保持直立。还有,油管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气密测试,以及抗压测试。经过一定的压力检测,如果发现没有漏油现象,则表明检测合格,可以使用。

3.3钢筋施工的要点分析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钢筋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施工方一般都选用直径为25毫米的螺纹钢,以保证其受压能力。在进行连接作业时,一般选用套筒来连接,但是这种方法存在弊端,其成本较高。同时也有其优点,速度很快。比较而言,传统焊接工艺不仅成本很高,而且施工不便,施工缓慢,且质量难以保障。之前的施工方法是以模板的高度为标准,将钢筋按照这一高度进行绑扎,然后再依据滑模的高度提升来调整高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是缩短竖直的钢筋长度,然后再依照作业需要逐渐进行加长。另外,我们也可以采用电渣压力焊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将钢筋长度加长,同时借助电压力把钢筋融化,最终使其相互融合。在进行这一操作时操作人员要有相关经验,以确保焊接的质量。

3.4混凝土施工的要点分析

3.4.1混凝土的配制

混凝土的质量能否过关,混凝土的配置非常重要。但是这种配置需要结合自然环境,而且其程度较难掌握。为了达到理想效果,一般在调配的时候需要对混合材料的质量严格把关。在配置过程中,配置人员首先用较少的量进行试验,在确定了质量比之后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的配置了。另外,假如想使混凝土具备不同的性质,我们一般可以在其中加入不同的物质,用以改变混凝土的形状,满足不同的施工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施工过程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具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进行混凝土配置时,添加剂的加入必须经严格的实验进行确定,以避免因配置不合格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此外,施工环境多种多样,必须依照不同的施工环境调整混凝土的配置,这样可以有效保障混凝土的承重能力,确保工程质量合格。例如在风蚀较为严重的地区,我们可以采用水泥作为添加剂,避免风蚀影响工程质量。在水蚀严重的地区加入其它添加剂来避免水的侵蚀。

3.4.2 混凝土的浇筑

从施工理论上来说,浇筑可以一次成型。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一点很难实现。此外,在浇筑间隙还要做好缝的处理工作。我们可以在两层混凝土之间填筑一部分石块,在填筑的时候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首先,石块的体积不能够太大,太大的话就不能够确保水泥层之间的紧密契合。此外,石块的大小还要匀称,直径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一般在二十厘米左右为宜。

3.5施工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在施工过程中,高墩滑模的质量。施工核对不能在最后进行,要确保在每段的施工过程中都进行必要的校对,以此确保施工质量的合格度。事实上,利用这种方法能够及早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不会出现因一个微小错误而导致的大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高墩台出现偏差,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施工过程中进行反方向的调整。

在进行翻模施工时,作为承重中心的塔吊需要固定,如果是较重的物体,还要考虑将操作平台固定起来,工作人员在操作平台的上层和下层进行测试、拆解、装配。高墩台的翻模技术现在用的比较少,不过,在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这种技术还是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最后就是要做好施工安全的监管和监督工作。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安全人员都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宣传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知晓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的危险性以及技术操作要点。检查人员要经常进行现场检查,如果发现现场违规操作,以及没有按照要求佩戴安全用具的,要及时提醒。此外,在现场用火,以及封闭空间作业时,要按照相关要求开具作业票。

4结语

随着高速公路的兴建,能够依据地形进行桥梁搭建的桥梁高墩技术的使用也将越来越普遍。因此,对于这项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因地制宜,依据不同的自然环境进行方案的调整,最终找到最好的施工方案,实现成本与质量的平衡。

参考文献:

[1]贺玉娥.多跨高墩连续刚构的设计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08).

[2]许定伦.桥梁高墩设计与施工若干关键问题分析[J].城市建筑,2014(02).

[3]周志浩,陈实,宁晓骏,董明.梁桥高墩的减震设计方法[J].云南交通科技,2001(04).

上一篇:堤坝渗流控制设计与对策 下一篇:超大基坑混凝土支撑拆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