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TACE与TACE联合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的对比研究

时间:2022-07-28 04:50:16

单纯TACE与TACE联合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的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 比较单纯TACE与TACE联合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TACE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1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TACE;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原发性肝癌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10-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确诊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男性88例,女性32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3.2±3.6)岁;TNM分期:Ⅱa期24例,Ⅱb期29例,IIIa期6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实施方法[1]

对照组采用单纯TACE进行治疗,Seldinger技术行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将5F的肝导管分别选至腹腔动脉、肝固有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等造影,确定病变部位的肿瘤供血动脉后,再超选择将导管插至肿瘤供血动脉,栓塞前经静脉给予格拉司琼葡萄糖注射液100mg,再将化疗药与稀释后的造影剂充分混合,最后将混合液与超液态碘化油在注射器内充分混匀乳化,将其经导管缓慢注入肿瘤。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在常规TACE术后1 周内,复查肝功能,当肝功能恢复到B级,即可对患者实施RFA治疗。采用B超或CT进行探测,选择穿刺点做标记,0.5%利多卡因针局麻后,部分患者采用联合麻醉。射频治疗针沿着肿瘤长径插入到病灶底部,接通冷循环,采用阻抗模式、冷循环电极针进行射频治疗。参数确定为输出电流85-130mA,阻抗80-140Ω,频率90-120Hz,温度25-30℃。肿瘤直径3cm,第一靶区治疗时间为12-16分钟,随后每靶区重叠消融时间为12-16分钟,以此完成靶区的消融。消融结束后,使针尖温度加热至70℃-80℃后拔针,起到进一步针道消融、预防种植转移和止血的作用。

1.3 观察指标[2]

对所有患者建立详细的档案,生存期的计算以患者首次治疗为起点,以月为计算单位。通过电话、信件或门诊复查等形式对其进行随访,统计1、2年的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

2 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1生存率(86.7%)和2年生存率(7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0%、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TACE联合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治疗后患者的1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独TACE治疗的患者,说明TACE联合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RFA)可明显提高患者的1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经TACE联合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治疗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单独TACE治疗的患者,说明TACE联合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黄赞松, 仇仪英, 周喜汉. 原发性肝癌现代医学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 2012, 18(24): 4169-4172.

[2]孙新锋, 周小舟, 黄俏光. 原发性肝癌治疗策略研究进展[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3, 14(4): 70-72.

上一篇:彩超与多排螺旋CT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 下一篇:酒精中毒致低血糖并发严重乳酸酸中毒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