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尼拉初体验

时间:2022-07-28 02:51:21

在出发前我就了解了不少关于菲律宾的情况,从北京到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全程大概在4个小时左右,北京和马尼拉没有时差,因此不必担心倒时差,这让我觉得很舒服。菲律宾受美国影响很大,因此英语在那里可以说是通用语,同时菲律宾的华裔也特别多,要是在大街上不经意听到当地人讲中文也不必太惊讶。

飞机经过近4个小时的飞行,开始降落。到达时天气很不错,透过机窗往下看可以清晰地看到蓝蓝的大海和一座座镶嵌在海面的小岛,首都马尼拉的建筑也是越来越清晰。马尼拉的机场不大,但离市区特别近,几乎就位于市内。我们的向导是菲律宾第三代华裔,一出机场大厅就看到了一个发型特酷的人,和“猫王”的发型很有几分相似,没想到这就是我们的向导。从机场到我们入住的酒店很近,十几分钟就到达了。来之前听说马尼拉的交通以塞车而著称,我们出机场时本应该正是下班高峰期,原来我们到达当天菲律宾因为“开斋节”而全国放假一天,交通自然也就得到了缓解。

在菲律宾进入公共场所是要进行安检的,进入酒店也是如此,在到达下榻的酒店时我们经过了警犬、安检门和保安人员的三重门才进入。马尼拉的高层建筑不是特别多,透过酒店的窗户可以把整个马尼拉湾尽收眼底,酒店前面就是马尼拉的海边步行街,夜晚时分华灯初上,夕阳的余晖把整个海湾照耀得动感迷人。

晚上八点后步行街开始热闹起来,说是步行街还不如说是露天酒吧一条街,海边椰树下一个个舞台在闪烁的灯光衬托下愈发炫目,乐队在疯狂地演奏歌唱,台下的人则随着音乐的节奏扭动。在这里你会不由自主地跟着人群发狂,暂时忘记烦恼和忧愁。我眼前的马尼拉湾,在当地人眼里是“外地人常去的地方”,而本地人则更钟情于马尼拉的马拉地或艾米塔,它们是喧嚣的起源中心,酒吧、俱乐部、餐厅,甚至街道,都挤满了参加社交聚会的人。

菲律宾的美食是各种风格的集合。我和同伴在一条街上找到了一个名为“Girl Room”的颇有情调的餐厅。这里的用餐习惯与西餐颇为相似,使用的都是刀叉勺之类的用具。菲律宾最有名的饮品就是绿芒果汁和黄芒果汁了,刚坐下我们每人先要了一杯冰鲜的绿芒果汁,一口气喝下去,那感觉就一个字:爽!毫不夸张地说,在菲律宾的这几天里我吃的芒果数量几乎是在国内一年吃的,因为在这里芒果、芒果汁是每一餐中都不会少的。

菲律宾菜喜欢炸,炸鱿鱼圈、炸小螃蟹、炸虾等,这些菜的做法和国内的炸制食品差不太多,口味也比较雷同,不过他们的油炸类食品都会配上一小碟特别调制的调料,蘸上调料味道就大不一样,这些属于菲律宾本邦菜。还有经过改良的竹筒饭,在里面加入了虾肉、鱿鱼和一些蔬菜,口味鲜香。牛肉烩茄子、鸡肉烩土豆等烩菜都是西班牙菜的变种。一顿美味的菲律宾大餐,包含了好几个菜品风格,可以说菲律宾菜品是兼容并蓄,各取所长。你要是问当地人菲律宾菜有什么特点,恐怕他们也答不上来,因为这里的美食更像是大杂烩。

菲律宾的大街小巷里见到最多的车恐怕就是花车(Jeepney),这可以说是马尼拉大街上最靓丽的风景,并且还是流动的风景。

Jeepney其实就是马尼拉的公交车,和北京以前的小公共一样随叫随停,在马尼拉随处可见这样的花车。Jeepney是一种“攒”出来的汽车,用美国吉普车的底盘、日本汽车的发动机,再装上本地制作的车身与轮胎,刷上漆,就可以招摇过市了。每一辆花车都装扮得很漂亮,被画得花花绿绿,涂上各式各样美丽炫目的图案,相互之间好像在比美。茉莉花是菲律宾的国花,一般车里都会挂上几串茉莉花,使整个车厢都洋溢着茉莉花的清香。车厢里有两列相对的座位,乘客可以随时上下车。乘坐花车还有一点就是可以更加方便地欣赏街头美景,因为花车都没有玻璃窗,甚至连门都没有。

菲律宾有着400多年的殖民历史,从马尼拉的城市建筑中你就会发现很多殖民历史留下的痕迹。离我们住的酒店步行几分钟就能见到一个规模不小的教堂,从外表看去教堂布满苔藓,显得有些陈旧,细看就会发现工艺精湛,式样别致,同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大楼相映成趣。这里许多建筑是东方与西方、质朴与繁华、古老与时髦的混合体。

离开教堂坐车来到菲律宾人熟知的圣地亚哥城堡,这里以前是西班牙人居住的地方,建于1571年,前后共花了150年才建成。经过战争的摧残,城堡显得有些残破,但整体面貌还在。这里曾经也是监狱,菲律宾国父黎刹被处死前的最后几天就囚禁在这座城堡里。如今城堡里就有用铜板镶嵌着黎刹走向刑场的脚印,从每一步之间的距离可以看出,当时黎刹是怎样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向自己的结局。走近城堡,厚重的堡门似乎要向我们预示一种阴森的氛围,但进去以后,却是别有洞天,绿树掩映之后是一座结实的牢房,牢房旁边就是马尼拉的母亲河――巴石河。

上一篇:英姿飒爽的俄罗斯女保安 下一篇:不能没有你:八旬父母的经典爱情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