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万科:跳出“盖房赚钱”模式

时间:2022-07-28 02:07:20

解密万科:跳出“盖房赚钱”模式

在发展到第四个十年时,万科希望通过国际化来提高公司对整个行业的认识,从新的角度来衡量自身究竟优秀与否,公司管理和治理水平是否可以达到国际水准

旷日持久的调控政策改变着中国房地产的生态环境。

正因有此预期,如何规避风险成为房企尤其是大型房地产企业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进军海外市场成了众多房企2013年的大计划。目前,已经“出海”的有包括万科、绿地、碧桂园等知名企业,作为中国房地产企业的“标杆”,万科觊觎海外市场已久,从王石游学美国到2012年5月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南联地产(后更名为“万科置业海外”)、从“B股转H股”到携手美国房企大佬,其国际化的“野心”和“路线”逐步清晰。

寻求海外发展的房企逐渐增多,然而出海的初衷却各不相同。外界普遍猜测,万科出海无非是为增加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规避国内的调控政策。然而,万科自身却对出海有着另一番解读。

万科发言人对《新商务周刊》表示,发展海外业务并不是因为国内限购就到国外去,而是要跟海外的先进企业学习,第四个十年的万科一定是国际化视野的万科、用全球资源发展的万科,公司的根基还在中国大陆,通过海外学习和探索提升公司管理水平、资源动用能力和对房地产的深刻认识,这有利于万科进一步做好国内业务。

更在意国际化内涵

最近一段时间,万科动作频频,例如收购南联地产、B股转H股,万科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有哪些计划?

收购南联地产、B股转H股确实是我们国际化的重要步骤。其实万科从上市开始一直就具有海外基因,万科B股的投资者里面超过95%是境外投资者,B股转H股使得整个公司能够达到更高国际化的水准。

万科去年成立了美国业务小组,今年会落地。当然国际化业务对万科是一项尝试性的投资,目前在走一步看一步,在不断摸索。

万科的国际化计划初衷是什么?是否因为存在融资压力?

在公司发展到第四个十年的时候,我们要从国际化角度来衡量自身究竟是不是优秀,公司的管理和治理水平是否可以达到国际化水准。国际化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国际化来提高我们对整个行业的认识,如果狭隘的国际化业务仅仅是指到海外盖房子这件事,我们确实也正在谋划之中,毕竟国外发达国家/地区的房地产市场比我们早很多年。但是,我们去国外发展不只是为了盖房子、赚钱,国际化有很多内涵,拥有更多全球化合作者、把业务放在海外去做等,这些都是国际化的一部分。

至于融资安排方面,其实万科一直都有国际化的融资,像1988年发行股票时就有,1993年发行B股时也有。当然,今天我们还有其他的融资渠道,例如跟中信资本等都有合作。

未来海外市场的业务比例会占多少?国际化策略是不是意味着万科对于国内市场的判断发生了改变?

国际化和是否看好国内市场没有直接关系。我们有什么优势去国际上发展呢?如果比资金,显然美国的房企比我们更优越。所以我们主要还是做好自己国内的业务,中国市场足够大,足够我们发展。就算万科的规模号称做到全国第一,市场份额也只是2.19%,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在公司发展的第四个十年里,万科仍然以中国大陆市场为主。到今天为止,我们进入了全国60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而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房价指数涵盖了70个大中城市,我们连这些城市都没有全部进入。

进军美国早有准备

万科为什么会选择美国作为“试验田”?万科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选择目标市场的标准是什么?

大家可能觉得去美国发展很突然,其实我们为此做了两年准备。两年之前我们派出七个小组去世界各地考察,最后觉得美国确实是值得认真考虑的区域。美国市场有很多优势,比如中美两国房地产市场最接近――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很清晰,市场庞大,城市众多。这些因素对中国房企有很大的吸引力。

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游戏规则”有很大差异,万科在国内的成功经验似乎并不能轻易复制?在海外市场是否会遇到阻碍,如何应对?

我们一般都是有把握才去做,所以没有遇到特别多的困难。公司总部的国际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我们希望以后万科25%的员工能用英文为主要工作语言,这样开展国际化业务没有太大的障碍。

对于正在运作的美国项目,是否可以预估一下其收益前景?未来规划是什么?

我们不会做亏本生意。我们相信,经过两年准备,挑选的合作伙伴不会让我们失望,美国项目的投资也会符合公司目前的收益水平。

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与铁狮门的合作以及旧金山项目的内容,包括万科在合作当中担当的角色?

旧金山的项目是纯住宅项目,我们占了七成股份,但万科不负责卖房子,我们的目的是学习。而且,我们确实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例如他们整个项目开发建议书比我们细很多,与国际企业相比,我们这方面的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

为何会选择与铁狮门合作?合作伙伴的哪些特质是最吸引万科?是否与其商业地产业务有关?

公司之所以选择铁狮门,也是在接触了很多家合作方之后才确定的,任何的合作都是各方面条件成熟才可能达成的,有时靠的是缘分。尽管铁狮门在商业地产方面做得不错,但旧金山这个项目是一个纯住宅项目。

上一篇:Bryan N.lams:PPG创新,如你所见 下一篇:敲敲银行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