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当“宅老”生活也精彩

时间:2022-07-28 09:05:06

避暑当“宅老”生活也精彩

七八月份,老年大学都放假了,各种户外活动也减少了,大伙儿都在家避暑,在家里待上两个月无所事事,不是要憋坏了吗?凡事都要积极主动,咱们事先安排一下两个月的消暑生活——

知“暑”消暑,苦夏不苦

邬友寿

收集整理民谚,民俗中的消夏知识

七八月份,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两个月,咱们上了年纪的人就在家里歇夏,待在家里,开着空调加电扇,哪里都不敢去,可不闷得慌。不过,待在家里,也可以自己找些事情来做。

且说去年夏天,我就过得很充实,把一年二十四节气研究了一番,尤其对如何应对七八月份的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该吃什么、该干什么,都好好地钻研学习了。

其实,也是偶尔看电视上的养生节目得到的启发,节目中一个中医院的医生提醒大家,“到什么时令,就要吃符合该季节的瓜果蔬菜,螺蛳、黄鳝、鸭子等荤腥也要吃得符合时令。”去年七八月里,我就潜心收集整理了一些关于应时养生的知识,别说还真管用。

妻子有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我就给她找到了一样好吃食,那就是黄鳝。民谚说“小暑黄鳝赛人参”,因为小暑前后一个月产的鳝鱼最美味。而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根据冬病夏治的原理,去年小暑的时候,我让老伴买黄鳝吃,或炖鳝筒,或炒鳝丝,集中进补后,今年,老伴的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炎症状果然缓解了。

我们不仅要根据节气来饮食,还可以根据节气来行事,诸如:农历六月六晒衣被,称为“晒伏”。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因为夏天气温高、湿度大,露天里的木料椅凳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所以,咱们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清晨到小区、公园走走,别在木头凳子上久坐。

中华传统文化真的博大精深,就是一些民谚、民俗里也充满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经验,所以,歇夏两个月,闭门学习,不亦乐乎。

清凉满屋

董月光

我先生酷爱养花弄草,家里有几十盆花草,虽不名贵,却生机勃勃。客厅一侧的窗台上摆放着碧绿的常春藤、滴水观音和吊兰,能够净化室内空气。卧房里的花更美。兰花在一尺高的紫砂花盆里毫不张扬地伸展着,雍容可人,一颗仙人球居然顶着八颗硕大的蓓蕾。夜晚,我和先生喜欢从窗口眺望很远处的高架上穿梭流动着的汽车,一向呆板的先生笑曰:“我们一边能看到流动的风景,一边可以嗅到花香呵!”

先生每日如工蜂般,勤于浇水,修剪枝叶,不厌其烦地将花盆捧过来、搬过去,竟然意外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花儿们也知恩图报般地给我们家带来缤纷的色彩。炎炎夏日,老年朋友们,您不妨也试试在家里打造一片阴凉的小天地。天天守着这些有生命的枝枝叶叶,就会拥有好心情。

居家探险游戏

黄知行

居家如何探险?这还是我的小外孙发明出来的。

暑假后,外孙即将上小学。别看他6岁多,知识面可不小,待在我们家里,常给我们老两口提建议:“外公外婆,我们搞一次到亚马逊河丛林探险、野营的游戏,好吗?”或者“我们搞一次到北极探险的活动吧?”于是一次次诸如“沙漠”、“荒岛”、“北极”、“丛林”等探险、野营的游戏活动,在老伴和我们祖孙俩的共同设计安排下,在家里的床铺上、餐桌下、阳台里开张出笼了。

当然,这种游戏要靠想象,比如拿面包片代替鹿肉烤着吃,穿上反季节的厚衣服等,而我们也都假戏真做。每次探险、野营的游戏活动,都令外孙高兴得合不拢嘴,我一边和他玩,一边用单反相机拍摄下他天真烂漫的举止,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暑假期间,室外太炎热,带着孩子在家里做游戏,一样能开拓孩子的智力。

夏季其他居家乐事

上网浏览、聊天

我喜欢上九九关爱网,那里有一大帮志同道合的喜欢文字游戏的朋友。写博、跟帖、回帖、看帖,每日自得其乐,不亦乐乎!网络真好,让我们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月亮)

自制凉茶

夏季在家里做一些“消暑茶”来喝,也很不错,可比外面买的饮料强多了,推荐一些消暑茶的配方,大家可以来做一做。

绿豆酸梅茶:绿豆100克,酸梅30克,水煎,加白糖适量,待凉后代茶饮。有清凉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

西瓜皮凉茶:将西瓜皮洗净后切碎去渣取汁,再加入少量白糖,加水煮开,有去暑利尿解毒之功。(胡淑萍)

养蝈蝈、种碗莲

有些植物、昆虫是夏天独有的,有的放矢地种植、培养,为夏日的生活增添情致。

养蝈蝈:每年7月至9月,蝈蝈最为活跃,买一两只挂于屋外檐下,天气越热,它叫得越欢,颇有几分接近自然的意趣。

种碗莲:选莲子的凹点处破壳,温度30℃时,一般浸种催芽3天即可萌发,等芽长到10厘米左右,将芽叶移栽至口径18厘米~30厘米的漂亮容器里,随后依次长出浮叶、立叶花蕾。小小一碗莲花,仿佛收纳一夏的美丽。

(胡芳菲)

上一篇:范再森:带老少爷们儿干点事 下一篇:孝敬老人更重“精神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