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问详答 9期

时间:2022-07-28 07:16:12

入睡时有濒死感是怎么回事?

我今年71岁,从2005年开始,晚上刚入睡时出现濒死感,持续2秒左右,发作无规律。造影检查定为冠心痛。今年又做了ECT、动态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偶发房早、室早,发作时未见异常,但濒死感一直未停,近两月更是隔一两天就出现。请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如何治疗?

答:你的濒死感每次发作时间仅2秒,相关原因较难判断,可能与心因性因素关系较多。因为,如果是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往往历时需要几分钟,且与身体劳累有关,而你发作多在刚入睡时,此时活动强度不大,所以心绞痛可能性不大。心电图显示有房早或室早,在发作时有心悸或濒死感也是有可能的,但因发作时间仅持续2秒左右,时间太短,当你做心电图时早搏可能已经消失,所以有时并不能通过检查发现。

但无论原因如何,濒死感发作时首先要镇静,消除恐惧心理,必要时可以到心脏病专科做检查。

得了颅内良性瘤该怎么办?

我今年50岁,去年4月体检时发现左侧海绵窦区脑膜瘤,专家看片后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现在虽然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但我仍担心病情会突然发生其他变化。请问,颅内良性瘤该如何诊断、最佳治疗方案有哪些?

答:海绵窦区肿瘤多见的有脑膜瘤、血管网状细胞瘤和海绵状血管瘤。该部位肿瘤生长缓慢,可缓慢引起眼球运动障碍,甚至眼眶、额部麻木或是疼痛。因瘤体血液供应丰富,手术切除比较困难,而且极易伤及周围神经,甚至累及大血管,造成术中大出血和加重术后眼球运动障碍等。所以,如果一般无症状,要尽量避免手术,以防术后后遗症的发生。一旦出现症状,建议及时到神经外科就诊,医生会根据情况做出相应干预措施。

海绵状血管瘤非真性肿瘤,又称海绵状血管畸形,多见于中青年,起病隐袭。海绵状血管瘤局部容易出现出血,并逐渐吸收、软化。瘤内出血后可突发头痛,也可有癫痫发作。做头部CT和MRI可初步明确诊断。如患者出现头痛、癫痫、眼球运动困难,眶额部感觉异常,可及时就医。

如果瘤体小,症状轻,建议考虑非手术治疗。部分病例经过非手术处理,瘤体可获得控制,不再生长,或生长缓慢,实现患者带瘤生存。如症状加重,可考虑手术治疗,但对手术风险和后遗症一定要有充分认识。医生也会在考虑机能保护、尽量不加重神经功能损害的前提下制订手术方案。

眼前出现许多小飞虫,该如何吃药?

我今年70岁,从去年5月起,眼前会看见许多小虫飞。经检查,眼底没有出血,医生说是年龄大了所致,可以不用药。请问,此病是否能治得好?该用什么药?平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你眼前出现许多小虫飞,有可能是年龄大了出现的眼睛玻璃体液化混浊。但该病的诊断还需排除以下几种情况:(1)眼底出血;(2)脉络膜炎症;(3)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先兆。常规还需要进行散瞳检查眼底、眼部B超检查等。

1.眼底出血:经检查可见眼底视网膜出血,玻璃体积血混浊,可见玻璃体内棕红色颗粒。常见的眼底出血眼病有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湿性变性等。

2.脉络膜炎症:该病往往伴有头痛、眼痛,视力下降,玻璃体混浊呈灰白色。

3.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先兆: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裂孔、视网膜青灰色隆起,玻璃体混浊,相应的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看到的东西变形等。

如果仅仅是年龄相关的玻璃体液化混浊,一般可用氨碘肽滴眼液滴眼、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C、补肝肾、明目的中药等。平时应注意不要过度用眼,头部避免震荡,定期做散瞳眼底检查。

同时患顽固性失眠和心脏病怎么办?

我今年75岁。患顽固性失眠症57年,几乎是无药可救,唯有安定和佳静安定陪我至今。近十几年又患房早,前两年出现快速房颤,住院后复律,一年来又出现两次。未找出病因,且吃的药不同,导致心动过缓,房早频发,苦不堪言,我该怎么办?

答:你失眠症已近60年,深受心脏疾病和失眠的痛苦,心脏疾病无疑又带来更多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失眠的症状。一方面,你会认为正是由于多年的失眠造成睡眠质量的下降,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增加心脏的负担从而引起心脏的疾病,也在心理上增加了对失眠和重大疾病的恐惧;另一方面,这种担心和恐惧无疑会破坏正常的睡眠过程,扰乱自然的心理生理过程,使失眠症状雪上加霜。

鉴于这种情况,你首先应该对心脏的疾病进行系统、有效的治疗。你的心脏疾病和失眠症是相对独立的,失眠会增加主观的不适感受,但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失眠药物对于心脏疾病影响也很小。其次,建议你到睡眠科进行相关的失眠检查和治疗。如果原有治疗药物能较好改善失眠的症状,可以继续服用催眠药物,也可以使用中药替代治疗,按照规范流程逐渐减药,争取全部替代西药的治疗直至最后停用药物。另外也可采用其他的非药物疗法如针灸等。

中耳炎术后耳朵麻木怎么回事?

上个月我做了右耳鼓室成形手术,听力已经好了许多,可是,这段时间我的耳朵总是有麻木感,不知为何?另外,是不是手术半年以后才能坐飞机?

答:鼓室成形术大多数需要从耳朵后面做一个几厘米长的弧形切口,医生从这里开始进行病灶的清理、听力重建等工作,势必会切断一些感觉神经的分支,从而影响到耳朵(耳郭)的触觉。有些患者会发现,手术后耳朵好像不是自己的了,摸上去没有什么感觉。实际上,这种情况用不着担心,一般在半年后就会慢慢恢复,有些患者3个月后就开始恢复,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作为患者,你需要的仅仅是时间而已。

还有的患者术后耳朵里面有流水声,也属于正常现象。另外,有些完壁式鼓室成形者术后耳朵周围肿胀明显,这是因为术后加压包扎(防止出血),静脉回流受阻之故,几天后也会慢慢减退。

提醒中耳炎术后患者,术后尽可能不要用力擤鼻涕或屏住呼吸。对于术后能不能乘飞机的问题,并非一定要等半年以上才可以,根据每个人情况而不同,最早可以在术后几天,当然需要主刀医生评估。

肝脏血管瘤如何防治?

我去年体检发现肝脏上长有一个血管瘤,今年又长了两个。请问血管瘤对肝脏危害有多大?应该采取什么防治措施?

答: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有单发和多发之分,其临床表现与肿瘤生长的部位、大小、生长速度和瘤体对肝脏的影响以及发生的并发症有关。总体说来,肝血管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肝血管瘤临床分为隐匿型和症状型。(1)隐匿型:绝大多数患者因瘤体小、无症状,多在查体和剖腹探察中偶然发现。尤其近年来,无损伤性检查方法的普及使得检出率日渐增多。(2)症状型:有各种症状,包括上腹隐痛不适、腹胀、肝区疼痛、厌食、恶心、呕吐、乏力;类似慢性肝、胆、胰、胃肠病。一般情况下,小于8厘米的病灶可以观察,暂不治疗。但是对于生长快的、靠近肝脏边缘的、被膜下的、血供丰富的肝血管瘤要尽早治疗,以防破裂出血,危及生命。目前治疗方法有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另外,如果肝脏血管瘤难以排除恶性肿瘤时,应该及早手术。

老年人为何经常放屁?

我今年83岁,近期出现不分饭前饭后连续放屁的现象。请问这是何种原因引起的?

答:屁的多少与人们的饮食有关,有些人爱吃洋葱、生姜、生蒜、薯类、甜食、豆类和面食,由于食物含有可产生大量氢和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的基质,所以食后往往会废气大增,不断放屁。屁的多少还与人的消化机能强弱有关。消化不良时,肠道细菌发酵快,容易产生气体而使人放屁。屁虽惹人尴尬,但放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需要,它对人的健康有益。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不放一个屁,则对健康是不利的。放屁的原因可能很多,最好完善检查后再治疗。

上一篇:疾病解疑 9期 下一篇:气海穴养生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