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生态文明评价指标的建构

时间:2022-07-28 03:58:16

小议生态文明评价指标的建构

本文认为,生态文明城市就是把城市视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复合系统,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规划、设计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生态的理想人居城市。正如十报告中指出的,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城市评价就是按照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构建科学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全面判断城市的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建设的程度,同时全面衡量城市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指标组成的,包括城市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的基本面貌,从总体上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关系,全面监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发展的情况,综合分析研究和有效治理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重大生态问题,从而保证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得以协调与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总结经验,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由于生态文明是国内首创,国外没有生态文明的概念,在此不加赘述。国内对如何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主要从2个角度进行研究。一种是从系统论的角度构建指标体系,如覃玲玲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文化文明、生态制度文明5个层面构建[5];孙静从挖掘生态文明城市内涵,由文化、社会、经济、环境、人居5个层面来统筹考虑,构建以城市生态文化为核心,以文化先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等为目标的城市生态文明评估指标体系[6];王会等构建生态环境、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与区域外部的关系5个单元[7];马道明运用五律协同理论,将社会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交通生态“五位一体化”[8]。另一种是从要素分类的角度构建,如申振东针对贵阳生态城市建设,将指标体系分为生态经济、生态环境、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生态文化、廉洁高效等要素[9];朱成全通过构建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其他环境4个维度来计算生态发展指数,进而预测中国的生态文明发展程度[10]。由此可见,我国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只是近几年才被关注,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目前还没有专家从政府职能的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仅做一个尝试。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构建与设计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工作,这需要运用科学方法、先进的技术与手段,才能保证评价指标的全面性、科学性,才能避免指标设计中的偏差和设计者个人偏好对指标选择的不当影响。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及城市居民等共同承担的公共责任,其中城市政府负主要责任,即城市政府的职责。根据十报告提出的要求结合城市政府的特点,城市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生态文明建设上。为此,城市政府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注重讲求内部管理与外部效应、数量与质量、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获得城市生态文明的最大化。为此,采用要素结构法全方位体现生态文明城市的水平。所谓要素结构法,就是按照城市政府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职能,即经济—文化—社会—环境职能为一体的设计思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如图1)。

1.生态经济评价指标设计

城市的生态文明发展必须依靠生态经济发展为物质保障。我国著名科技哲学学者张华夏教授认为,生态经济是指为了整个人类与我们的行星的共同利益而伦理地、理智地、生态地对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做出可持续的创造与公平合理的分配的经济[11]。王如松认为,生态经济是基于系统生态原理和市场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具有高效的资源代谢过程、完整的系统耦合结构及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网络型及进化型的复合生态经济[12]。由此可见,城市生态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有,一是时间性,指资源利用在时间维上的持续性;二是空间性,指资源利用在空间维上的持续性;三是效率性,指资源利用在效率维上的高效性,即低耗、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为此,生态经济评价指标包括,资源代谢水平、能耗水平、治污水平、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代谢水平表示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它既包括陆地表面资源,也包括地下资源;既包括可再生资源,也包括不可再生资源。资源代谢水平高标志着该城市经济发展处于良性运行并且发展可持续性强。为此,资源代谢水平评价包括:人均植树面积、人均绿化面积、人均供水量、人均能源生产总量、人均矿产生产总量、人均可再生资源生产总量。能耗水平代表构建节约型城市的重要指标,全球能源短缺已成为21世纪各城市发展一个核心问题。利用科技创新大力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外,降低单位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重要手段。因此,能耗水平评价包括: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万元GDP一次能源消费量、政府人均能源消费量、事业单位人均能源消费量、人均消耗可再生能源量。治污水平代表着生态经济发展的努力程度,目前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污染物,利用科技治理污染物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必然之举,为此,治污水平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人均工业废气治理后排放量、人均废水治理后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三废排放达标率。绿色经济是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表现出来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状态。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人均绿色GDP及增长率、人均GEP及增长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及升降率、专利申请量及升降幅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绿色GDP比重及升降幅度、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其中,人均绿色GDP指城市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人均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人均GEP,即人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通过计算人均森林、荒漠、湿地以及农田、牧场、水产养殖场等人工生态系统的生产总值,衡量和展示城市生态经济的发展状况。

2.生态文化评价指标设计

文化既是城市发展的导向作用,又能表现在对城市的规范、调控作用上,还表现在对城市发展的凝聚作用上。生态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这种过渡以价值观的转变为关键。余谋昌认为,生态文化发展包括文化的3个主要层次,即制度层次、物质层次和精神层次的重大变革,面临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和人类精神的一系列根本性的选择[13]。为此,城市生态文化就是大力宣传,开展活动,唤醒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体现城市特色在市民中传颂的生态旅游文化、生态宜居文化和生态民俗文化、生态饮食文化等,生态文化倡导的是少污染、少破坏和非暴力,有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为,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作用力的源泉。城市生态文化评价主要是针对城市居民生态意识,体现城市物质生态文化和精神生态水平进行测评。生态意识,是指市民在认知环境状况下,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形成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它最终体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生态意识是城市生态文化的灵魂。生态意识评价指标包括:城市居民对自然界的认识变化,市民的生态思想意识、生态文化观念和生态行为规则的落实。物质生态文化是生态文化的核心,是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精神生态文化的基础,引导和支配着生态文化的其他要素,它不仅影响生态主体的行为,也影响生态活动的有效性。城市物质生态文化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城市的生态旅游文化、生态宜居文化和生态民俗文化、生态饮食文化等的影响力。精神生态文化主要指城市居民精神生活健康、积极向上,具体体现在城市居民业余时间的利用上。为此,精神生态水平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每月人均读书时间、每月人均体育锻炼时间、每月人均看电视时间、每月人均旅游时间。

3.生态社会评价指标设计

城市的生态文明发展必须努力提高城市社会发展的水平,为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提供安全保障。美国学者罗伊莫里森认为,生态社会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去理解自然[14]。德国学者赫尔曼舍尔认为,生态社会应该是以系统论为统领,以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思想的综合为理论依据,旨在改变工业社会的生产、消费方式和文化及制度观念,高效合理的利用一切可再生的资源,由以碳为主的经济转变为以氢为主的经济[15]。我国学者姚淑群认为,生态社会不仅是人与自然之间良性循环的社会,而且是具有社会性,强调人类社会的稳定、公平、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16]。白志礼教授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指出,生态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关系和谐化、生态化[17]。综上所述,城市生态社会指城市政府对城市领域的直接与间接的干预,并且由城市政府出面直接与间接地向公众提供相关的社会服务。生态社会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生态社会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育水平、健康水平、就业、人均生活水平、和谐社会关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秩序。教育水平是体现城市政府对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和努力改进的程度,也说明城市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以及人才储备情况,是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教育水平评价指标包括:万人在校学生数、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高校个数及层次、万人在校大学生数。健康水平体现城市政府对体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和努力改进的程度,也说明城市居民对身心健康的认识和行为程度,是社会发展的体力支持。健康水平评价指标包括:千人医院床位数、万人运动场地、人均年医药费用、人均寿命。就业是城市居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主要来源,是城市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是城市政府关注民生,体察民情的具体体现,就业的评价指标包括:城镇登记失业率、安全舒适环境的认同。人均生活水平较高,特别是中等收入人群较多,有利于构建和谐城市、生态城市。人均生活水平评价指标包括:恩格尔系数、人均工资、人均居住面积、城市人口密度、城市用气普及率。和谐社会关系是美好人居城市的主要标志,依据需要理论,人不但有生理的需要,还有安全、社交的需要,不但有物质、精神的享受,还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和谐社会关系评价指标包括:邻里关系、同事关系、家庭关系、城市风气。社会保障体系是城市政府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城市居民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居民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主要途径。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组成。社会保障评价价指标体系包括:社会保障覆盖率、人均社会保障资金量。社会秩序是人们在城市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道德规范、法律规章,良好的社会秩序表明城市居民可在动态有序的社会状态下维持平衡。社会秩序评价指标包括:万人矛盾调解机构个数、矛盾调解人员说服水平、户外警察能见度、人均道路面积、万人交通违规次数。

4.生态环境评价指标设计

环境容量对于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极为重要。城市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必须同环境容量相适应,才能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形成的适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人工环境。城市生态环境是一个庞大系统,从广义上讲,它包括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具有复杂的层次结构。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因其自身的复杂性、多维性和人们认识上的限制,其概念、理论和技术体系还不很成熟,许多问题尚处于探索阶段[18]。目前,我国学者大多是从广义的城市生态环境评价进行研究的,如王平确定南京市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19];傅世杰认为,城市生态环境评价应包括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分析和经济分析,同时由于生态过程中驱动因子的变化,生态变化的因果关系,空间尺度的扩展等皆会造成生态过程的迟滞效应[20]。本文指狭义的生态环境评价,即指城市的物件空间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及协调舒适的评价。物件空间生态环境代表着该城市的文化特色、历史烙印、现代元素的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直观地表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外在体现。因此,物件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包括:建筑物设计舒适美观、公共设施摆放恰当协调、绿化覆盖率、绿化空间设计科学。自然生态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而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自然环境,在“以人为本”和崇尚自然的今天,舒适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自然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包括:年空气质量优秀率、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水质达标率、噪声污染程度、土壤侵蚀率、地理脆弱指数、未利用地的比重。根据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探索评价指标要素,虽有一定理论依据但缺乏现实基础,这就需要采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结合实际评价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遴选。

遴选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德尔菲法,依据40名城市政府管理专家、生态文明研究专家、生态文明城市评价专家等分别打分统计,根据平均得分来评判该指标对生态文明城市评价的重要程度,平均得分越大,表明该指标越重要,也就是说用这个指标来评价生态文明城市就越有效。专家调查表中对指标重要性评判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法,划分为“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太重要”和“不重要”5个等级,给各个等级分别赋值5、4、3、2、1,取平均值。一般来说,当平均分低于2,就表示该指标对生态文明城市评价不重要,就予以剔除;当平均分高于2,就表示该指标对生态文明城市评价较重要,就予以保留。据此,依次对生态经济评价指标、生态文化评价指标、生态社会评价指标、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等设计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平均得分原则遴选指标,剔除不重要的指标、补充遗漏的指标。下面以遴选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例进行具体说明。依据对生态经济评价指标的设计共获得21个评价指标,见表1所示。根据专家调查结果显示,所选的21个指标对评价城市生态经济时基本都很重要,从平均分来看,政府人均能源消费量、事业单位人均能源消费量、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这3个指标的平均分低于2,剔除该指标,保留其他指标得到最终生态经济评价实用指标18个,如表2所示。同样的方法,分别得到生态文化评价实用指标体系、生态社会评价实用指标体系、生态环境评价实用指标体系。生态文化评价实用指标体系见表3;生态社会评价实用指标体系见表4;生态环境评价实用指标体系见表5。

结论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学科,我国在构建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主要从城市政府职能角度研究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涉及内容较全面,既体现城市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程度,又表现城市生态文明的现状以及特色,通过评价探索城市政府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本文作者:于秀琴、张欣宜、郑丹丹 单位:山东工商学院、同济大学)

上一篇:高职生宿舍管理强化路径分析 下一篇:系统论视野下的生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