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的疱疹病毒病研究现状

时间:2022-07-28 03:56:04

锦鲤的疱疹病毒病研究现状

摘要:锦鲤的疱疹病毒是一种危害十分严重,并且现在没有相应的合适的手段可以完全治愈的一种高致病性的传染病。他对于鱼类的健康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鱼类的养殖产业中一旦发生疱疹病毒的大量发病那么对于养殖产业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所以我们需要做到实现的预防工作,防止疱疹病毒的大量产生导致鱼类的发病。锦鲤疱疹病毒在20世纪末被确定现在流行于全国各地。所以对于疱疹病毒的理学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对病毒的分离培养,理学分析对疱疹病毒进行分析,为了深度如研究该病毒提供给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锦鲤 疱疹病毒 研究现状

前言:锦鲤疱疹病毒是一种在20世纪末被确定的一种病毒,这种病毒致病率高,传染性十分严重,并且到现在没有什么相对较好的方法可以完全治愈。所以对于疱疹病毒的病理研究,基因组成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他可以帮助我们完全的了解这种病毒,并且对这种病毒的发生做出一定的预防,帮助我们在疫苗研究,治愈疾病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主要通过对锦鲤疱疹病毒的不同治疗病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完全的了解疱疹病毒,为深入了解病毒,治愈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 锦鲤的疱疹病毒

1.1 流行情况

锦鲤疱疹病毒是一种感染性极强,传染速度特别快的一种致病病毒。他对于动物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锦鲤疱疹病毒在20世纪末被确定发现。锦鲤疱疹病毒的发病在全球各地都有出现。锦鲤和鲤鱼的全球贸易加快了这种病毒的传播速度。让这种病毒出现在了全国各地。锦鲤疱疹病毒的发病几乎蔓延至整个欧洲,比利时、丹麦、德国、瑞士、卢森堡、法 国、奥地利均有暴发。所以这种病毒的传播速度是十分快的。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的锦鲤疱疹病毒对于观赏鱼行业的发展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这种病毒不时在鱼群中发生,发生后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相对较大的。所以对于病毒的防治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1.2形态结构以及理化特性

锦鲤疱疹病毒又名KHV。这种病毒适合的环境为水中环境,容易传播,感染鱼群。这种病毒属于疱疹病毒,单个细菌直径一般在100-110nm。很容易穿过细胞膜对鱼群造成感染。具有囊膜。在病毒核便面有螺纹样的结构。KHV在22度左右的水池中可以至少存活4个小时。在充满鱼的分泌物的池塘中可以存活的时间更长。这种病毒对于酸碱性的抗性较弱,在酸性低于3的情况下不可以存活,在碱性高过11的情况下也不可以存活。在35度温度下两天或者在60度温度以上30分钟就会失活。所以这种病毒对于环境的适应性是较强的。在观景鱼的养殖中想要通过改变外部环境防止这种病毒的传播是十分困难的。

1.3 病毒的流行特点

锦鲤疱疹病毒的发病事宜水温在18度到30度之间,这是鱼类生长的正常水温,所以这中病毒在鱼类之间的传染是十分严重的。这种病毒在夏季一般会自愈(由于夏季水温一般超过30度所以这种情况下病毒不能很好地繁殖生长。)在10月初病毒的发展相对较快,传播速度也相对较快,但是只有养殖的框镜鲤、全鳞鲤、锦鲤发病。发病的水塘的水质一般较差。水质相对较脏,多有绿藻漂浮物等等。传染性强。从各个池塘发病时间上看,有明显的相邻池塘接连发病、逐渐向远方传染的现象。发病后的鱼群一般对这种病毒产生了免疫,不会再次感染这种病毒。

1.4 传播方式方法

KHV病毒的焕波主要依靠水平传播。但是也不排除垂直传播的方式。KHVD 传染源是临床感染鱼或养殖、野生鱼中潜藏的病毒携带者,病毒通过粪便、尿液、鳃和皮肤粘液排出体外。说明这种病毒的传播是通过鱼类之间的体液或者排泄物传播。鱼类在水塘之中生长,患病的鱼类会对水塘中的水质产生一定的污染,这种被污染的水体以及泥土水质给疾病的快速传播带来了有利的途径。水温不适宜时,易感品种感染病毒但不发病,与 KHV 暴发后幸存的鱼共同成为疾病的传播者。

2 病毒感染的症状以及预防

2.1 临床症状

疾病产生的情况,可发现在寄生的组织及感染器官,如鳃组织、新鲜的肾、肝及脾脏中,亦可分离出病毒,显示其感染属于系统性的。以细心目视方法观察可发现:鳃和表皮有不规则之颜色出现。鳃的坏疽现象严重。鳃外表分叉且皮肤表皮出血眼睛偶有凹陷的现象及充血现象。使用显微镜观察感染器官及畸型的组织时,也可发现: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第二对之鳃耙有增殖及溶解之现象。在鳃丝表皮也有细胞核内含物,肝、脾、肾之表皮细胞亦有坏疽现象。以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内含物,有疱疹病毒之颗粒z在台湾及日本的例子,细胞核内含物则很少发现{

2.3 预防控制

对这种病毒我们要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由于这种病毒的大量传播带来的经济损失。这种病毒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只能期盼疫苗的出现。在目前的防治中我们要加强饲养的管理手段,改善和优化锦鲤的养殖环境,对鱼塘进行及时的清理打扫。在鱼塘中投药等等方式防止病毒的大量传播,不给病毒快速传播的外部条件。同时在引进外来鱼种时要注意分开饲养,通过这种方式防止鱼类的病毒的交叉感染,带来的巨大损失。对于已经感染死亡的鱼类及时进行处理,对尸体进行及时的掩埋。不要外排池水等等方式。限制鱼的移动或运输。基于公共卫生的观点扑杀已受感染或有感染嫌疑者。已受感染的池水要排放前使用氯(chlorine)消毒。限制水进出鱼池。隔离已有可能感染之带原者。

结语:通过上文我们可以了解到锦鲤的疱疹病毒对水生物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对这种病毒进行治愈以及预防对于我国渔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现在如法完全的治愈这种病毒我们可以加强在养殖方面的管理,对这种病毒进行人工干预防防御。采用多种手段防止这种的病毒的发生以及防止这种病毒的大量的感染。

参考文献:

[1]张艳,孟庆峰,钱爱东,等.锦鲤疱疹病毒荧光定量 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J].吉林畜牧兽医,2010,31(4):11-14.

[2] 朱霞 . 框镜鲤原代细胞培养和锦鲤疱疹病毒的分离鉴定[D]. 吉林:吉林农业大学,2011.

上一篇: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下一篇:牛结核病及期防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