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国姗姗来迟的春天里(下)

时间:2022-07-28 03:44:35

在加国姗姗来迟的春天里(下)

林中散步

我住的房子在马路边,但是四周是茂盛的绿野,接通着森林。下雪的时候看不见草坪,却能看见白雪上鲜明的动物爪印,一直延伸到森林方向。我看见黑褐色的松鼠,蓬松的大尾撑托轻巧的身子,抱着松果蹿到树上。我看见一只野兔,竖着大耳朵,警惕地看着我,我一踏步它就转身向树丛蹦去。我看见两只野鹿,仔细地低头寻找剩下的果子,就像画作中松下的仙鹿。一次我独自在大马路上走,一只动物狂风一般从身后冲过马路跑向森林,后来才发现是野鹿。我还在图书馆门前邂逅过海狸先生,瞪着红色眼睛,散发有些怒色的冷光,大概是我挡道了,然后霸气地扭过头去,一摇一摆地消失在灌木丛。秋天的时候南飞的加拿大天鹅现在又飞回来,它们的样子呆萌,伸长脖子眺望一会儿远方,又缩回低头耐心地找食物。

遇见这么多动物,伦敦的森林自然对我吸引力极大。当天气稍微好一点的时候,就是不下雪的时候,我都会去森林散步。天空总是澄净得没有一丝杂质,几道飞机的滑痕如同白色的带子挂在天际。沿着树木掩映的小径走进森林,林中的小木屋如同童话一样闪耀,冬季可以看见屋檐上结着冰棱。积雪厚的时候,需要找准位置踩下去,才不会摔在雪堆里。一步一挪地跨进森林深处,有一处景观有些骇人:一尊两人高的耶稣雕像,钉着木质十字架,倚靠在一棵大树上。旁边是两个捧着花束的仙女像。这俨然是个祭坛,还竖着刻了祷文的石碑。穿过灌木丛,即可见一片广阔的原野,没有一棵植物生长,若在中国应该是被好好利用的庄稼地吧。冬天的时候站在原野上,微弱的阳光照着寂寥的影子,眼前只有一片纯白。森林的小路是通往Brescia另一个学院的天主教堂的,教堂前飘扬着一面大枫叶旗。

简单,干净,孤单地行走,积了又散的雪,等了六个月的春天,我看到她笑盈盈地来了。脱下厚厚的冬衣,我愉悦地享受在四月的春光里。

写作中心

写作中心位于图书馆的小阁楼,旁边隔着玻璃窗的就是特瑞莎的办公室,她是中心的负责人。写作中心有四个轮值教授,包括特瑞莎,以及一个学生辅导。教授皆是年过半百,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极其艰难地盯着密密麻麻的论文页找错误。学生辅导大概是研究生,看上去相当机灵,总能在一两秒内指出文章的逻辑错误并陈述理由。我有一次拿着2500字的论文给她改,一个小时之内就被整理得清清爽爽,她笑称这就是编辑的工作呀。去写作中心前需要在电脑上预约,只要是原创的作品,都会被一丝不苟地修改,包括每个标点。我的论文堆积如山,加上GRE作文的压力,大致每个星期都去一次,它也是我最爱光顾的地方。

四个轮值教授的日程基本是随机的,不过我去久了就知道规律。特瑞莎一般在星期一和星期五,我打心底里不喜欢她改,因为她总是大致看一遍然后“唰唰唰”地提出若干问题,改完即是面目全非,而其他教授则是耐心地一句句地看,就是修改段落位置也是谨慎再谨慎。

我曾经拿着用一个小时写的两篇GRE文章给一位女教授看,她感慨GRE测试的已不是写作能力,而是打字速度和反应能力。她时常嘉许我有勇气去参加这样的考试,她的感慨和鼓励在我那段艰难日子里给了我安慰。有一次我拿着一篇批评CNN对中国歌手崔健和春晚的报道有些偏离事实的文章给一位男教授看,教授看完神色凝重,小心地提出这篇批评文可能太过偏激。于是我回去憋了很久将论文口气改头换面,又来了一次写作中心。这次是一位女教授,她看完挺满意的,还和我探讨中国的开放程度,并说她看到这么多中国留学生,可以预见未来的中国会更强大更开放。

后来我完成了所有论文,考了GRE,虽然作文分仍不是特别高,但是已经有巨大进步。我深深地感谢写作中心,这也是在国内未曾遇到过的。

图书馆还有一个搜寻资料中心,也有一个老师十分热心,每次都耐心地教我使用西安大略大学十多个图书馆的资源。圣诞节的时候她见我天天混迹图书馆,还奖励我一张星巴克的热饮卡。

休伦食堂

从西大走过一座地下桥,就可以看到一块显眼的休伦食堂招牌。休伦食堂不大,窗口菜式固定。主要的大厨是一个意大利人,常常穿一身专业厨师服,戴一个高高的白帽子,站着做比萨。三四个窗口大概供应沙拉、三明治、汉堡、薯条之类,另有一个窗口每天都换着菜单,但是大同小异,都是极易发胖的西式套餐,有时候是意大利的pasta,有时候是希腊的烤肉串,有时候是印度的咖喱。春节那一阵还推出中国菜肴,不过春卷是甜的,米饭是硬的。

休伦食堂经理是一个戴着茶色眼镜的矮个女人。我在开学的时候递了份简历申请食堂兼职,结果在第二学期收到邀请,不过我第二个学期实在忙不过来就拒绝了经理的好意。经理有时候会充当收银员,不过一般是一位60岁上下的瘦小的大妈和一位有些壮实的大妈收钱。瘦大妈每次刷完卡总是试图读每个顾客的名字,“Thank you, Jingxuan”。我的名字拗口又长,外国人一般不会发“u(屋)”,可是大妈执意让我教了好几遍,然后特别骄傲地说着我的名字。那个壮实大妈就不一样,她总是一脸微笑,友好得有些假,然后祝你有美好的一天,带着有些夸张的音调,叫人只好情愿或不情愿地回应“你也是”。

早餐窗口经常是四个女服务员轮流值班,其中有一点龅牙的是个兼职的学生。她们可以为顾客现场做法国吐司,一种蘸着蛋黄煎过的吐司,荷包蛋,几分熟都可以,还有pancake,蘸着加国的枫浆会很可口。一个胖胖的小伙子会现场做汉堡,最喜欢的是培根芝士汉堡,又酥又脆。有一次一个素食主义者来点汉堡,要求只在面包里放生菜,他听了对那哥们儿“唉”地长叹一声,似乎为做不出美味的汉堡感到惋惜。至于三明治,最优惠的时候是在周末吃,因为周末有一个男学生兼职做三明治,放的金枪鱼量是别人的两倍。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Carol奶奶,她今年70了,经理提高薪资不让她退休并且答应她工作时间自由安排,因为她做的炒菜深受学生欢迎,可以说成了休伦食堂打头阵的招牌。每隔一个星期她都会换一批酱料,这里有各式酱料,比如ketchup,teriaki,garlic honey。外国人喜欢选一些蔬菜然后放满满一勺酱料炒,炒熟后(有时不熟)放在煮好的面条或米饭上。米饭不用电饭锅煮,有时候像生米。蔬菜的种类齐全,随便放多少量都是一样的价钱。刚开始我不会说各种蔬菜的英文名,于是总是说每种蔬菜都要吧。后来我问Carol怎么说,她很耐心地教我每一种蔬菜的名字。我们的友谊就这样建立起来了。我会教Carol如何烧中国菜,怎样放色拉油、酱油和盐。有时候我偷偷带去一些中国超市买的酱料包,她会调皮地眨眼示意我不要告诉别人,然后小心翼翼地为我烧特制的“中国菜肴”。后来奶奶看到我总是要亲自为我烧菜,即使是在她的休息时间。

“你过得好吗?”“你忙吗?”这充满关心和善意的只言片语,在异国他乡里为我带来了很多温暖。

上一篇:如何把听公开课变成研究活动 下一篇:课外拓展环节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