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体育场顶环梁施工技术

时间:2022-07-28 03:42:29

某体育场顶环梁施工技术

摘要:某体育场顶部环梁截面超大,跨度超高,且环梁节点处含有铸钢件,内部构造复杂,本文介绍了该环梁从支模要砼浇捣的施工工艺,为以后类似工程作出参照。

关键词:顶环梁;转换平台;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捣;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概况

某体育场为8万座特级特大型体育建筑,总建筑面积为21万平米,为该地区的地标性建筑;地上六层,地下一层。体育场看台顶部有环梁,截面尺寸为1500×2320~1200mm,为截面尺寸和梁顶标高随梁跨方向变化的环梁。梁截面沿梁跨方向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看台环梁为劲性梁(内含600*250*35*40H型钢),共计78跨,每跨梁的跨度约为10.5m;梁顶标高也随梁跨长度方向在36.5m~42.5m范围内变化,为东西两侧高,南北两侧低的马鞍形。

顶环梁支模方案比选

本工程环梁截面超大,支模架搭设高度超高,支模架如何搭设是工程顺利施工的一个重要前提。本工程参照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提出多种施工方案。

方案一:环梁支模架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钢管落在二层楼板上;支模架搭设高度36m,环梁下支模架立杆横向间距350,纵向间距400,立杆步距1500。

方案二:环梁支模架采用吊模施工,将环梁的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通过吊模的主龙骨与吊杆,传递到环梁内型钢上,靠型钢来承受全部荷载。

方案三:环梁支模架采用HR1019重型门架搭设,重型门架是定型化工具,拆装方便,承载力较普通支模架高。

方案四:采用格构柱搭设一个转换平台,环梁支模架落在转换平台上。

项目部对上述四种方案展开讨论,分析各个方案的优劣,分析结果如下:

方案一,施工成本适中,支模架材料充足,但支模架搭设高度太高,钢管接长接头多,安全存在隐患;且支模架立杆密度大,工人施工时存在困难。此种方案在类似体育馆环梁支模中应用较多,但本工程环梁截面超大,搭设高度超高,采用本方案安全隐患较大。

方案二,施工成本最低,操作方便;但环梁内型钢截面偏小,采用本方案需经设计同意(经沟通,设计院不同意结构施工利用型钢自身承载力),缺乏方案实施土壤;且吊模结构侧向稳定性和支模安全性不高。

方案三,施工成本适中,安全性适中,支模架操作方便,但考虑到实际施工时,结构为弧形,且重型门架会与六层部分楼板、双斜柱碰阻,重型门架支模架无法顺利搭设到环梁底标高。

方案四,施工成本高,安全性好,具有可行性。项目部对转换平台采取何种方式搭设,通过采用塔吊标准节+型钢方式和贝雷柱+贝雷梁方式的安全性和成本比较,决定采用塔吊标准节+型钢方式。

顶环梁支模设计

1、看台顶环梁支模架设计

看台顶环梁模板支撑架搭设参数一览表

2、格构转换平台设计

格构平台立柱采用塔吊标准节,相邻标准节用8个Q345、M30(10.9级)螺栓连接。每个塔吊标准节高度为2.8m,其主肢采用4*135*135*10方钢管,缀条采用65*65*5方钢管,截面尺寸为1600*1600,自重为770㎏/节。格构平台立柱下部浇捣一个3000*3000*300mm的混凝土传力基础,落于+7.25的二层楼板板上,立柱沿环梁环向布置,一个梁跨内布置2个,两立柱间距约5.25m。

格构柱上部设置一个I56c焊接成的口形支座,支座焊接一根小方管后套入立柱主肢内;立柱支座上方设置2根环向的I56c 作为格构平台的主龙骨,两环向I字钢中心距为1400,支座与主龙骨间采用焊缝连接,焊缝厚度12mm;主龙骨上设置2700长的径向I字钢,作为格构平台的次龙骨,次龙骨沿环向@400布置,次龙骨与主龙骨间采用焊缝连接。次龙骨上表面焊接钢筋头,环梁支模架立杆立于格构平台的次龙骨上。

格构柱平台立柱下部为3000*3000*300mm基础,该基础采用支模架加固,直至地下室底板。具体加固形式为:在立柱基础下部搭设一个4000*4000mm的支模架,支架立杆纵横向间距均为400,立杆步距1500,采用顶托形式支撑,托梁材料为100*100木方(长为4.5m)。

格构平台安拆高度较高,需采用160T汽车吊吊装。立柱支座与最上一节标准节连接后再行吊装,其余结构吊装完成后再行焊接。由于焊接工作面高,焊接质量要求高,应聘请技术过硬的操作工人。

看台顶环梁钢筋绑扎

看台顶环梁截面大,钢筋密,尤其是环梁节点区,故环梁钢筋绑扎前因做好准备工作,确保钢筋绑扎顺利施工。

1、优化构件配筋,增加构件配筋的钢筋截面,减少构件配筋数量。采用本方法,可降低相邻钢筋相互碰阻的概率。

2、确定钢筋绑扎整体顺序。根据奥体环梁钢筋绑扎施工经验,得出钢筋合理绑扎顺序:斜柱钢筋绑扎斜梁钢筋绑扎环梁钢筋绑扎环梁拉钩布置。

3、如何确保周边构件钢筋顺利锚入节点区。环梁节点区构件较多,故钢筋极密,除了采用计算机三维模型试验对钢筋预排布,确保相邻钢筋不会相互碰阻外,还需考虑构件钢筋如何在节点区内锚固、连接可靠。

看台顶环梁混凝土浇捣

1、混凝土配比

由于环梁节点区钢筋密集,节点区下部采用C50自密实混凝土,确保节点区下部阴角混凝土密实;节点区上部采用C50小石子混凝土;非节点区采用C35小石子混凝土。

2、混凝土施工要点:

①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时,尽量减少泵送过程对混凝土高流动性的影响,使其和易性能不变。

②浇筑过程中设置专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值班,确保混凝土质量均匀稳定,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③浇筑时在浇注范围内尽可减少浇筑分层(分层厚度取为0.5m),使混凝土的重力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并尽量不破坏混凝土的整体粘聚性。

④节点区混凝土浇捣应采取必要的辅助措施。如在节点处下部预埋导管;如在环梁外侧下部模板内衬500*500有机玻璃,作为混凝土施工的观测孔。为监控环梁内部混凝土的温度,在每个环梁节点处应预埋多个测温点,分组分别测量混凝土内部温度。

看台顶环梁混凝土养护及监测

①砼浇筑完毕后,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纤维毯,安排专人淋水养护,保持混凝土湿润状态。

②养护时间14天,确保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温差小于25℃。

③养护工作由专人负责,以确保施工质量。

④测温要求:测温在混凝土终凝以后开始,浇筑后24小时内,每2小时测温一次,浇筑后2~7天,每4小时测温一次,测温时间为7天。

结语

近年来,在全民健身的号召下,各地大型体育馆拔地而起。因建筑功能的需要,体育馆顶环梁截面、跨度、高度均匀上升趋势。本文环梁的施工技术能给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

[3]《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上一篇:对暖通中锅炉问题及节能技术的探讨 下一篇:电流互感器误差对电能计量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