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防止金矿采矿中的矿石损失贫化

时间:2022-07-28 03:30:05

探讨如何防止金矿采矿中的矿石损失贫化

【摘 要】加强防止金矿采矿中的矿石损失贫化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防止金矿采矿中的矿石损失贫化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字】损失贫化;矿房;金矿体

1.矿石损失贫化管理的难点

无论是薄矿体,还是中厚矿体,采矿过程中由于矿体顶板节理、裂隙发育,或因人为因素采破顶板,直接形成一次贫化;且在大量出矿过程中,矿石顶板围岩大面积滑落,二次贫化严重,也导致矿石二次损失严重。

我矿有共同问题如下:

(1)矿房上部出露于地表,矿房高度平均为40米,整个矿房处于地表氧化带内,风化剥蚀严重,岩石节理、裂隙极发育:

(2)地形坡度很大,矿体顶板围岩厚度小,矿房采高近25米时,矿体顶板距地表围岩的厚度仅5一8米。

当初采矿过程中,技术人员要求工人采矿时,尽量降低矿石损失率,工人在降低矿石损失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破坏了矿体顶板围岩,使这三个矿房在采矿过程中,抽放矿量过大,控顶过高。

此外发育的节理和裂隙,使矿一体顶极围岩极为破碎,岩石极不稳定。因而矿房采高在25米以上时,顶板围岩滑落,贫化严重,安全生产没有保障,不得不停采,导致这三个矿房上部高度十多米的损失;大量放矿时,围岩大面积滑落,存窿矿被压住放不出来,既使放出来也混人不少废石,使矿石二次损失.二次贫化。

2.降低矿石损失贫化的对策

厚度小于1米的金矿体,采矿过程中根据矿体顶板围岩节理、裂隙发育的程度,及时留下一些规格为lmxlm的矿柱。一米左右的矿虽小,但比圆木撑子稳定结实得多。

如1218米中段25坑214矿房,顶板围岩情况与302等矿房类似。但214在采矿过程中严格保护顶板,在破碎处留下规格lmxlm、甚至0.5mx0.5m的矿柱,在采完矿,大量放矿结束后已有一年,而且这一年来,地表民采掏矿者随便放炮,滥挖乱采;同时,214空场西部为325矿房充填料采料场,就这么多因素的爆炸冲击波形成的破坏力,也没有使214矿房顶板滑落,仍很稳定。

对于厚度1米以上的金矿体,控制损失贫化的最好办法,是采矿过程中使炮眼方向严格与矿体倾向平行,以免破坏矿体顶板围岩,同时,在矿体顶板有意识地、不连续地留下10一20cm厚的矿体。

含金矿石都是硅钾化蚀变岩,硅钾质对矿体顶板围岩有粘结固定作用,使顶板围岩在一个矿房开采过程的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如1118米中段主平酮418矿房,该矿房顶板距地表有110多米,亦即顶板围岩厚度有110多米,岩体地应力很大,但采矿过程中顶板围岩保护措施得力、及时,在所留矿体的粘结下,矿房仍很稳定。

采完矿大量出矿时,要提高出矿强度,缩短出矿周期,避免二次损失二次贫化。如1218米中段十一坑西206矿房,矿块即将采完时,矿房顶板上有滑落迹象,但出矿时做到了强化出矿。在存窿矿出完一周后,整个矿房顶板滑落,滑落量又填满矿房空间的五分之三强。

这样,在矿石损失率没有超标的前提下,以低损失避免高贫化,经济效益很显著。

提高凿岩爆破质量是降低损失贫化的基础。回采落矿的矿石损失贫化称为回采的一次损失贫化,是回采落矿时由于一部分矿石没有被崩落造成的矿石损失及崩下岩石混入崩落矿石中造成的矿石贫化,即采场矿石在爆破后还没有放出前就已产生的损失贫化。

由于矿石不能自然崩落,需靠爆破崩矿,因此炮孔的质量至关重要。试验矿块的回采采用中深孔落矿,经检测,-160+35 m水平中深孔凿岩施工的质量较差,炮孔的排面呈前倾,且各排炮孔的倾角不等,排面上的布置很不均匀,中间部分炮孔过于密集,个别炮孔又打穿到上盘,深入到很不稳固的上盘岩石中。该水平中有40%的面积在施工中没有炮孔控制,易产生较差的爆破效果。为解决回采中深孔的施工质量问题,采取了如下措施:

(1)重新制定了回采中深孔的验收标准,矿山地测科炮孔验收组按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引入了CS-4型测角测深仪和TJ-25台架测角仪,改变了原来使用的铁杆接杆测量炮孔深度的方法,提高了实测质量和速度。通过对炮孔所有参数的测量验收,绘制了炮孔的实测图,改变了以前只验收炮孔长度不验收角度的做法。

(2)在凿岩设备上安装了角度仪,工人能够按角度要求进行施工;改炮孔排面前倾为垂直,以利于施工和监测。

(3)矿山制订了奖惩办法,严格验收制度,配合以上措施,使得回采中深孔的施工质量迅速改观,连续几个月的验收结果表明,炮孔角度的误差都控制在±2°的范围之内。

(4)对已施工的质量太差的炮孔进行补孔。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凿岩质量问题,提高了回采爆破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凿岩质量的提高,大大减少了工业矿石的损失。通过对以前施工炮孔的验收测量,发现凿岩质量较差,采取了补孔措施,避免了40%的矿石损失,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由于把住了凿岩质量关,在试验矿块中爆破落矿未出现过任何不正常的现象,大大改善了矿石破碎质量,减少了二次破碎,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底柱的稳定性。

(3)为上阶段残留矿石的充分回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上阶段采场残留矿石全部崩落成为松散矿石,并进入了放矿的流动范围。只要采场的放矿制度合理,就能对上阶段残留矿石充分回收。由于试验矿块上阶段残留矿石比较多,使得回采放矿的实际矿石回收率达到203·91%。

合理的底部结构是降低损失贫化的重要保证。经多年的实践,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劈漏拉底工作量大,工作繁重、困难,而且拉底劈漏形成的采场暴露面积大,安全性差。

(2)现场劈漏施工中,漏斗斜面往往不容易按设计形成,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给出矿工作造成困难。

(3)漏斗电耙底部结构的堵塞发生的位置一般比较高,处理起来既危险又困难。

(4)由于二次爆破量大,爆破频繁,因而二次爆破对底部结构的破坏也比较大。

为了使采场崩落的矿石能够全部放出来,在考察了许多有底柱崩落法矿山底部结构的基础上,结合试验矿块的矿体条件采用了堑沟电耙底部结构,并且堑沟巷道的底板与电耙巷道的顶板在同一高度上,形成了无堑沟颈的堑沟电耙底部结构。

试验矿块的无堑沟颈电耙底部结构和矿山原用的漏斗电耙底部结构比,有以下特点:

(1)堑沟是由堑沟巷道中的中深孔爆破形成的,具有效率高、形成质量好、施工安全等优点。并且省去了既繁重又危险的浅孔拉底工序。

(2)降低了放矿中堵塞发生的高度。堑沟巷道宽度比较大,堵塞多发生在斗穿中,和电耙巷道在一个水平,处理起来比较简单。

(3)由于堵塞高度的降低,使多数的堵塞是大块卡在斗穿顶或侧面壁上端与下端的死堆间,只要破坏死堆,使堵塞失稳,即可消除堵塞,大块矿石卡在巷道壁间成拱的堵塞现象明显减少。

(4)堑沟电耙底部结构对底柱的切割量比漏斗电耙底部结构大,影响底部结构的稳定。设计中电耙巷道的顶板为圆弧形,采用简易光爆方式掘进,并同时采用管缝式锚杆支护,确保了电耙道及底部结构的稳定。试验矿块的矿岩稳定性并不好,但试验矿块底部结构至今已完成了矿块的放矿任务,仍然完好无损,电耙出矿巷道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破坏。实践证明,这种底部结构对于有底柱崩落法降低矿石损失贫化、增大生产能力和保证安全生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结语

减少矿山的损失和贫化是长期的任务,首先要掌握第一手资料,认真研究复杂地质状况,了解现场矿体和围岩之间的地质关系。在采矿或剥离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采矿参数和清顶方案等,在实际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不同的采矿方法来弥补生产工艺的不足,减少生产工艺方面造成的损失和贫化。加强现场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同时要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他们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减少矿石损失和贫化,提高经济效益。

上一篇: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下一篇: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及方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