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题后要反思

时间:2022-07-28 02:46:10

很多同学做完题后往往弃之不顾,单纯为练题而练题,这样做只能是事倍功半,久而久之,还会对学习物理失去信心。下面,就以两道物理奥赛题为例,谈谈如何进行题后反思。

在第十二届全国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有这样两道题:1、用细线吊起一个空的塑料饮料瓶,用手转动塑料瓶,使它绕对称轴线旋转。转动的塑料瓶带动四周的空气绕它旋转。如果这时用电扇向它吹风,由于塑料瓶的转动,它两侧的风速将不一样(图1)。请根据“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规律,判断旋转着的塑料瓶应当向哪个方向移动?

2、乒乓球前进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旋转方向会沿不同的径迹运动。如图2所示,运动员用三种不同的击球方法把乒乓球击出,请判断图2中l、2、3三条径迹哪一种是上旋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下旋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不转球的。说明你为什么认为上旋球应该沿着你所选的径迹运动。

思路分析:由于塑料瓶的旋转,周围的空气随之绕瓶转动形成气流,对俯视图来说,电风扇吹的气流跟瓶上方的气流一致,瓶上方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跟瓶下方的气流相同,瓶下方气体的流速小压强大,由于压强差产生向上的压力差。电风扇吹的风的作用力方向向左,两个力的合力方向向左上方。

由于球的转动,周围的空气也随之绕球转动。上旋球,由于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球上方的空气随之向左运动。但由于球同时向左运动,则空气相对于球向右运动,空气相对于球的两种运动作用相抵,使得球上方的气流速度比下方的小,所以上方压强大。因此沿弧线迅速下落。

这两道题,从表面看好像没有联系,但从上述的思路分析中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作一简要反思:

1、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在第1题中,根据“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这一规律,我们要分析塑料瓶周围不同部位的空气流速与压强有何关系;而第2题“上旋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下旋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中括号里的注释则是我们分析问题的依据。由此可见,认真理解题意是正确解题的第一步,而且,解题的突破口就隐藏在题目中。

2、主要运用的知识点

上述题目,都用到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既然是用同一物理规律来解,解题的思路应大致相同。仔细分析解题过程,不难发现:这两道题都是从分析物体周围不同部位的空气流速关系入手。而且在分析物体周围不同部位的空气流速时,都要既考虑由于物体转动带动空气形成的气流,又要考虑由于外界原因(用电风扇向它吹风)或物体自身运动(球向左运动,则空气相对于球向右运动)引起的相对气流。通过反思,总结出应用这一物理规律解题的一般思路。

3、追根求源,举一反三

由于应用的知识点相同、解题方法类似,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题目本身一定有某些共同特征。仔细分析题意可知,塑料瓶和乒乓球都是转动的物体,它们的转动会带动周围空气随之旋转形成气流。因此,对于旋转的物体,要从分析物体周围不同部位的空气流速入手。

上一篇:乡村故事 第12期 下一篇:学习被动句应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