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读性的心理学思考

时间:2022-07-27 09:30:14

可读性的心理学思考

研究传媒可读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可读性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世界上最为神奇而复杂的现象之一,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把“思维着的精神”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探究其奥秘是重大的科学挑战,这就使得科学上必须把看起来似乎没有联系的学科汇聚一起,包括脑科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习性学、遗传学、神经生理学、社会生物学、新闻学、编辑学、传播学、美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等。这其中,我们提议主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观察研究可读性这一心理现象的一般机理,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真正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并加以归纳总结,以求对指导实践有所裨益。

一、可读性的心理现象既可琢磨又较难揣测

抽象的可读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否比做一种“无形的引力”。从心理学探索心灵奥秘的角度,通过以下途径来探知。

(一)通过受众的言行来探测其可读性的心理反应。“言为心声,行为意表”。任何一种言行都是其心理活动的外象。考察可读性可以沿着其言行表象“顺藤摸瓜”,探其究竟、追其根底。人们常说的“诗言志”,就是通过一个人的诗了解其志向;一篇入情入理的文章,扣人心弦,对读者可以产生启示、开导、联想、励志、震撼、认可、赞同等共鸣,这些情志的变化等,就是了解可读性的心理映象。

(二)通过受众的生理反应来探测可读性的心理活动。任何心理活动都伴随着生理上的各种变化而发生。因此,把握心理内象可以把生理的变象作为基线。当读到一篇可读性强的文章所表现出来的生理外象如:激动紧张时的出汗、害羞兴奋时的脸红等,还有“日有所思所闻,夜有所梦所见”,这些都是可以用生理电波测试仪器探寻记录下来,供研究者参考。

(三)通过掌握一般思维规律定势,推导可读性的心理轨迹。如一份期刊或报纸,由于其品位的差异,必然聚集着一批出手不凡的名记者、名作家,办了一些名栏目、名板块。由此可以推断其可读性一定是不错的。因为其美誉度产生的影响力,必然吸引并满足一群人去捕捉可读性的同时,会自然形成受众群。以此类推,比比皆是,这方面的类比可以列出许多实例而不胜枚举。

从另一侧面看,可读性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其又是很难探测的。

首先,心行同义而又是多义的,例如看读、听、说中的微笑,其表征踌躇满志而沾沾自喜,也可表示好感而愉悦、嘲笑而卑视,真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如《红楼梦》中多愁善感的黛玉,惊喜多情,悲叹无常,她的落泪虽与悲哀、怨悔、愁苦等动情所系,也无不与其似曾相识的内心深层次的心理矛盾冲突相关,其形同并非心似,所以,仅以言行或情态,对可读性的心理坐标进行直线式窥探,得出的是非结论往往是不准确的,有失偏颇的。

其次,生理学的仪器描记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可读性通过的心理辐射引起的生理应激虽然可以知其然,但不好深入地窥视其所以然,即使测出梦的存在,也未必能探求到梦的内容。因为可读性必定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东西,不能把生理反应对等于思维意识。正如恩格斯所预言:“终有一天我们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把思维‘归结为’脑子中分子的和化学的运动,但是难道这样一来就把思维的本质包括无遗了吗?”(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226页)

再次,运用规律性推测有时会犯主观上的经验主义错误。可读性心理变化的现象是易逝的、多变的,用恒定不变的定律推及其瞬息万变的非常态因素并不可取,如果将成败得失仅仅归因于偶然因素如运气等,就会出现其结果的全然不同,这是对可读性的纷繁芜杂缺乏足够认识导致的必然结局,当引以为戒。

二、用科学的心理学原理研究独具特色的可读性的心理现象势在必行

可读性是人类在精神文化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生命界中物质运动的心理现象,它于社会现象、生理现象即生物物理现象和生物化学现象都要归结为物理现象。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的,一切现象归根结底都是物质运动的原则,我们把可读性这一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运用多学科互相关联、又相互作用的交叉学科的心理学方法,摆进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大背景中,从对个体行为到群体行为的充分理解和把握中,从心理过程、状态、特征的心理动态与稳态的维度上,尝试探讨、力求在提及问题上能有一些收获,以引发人们对可读性心理学层面的关注,聊慰初衷,也就心满意足、无愧于人,且不负我心了。

可读性心理现象,应当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顺应时代要求,摆上议事日程,引起人们尤其是心理学学者和新闻学、编辑学、传播学工作者携手并肩,密切配合,协力并举,共同研讨。

可读性心理活动,必然包括其认知、情绪、意志的最基本的过程反应。可读性在认知过程中的侧重点应放在获得知识的感知觉、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表现的一般规律的研究。把可读性的心理体验包括情绪和情感及意志即知、情、意的加工程序放在心理状态的动态过程中进行考察,摸索可读性形成的受众群的心理特征、人格特质、行为趋向,找准具有规律性的可读方式,并加以描述、解释和预测,以达到控制可读性的行为,引导精神文化消费的预期目的。

研究可读性出于对心理学研究目标的理解。运用观察、调查、测量、个案、实验等常用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可靠的论断是必不可少的。观察是对可读性的行为方式所做的系统的观察记录,尽可能少用自然观察,多用人为性的控制观察,少用非参与性观察,多用参与性观察,如举办受众沙龙、受众座谈会等编读互动往来活动,反映自然真实的可读性观察结果,作为非系统性和系统性观察的第一手资料。忌避主观性和片面性,要界定明确可读性观察目的、计划、程序,自然地、如实地、及时地做好记录,音像资料收存整理,调查读者的机体变量和反应变量,采取问卷法(调查问卷)与晤谈法(访问调查),研究可读性的群体和个体心理矢量。设计标准化的量表测量读者、观众、听众的智能、性格、态度、兴趣及个性心理特征,是技术性、操作性、准确性相对较强的方法,但还必须结合个案测试,实验操作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控制分析,确定可读性的心理变量效应,为编辑心理学、传播心理学以及实际工作者等解决可读性干预对策提供可靠的统计学分析资料。

可读性的心理学研究必须置于特定的心理环境基础之中,即放在自然的、社会的、物理的、文化传统的、虚拟世界的、社会情境的、大众氛围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多层面、高起点的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以更好地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

人的心理世界是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的复杂正是因为人的心理世界的影响而变幻无穷。我们要在浩瀚的心海中,寻找可读性心理现象的变化规律,需要付出超常的甚至难于想象的心理能量,探索其不定的奥秘和诀窍,驯服可读性“这匹野马”,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更多更好的贡献。

上一篇:穿越秦汉唐,聚焦新西安 下一篇:北京奥运会个人媒体消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