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

时间:2022-07-27 09:25:44

关于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水利工程混凝土和基础灌浆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加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是人类实现对水资源利用的重要途径,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水泥混凝土是水利工程建设的最重要材料之一,如地基、大坝、水闸、渡槽、防渗墙等都无法离开混凝土材料,其施工技术的优劣也必然对整个工程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是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的重要途径。

1 施工前桩基工程

(1)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2)桩基础的轴线引出的距离应适当增加,以免在打桩时受冻土硬壳层的影响。水准点的数量不应少于两个。(3)预制桩的混凝土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0%方可起吊,达到强度标准值的100%方可运输和打桩。(4)桩的堆放应考虑到桩机的行进路线和打桩顺序,且桩的堆放层数应不超过4层。

2 混凝土施工工艺

2.1基本要求

(1)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R,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300kg/m3,水灰比不应

2.2混凝土的拌制

(1)拌制混凝土用的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和冻块,以及易冻裂的物质。在有条件的时候,砂石筛洗应抢在零上温度时做,并用塑料纸,油布盖好。(2)拌制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如外加剂为粉剂,可按要求掺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各溶液要分别置于有明显标志的容器中,不得混淆。每班使用的外加剂溶液应一次配成。(3)当施工期处于0℃左右时,可在混凝土中添加早强剂,掺量应符合使用要求及规范规定,对于有限期拆模要求的混凝土,还应适当提高混凝土设计等级。(4)混凝土中添加防冻剂时,严禁使用高铝水泥。

2.3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1)混凝土搅拌场地应尽量靠近施工地点,以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同时也应正确选择运输用的容器(包括形状、大小、保温措施)。(2)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特别是新老混凝土(如梁、柱交接处)交接处的冰雪及垃圾。(3)当采用商品混凝土时,在浇筑前,并做好相应的防冻保暖措施。(4)分层浇筑的混凝土时,已浇筑层在未被上一层的混凝土覆盖前,不应低于计算规定的温度,也不得低于2℃。(5)重点工程或上部结构要连续施工的工程,混凝土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预期所要达到的强度。

3 基础灌浆施工技术

3.1灌浆施工技术在岩溶地段施工的应用

岩溶地区的基础施工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岩溶地区无填充物的基础施工,另一种是岩溶地区有填充物的基础施工。岩溶地段灌浆根据有无充填物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1)采用高压灌浆进行岩溶地段的施工。处理岩溶的时候通常运用不冲洗高压水泥灌浆,也就是为了达到使填充物挤压密实的目的,采用比较的高灌浆压力进行处理,借此提高其稳定性与抗渗性。除此之外,高压灌浆还具有劈裂作用,能够让水泥以条带状向土体中穿插,并形成网格状的包裹,大大提高了坝体的稳定性。(2)采用高压旋喷灌浆进行岩溶地段的施工。高压旋喷灌浆主要是利用钻机把带有特殊喷嘴的灌浆管钻进至土层的预定位置后,用高压脉冲泵将水泥浆液通过钻杆下端的喷射装置,向四周以高速喷入土体,借助流体的冲击力切削土层,使喷流射程内土体遭受破坏,与此同时钻杆一面以一定的速度旋转,一面低速徐徐提升,使土体与水泥浆充分搅拌混合,胶结硬化后即在地基中形成直径比较均匀、具有一定强度的圆柱体,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3)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浅层含泥岩溶中的运用。浅层含泥岩溶主要表现为大规模的岩溶露出在周周或者埋藏较浅,这时候首先要把填充物挖出,而后将水泥进行回填,最后进行灌浆的处理。(4)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深层岩溶中的运用。如果岩溶埋藏超过50m,那么就属于深层岩溶。我们可以采用灌浆技术在岩溶周围进行灌浆,让岩溶的填充物在水泥的作用之下逐步受到挤压并最终固化,最后在岩溶的溶洞位置按照逐序加密的原则进行钻孔灌浆作业。

3.2水利工程中的大吸浆量情况的灌注方法

在水利工程中的岩缝灌浆一般会在1~3h内结束,单位耗灰量也会小于或者等于120~220kg/m。这时候,只要按照正常的施工工序就可以。然而对于有时候会出现的岩缝大吸浆量导致灌浆难以结束的情况,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来解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特殊的地层结构条件会导致水泥浆从附近的地表溢出或者沿着某一个固定的通道逐渐流失。

针对这种情况应遵守的施工原则:(1)采用限流措施。限制注入率不大于10~15L/min,以减小浆液在裂隙里的流动速度,促使浆液尽快沉积。待注入率明显减小后.将压力升高,使注入率基本保持在10~15L/min的水平,直至达到灌浆结束标准后结束灌浆。(2)采用降压处理方法。采用降低压力甚至是自流的方式来进行灌浆处理,等待浆体凝固并且不能流动之后在逐步恢复灌浆压力,按照正常工序进行处理。(3)采用多次灌浆的处理方法。多次灌浆也就是间歇性灌浆,即一定灌浆数量或者灌浆时间为标准,达到这个标准的时候便要中断灌浆,在等待一定的时间后继续灌浆。至于具体的灌浆间隔时间可以根据工程的要求、灌浆目的以及地质情况等视情况不同而设定,但是通常不要超过2~8h。

这种特殊情况的灌浆,结束时不一定要达到设计压力:若无法在设计压力下结束灌浆,可低压结束灌浆,待凝一段时间后扫孔、复灌,复灌时争取在设计压力下结束灌浆。

3.3 灌浆施工技术在严重漏水的情况下的运用

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现严重漏水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地质,水利工程的建设选址在熔岩地貌上,这种地质很容易导致漏水现象。针对这类地质,一般采用的施工方法:(1)采用模袋灌浆的处理方法。模袋是一种强度非常高的纺织品,其材料大多是尼龙、聚丙烯或者聚酯等,因而也具有非常好的耐磨性能。采用模袋灌浆,浆中的水分会在浆的压力之下渗出,而浆中的沙石等颗粒却会留在模袋中。这样水泥的水灰比降低了,凝固时间缩短了,固结强度增强了。除此之外,受到模袋的束缚,水泥在水下不具有流散特性,不会被流水冲走;模袋的“变形能力”可以使其适应多种的形状的溶洞,有利于溶洞的堵塞。(2)采用充填级配料进行处理。即用比较粘稠的水泥冲灌砾石与粗砂,在砾石的冲灌过程中要注意砾石的使用直径应该是从小到大的。假如在此之后仍然没有很好地的收效,则可以用比较粘稠的水泥冲灌级配料。这时候的级配料应该包括:砂石、砾石以及土等具有粗细不均颗粒的混合料,可以形成自然的反过滤层。级配料灌入的数量应当灵活掌握,既可以是200kg,也可以l000kg。充填粒料的目的,主要是希望用某一级砾石在窄缝处形成“架桥”,迅速将缝隙在中途堵住,以便于形成反滤层,最后将通道堵死。

以上的各种基础灌浆技术各有优缺。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保障水利工程的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 刘树坤.大水利理论与科学发展观[J].水利水电技术,2009,(8).

[2] 曹润邦,徐宁,韩志华.浅述水利施工中砼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10).

[3] 刘汉义,陈德先.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魅力中国,2010,(22).

上一篇:水利工程资料管理工作探讨 下一篇:浅析加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