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印象(下)

时间:2022-07-27 08:57:21

写在前面的话:

本文作者李胤学来自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他在暑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修学活动。

A 修学地点:丹麦哥本哈根市。

B 修学内容:丹麦夏令营,住丹麦学生家,活动期间安排与市长和校长见面,去周边的城市远足(如Odense(欧登塞)和Kerteminde(凯特敏)),参观安徒生纪念馆、维京海盗博物馆、哥本哈根的科学博物馆、小美人鱼像所在地,参加海边Party等等,整个行程大部分时间部由丹麦的接待家庭学生陪同,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为学生了解丹麦国家文化、风土人情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3

干净,简洁。这是我对丹麦的民居最大的感受,也是我对这个国家所保留的最清晰的印象之一。

在到达哥本哈根国际机场后,立刻感觉到舒适的氛围,比起南京禄口机场里面有些晃眼的白色灯光,暖黄色的灯光在夜晚看起来透着一点暧昧与倦意,让人更容易放松下来。两旁的橱窗干净得几乎透明,只能隐隐约约看见自己略显疲惫的双眼。

或许是同属欧洲的缘故,丹麦和英国的民居有几分类似。

丹麦人的居所大都是惹人喜爱的别墅,红瓦白墙,有着自己的院落,不像中国以公寓为主。当然丹麦也有很多公寓,不过大多是供生活困难的人和独自生活的学生居住的。

我的住家也有一栋自己的小别墅,两层楼加地下室,后花园里种着花花草草,还摆放着一个蹦床。屋内大多数家具是木质的,有着好闻的味道。

夜晚的丹麦是迷人的。丹麦人喜欢蜡烛,晚上即使家里开着灯,也会在屋里的各个角落点上蜡烛。

餐桌上放上了冒着热气的晚餐,可大家都没有动筷子。

我看了看对面的这个丹麦家庭,隔着摇曳的烛光有些看不清他们的脸。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似乎若有所思,抑或正沉浸在了某一段回忆里,神色那么柔软。

看见这样的场景,我禁不住走了神。

恍惚间,我似乎也拥有了这么一栋干净漂亮的别墅,周围散发着自然的香气;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花园,我常尽情地躺在上面做白日梦;晚上我点起温暖的烛光,我爱的人坐在对面,她微笑着,装点出我眼中最美的画卷。

4

白天大部分时间是跟着友好学校的老师参观哥本哈根。

这座城市是一座适合居住的城市,环境良好,物质精美,工作压力小。下班后,你可以牵着你的宠物狗在大街上随便晃荡,这种感觉就像是在世外桃源。

这里的人很少。每到下午5点钟,我总是会看着空无一人的街道无所适从,在中国长大,周围的人突然变得这么少,还真是有些不习惯。

哥本哈根和伦敦、上海一样,有着自己的城市轨道交通。不同的是窗外大多是绿色的树木群和恬静的湖泊,一半是孤单而优雅的别墅。

但是只要在车上,不管什么景色,在哪里,它们都会很快被新的事物所代替,被遗忘在身后,有的也许这辈子再也看不见了。

每当想到这里,总是压抑得说不出话来。有些东西是我们曾经发誓要记住一辈子的,可是如同潮涨潮落,它们往往都被记忆的海潮带走,连影子都没留下。

是啊,生活的轮回总是反复着,很多东西注定是会消失的。

其实很多信念不是不够坚定,而是在命运面前,你不得不作出选择,而那个被放弃的,常常是我们再也无力找回的东西。

不过,它们也许在某个深夜会唤醒你,在你脑海里温存地耳语,只是当你清醒过来时,它们又藏了起来,你无从追寻也无能为力。

哥本哈根很凉爽,这里的人喜爱阳光,因为这里的阳光并不像南京的那样耀眼和咄咄逼人。一个学校的学生告诉过我,丹麦经常下雪,有的时候九月份就陆续开始有降雪,天黑的也很早,在夜里入睡,在夜里醒来。我说,这是多么迷人的生活。可她似乎没有听见这句话,只是自顾自地说,她期待阳光,那是她心中的希望。

5

这是一个靠海的国家,但我没想到,这里海滩竟那么美,美得难以言说。

带队老师是个男人,下车后他恶作剧地看着我们,突然说道,谁能第一个跑到海边就有奖励,于是一堆幼稚的中国高中生就冲了出去。我慢慢悠悠跟在后面,慢慢跟着前面的大部队停下了脚步。

眼前的海滩仿佛梦幻的存在。

沙子很细很软,每走一步都会有陷进去的感觉。很多海带和贝壳因为落潮被搁浅在了沙滩上,我看见一个好心的同学抓起它们奋力往更远的海中扔去。

海边有一座桥,一头连着沙滩,而另一边则是空的,可能是为了跳水用的吧。

我在上面摆出了一个胜利的姿势,让同学帮我留念,不过因为我太不善于表演,导致后来照片上的我像是在伸懒腰。

远处的同伴玩性颇高,不忍打扰,就默默地坐在沙滩上,心情带着一丝复杂的压抑。

我似乎看见远处的海中心有一块灰白色的礁石,被海水包裹着显得很孤单,其他同学似乎并没有注意到,我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偶然。它如同白帆,站在陌生的环境里乘风破浪。

相机似乎并不能够拍出我要的感觉,所以最后还是删掉了拍出的孤独视角。毕竟我需要的是向上的张力。

我想我可能还是错过了太多的东西,太多的美妙瞬间,可谁的人生能够赶上一切?

远处的海鸥像是没有顾虑的孩子飞来飞去,回应着云彩的嘹亮与坚定,亲吻着海滩的温柔与甜蜜。

6

在丹麦的这十几天,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说到底无非是看了陌生的风景,认识了陌生的人,走了陌生的路。而最终,还是会回到那片拥有我的土地上。

一个人在丹麦,每天都会勤劳地洗衣服,出去玩,拍照,帮弟弟妹妹买礼物,说起来还是很充实的。所以其实我没有那么想家,但我想回家确定大家都好不好。

我开始变得有条理,知道督促自己每天晚上记得刷牙,早点睡觉;知道如何整理自己的行李,让自己那个陪我去过美利坚合众国和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大箱子看起来很整齐,很饱满;开始习惯于走在陌生的街道上,接受外国人的目光从自己的脸上一次次地扫过,不慌不忙。我还学会了怎么包饺子,每当想起和朋友一起忙碌的时光,想起我们神色紧张地看着住家吃下我们做的饺子,直到他们满意地点头才如释重负的表情,总是很快乐的。

我已经会拍很多的照片,并且尽量多地让自己出现在镜头里面。我会说很多的话,让周围的人觉得其实我不是一个沉默不易接近的人。

我一直在成长。这次旅行,平平淡淡,但是也许会变成一辈子难忘的回忆。我相信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故事还远未结束,至于这故事以后的情节,我也说不清楚,来日方长。

7

登上了返程的飞机,经济舱里几乎被中国人包场了,不知道为什么机舱看起来非常狭小。我仍没有睡意,就开始持续地看电影,听音乐。飞机上有很多不同的音乐,让我非常享受。

时不时点开屏幕,看着飞行指示图上那个代表旅程长短的箭头越来越短。

越来越开始期待家里温馨的味道,属于自己的大床,白色的天花板,母亲做饭飘出的菜香。

其实在丹麦吃得不错,只是碰到真正的西餐,还是有些许不习惯。到底没有家里吃得好。

在离抵达目的地前几个小时,我突然感到很累,很累。这种不知名的疲惫往往是最要命的。我合上身旁的机窗,隔开了外面的光芒。我告诉自己,睡一觉,睡醒了就到了吧。

终于,伴随机身的猛烈晃动,我们着陆。走出机场,一股久违的躁动和闷热潮湿的气息袭来。很熟悉,又有些陌生,到家了!

上一篇:舞蹈吧!臭美大辣椒 下一篇:向“龙宫”要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