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施工中的工程管理

时间:2022-07-27 08:46:52

浅议建筑施工中的工程管理

摘 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具体的建设项目或施工项目为对象、目标、内容,不断优化目标的全过程的一次性综合管理与控制。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管理;目标控制;安全;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一个需要通过生产各个部门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才能使得工程顺利完成的事情。项目自始至终,质量目标、进度目标、费用目标和安全目标都需要通过策划、控制得以实现。建设项目就像是一次性的筷子,不能洗洗再用。因此要想省钱省力地建造出优秀的建筑产品,作为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必须分清工程建设过程中孰重孰轻。项目管理的内涵是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对于施工企业。施工项目是企业对一个建筑产品的施工过程和成果,也就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对象,可能是一个建设项目的施工。也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施工。

一、施工项目的组织管理

施工项目组织机构与企业组织机构是局部与整体关系。做好项目的施工组织工作.首先应对项目的结构进行分析,绘制出项目结构图、组织结构图和合同结构图。根据项目结构图再分解任务分工表和职能分配表。通过组织工具的运用。使参与项目建设的每一人、每一个岗位都有分工、都有压力、都有责任,最后集全员之力形成合力。

二、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2.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为全面系统地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首要工作就是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施工企业依据质量保证模式,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系统。编写质量手册,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使之更具有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

2.2 控制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事前质量控制;一是要严格遵守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操作人员都应严格执行。二是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主要活动条件有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只有将它们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被控状态,才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三是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因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四是设置质量控制点,以便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进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2.3 人、材料、施工机械的控制

(1)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应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加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2)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主体。显然在施工项目中,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举足轻重的。

(3)施工机械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施工项目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选好、用好机械设备至关重要。

三、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关键性目标,包括责任目标成本目标和计划成本目标。前者反映施工单位对施工成本目标的要求,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把施工成本在组织管理层和项目经理部的运行有机的连接起来。

3.1 施工成本管理的原则

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责任,不同于工作责任.工作责任完成不等于成本责任完成。如:单方强调质量,忽视了成本.单方做到供货及时。但忽视昂贵的价格等。因此在完成工作责任的同时,还应考虑成本责任的实施,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责任。使每个管理者都有成本管理意识,做到精打细算。

施工成本管理包含以下五条原则:成本最低化原则、全员参与原则、成本责任制原则、成本管理有效性原则、成本管理科学化原则。制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不仅是专业成本人员的责任,也是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部经理的责任。要按照自己的业务分工负责。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开展工作。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就是要求项目经理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的控制放在首位。

3.2 施工成本的控制方法

施工成本的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以施工预算控制成本支出,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以收定支”或“量人为出”,这是成本控制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2)以成本计划控制人力资源或物资资源的消耗。资源消耗的货币表现就是成本费用。因此资源消耗的减少就等于成本费用的节约,控制了资源消耗就是控制了成本费用。

3)建立资源消耗台帐,实现资源消耗的中间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各成本责任部门、施工班组或者个人应及时记录各自成本责任范围内的各种资源消耗的原始记录或台帐,做到日清日算,对各种资源消耗实施有效的中间控制。

4)建立成本审核签证制度,控制成本支出在发生经济往来业务时。首先要由有关项目管理人员审核,最后经项目经理签证后支出。这是成本控制的最后一关,必须十分重视。

四、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的管理

所谓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

4.1 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即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性参与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

4.2 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实可创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它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安全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要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例行安全检查。

4.3 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事故的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物的管理方面,去分析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如何做好文明施工至关重要,首先要健全管理组织机构和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做到按专业、岗位、区域等包干负责。在施工项目中对现场各个方面专业的管理,开展文明施工竞赛活动,有布置、有检查、有考评、有奖惩,评比结果公布于众。

五.结束语

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成功的管理,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在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最终创造出一条施工项目管理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 赵春志.王德强.基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的分析[J].世界家苑,2011,(3)

[2] 郑建斌.建筑工程管理要点分析[J].价值工程,2010,(24)

[3] 蔡姗.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科学之友,2010,(12)

[4] 梁雪峰.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6)

上一篇:韩国仁川二桥钢箱梁分段反装法 下一篇:建筑装饰工程的现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