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微软学者奖学金”

时间:2022-07-27 08:07:35

编者按:“微软学者奖学金”的竞争以其“各高校没有保底名额,评审严格”而显得异常激烈,然而在这样的高手较量中,也饱含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在采访周志华教授之前,我们只知道他是首届“微软学者奖学金”的获得者,是一位在学术上颇有建树的青年科学家,从破格被提拔为副教授,到29岁成为最年轻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32岁就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他的四位博士研究生也先后获得“微软学者奖”(2004年“微软学者奖学金”获得者张敏灵、2005年“微软学者奖学金”获得者黎铭、2007年“微软学者奖学金”获得者刘胥影、俞扬)。如果说一门出了五位“微软学者”体现了南京大学雄厚的学术底蕴和高超的育人水平,那么更具传奇色彩的是,周志华教授的太太、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姜远老师也曾在2002年获得“微软学者奖学金”。串联起这些精彩的故事,我们终于明白周教授提到的“我与‘微软学者奖学金’是颇有渊源的”的深意,在这里我们也想通过这篇访问与大家分享这个把他们师生、夫妇情牵在一起的“微软学者奖学金”,来深刻体会这份历久弥新的不解之缘。

《计算机教育》:周老师,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计算机教育》杂志的采访!我们知道,微软亚洲研究院于1999年设立了“微软学者奖学金”,用于鼓励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很有研究潜力的博士生,为他们搭建平台,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您作为第一届“微软学者奖学金”获得者,能否回忆一下自己获得这个奖项的经历?

周志华:我记得申报这个奖是在1999年上半年,当时我在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念博士一年级。微软亚洲研究院那时的名字是“微软中国研究院”。虽然初到中国,但微软中国研究院已经开始与国内高校合作。“微软学者奖学金”是微软中国研究院的一个重点项目,他们向全国计算机和相关学科实力比较强的若干所高校和研究所发出了邀请,请这些院所推荐最优秀的博士生来参选,打算最终评选出10名“微软学者”。

南京大学计算机学科的实力在国内一直居于前列,而微软在计算机界又很有影响力,因此系里对这个奖项很重视。当时所有在读的博士生及硕博连读的学生都可以参选,因此竞争很激烈。系里先进行了选拔,最后把我推荐出来。我记得当时感觉压力很大,主要是觉得不能让学校失望。各校推荐出来的候选人一起汇聚到北京面试。第一天,主办方热情周到地安排我们住进翠宫饭店,第二天就是整整一天的面试。当时是第一次评这个奖,因此研究院非常重视,派出了豪华的面试团队,包括张亚勤博士、沈向洋博士、张宏江博士、郭百宁博士、王坚博士、黄昌宁教授等。每一位候选人都要和面试官一对一交流。我们一个个分别走进他们的办公室去和他们谈。面试的内容五花八门,有的询问学生的研究方法、研究经验,有的直接出题目给学生做。中午微软研究院安排我们和研究院高层一起吃饭,这顿饭吃得也不轻松,后来才知道这是lunch interview。几个星期后发榜,11位候选人成为首届“微软学者奖”得主,很荣幸我榜上有名。

《计算机教育》:任何人获得奖励后都会感到欣喜和感动,您当时获奖后有何感想?

周志华:去北京面试时挺兴奋和激动的,回来后得知自己当选的消息,反倒比较平静,可能是心态趋于平和的缘故。不过,得知自己有幸入选,感觉还不错。

《计算机教育》:您获奖时对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有何计划和打算,这些计划是否一一实现?

周志华:博士生其实“学习”的成分不多,主要是做研究。如果要说“学习”的话,那就是学习“做研究”。我做研究没什么特别的计划,主要是凭兴趣。

《计算机教育》:在获得“微软学者奖”后,您都获得了哪些宝贵的机会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周志华:首届“微软学者”的奖励除了奖学金之外,还包括每年一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资助――当然前提是有论文被录用。在我做学生的时候,国家对科研的资助远不如现在,和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也相当少,教授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都很少,研究生能有机会参加国际会议简直是天方夜谭。而参加国际会议对计算机学科来说恰恰非常重要。因为计算机学科发展很快,很多最新成果都是先在会议上发表出来,而期刊审稿周期很长,虽然论文系统性、完整性比较好,但时间滞后。因此参加学术会议就成为了解国际研究最新动向的首选。所以当得知获奖消息时我就在想,一定要把握住出国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大多数获奖者只用了一次资助机会,因为有的在获奖时已经是博士生最后一年了,还有的在获奖后第一年没来得及投出去论文。而我比较“赚”,从微软研究院得到两次参加国际会议的资助。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对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帮助,让我有机会能够了解到国外的学者在做些什么,自己的眼界开阔了,见识增长了,研究的信心也有很大提高。

在获奖的当年,我在暑假期间到研究院做了两个月的访问生。去微软研究院之前,我在学校一直研究机器学习,到微软后我开始接触人脸识别领域,直到现在,这方面的研究仍是我很感兴趣的内容之一。除了导师张宏江博士,我在研究院还接触到很多其他的研究员,他们都是很优秀的学者,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另外,当时大概有二十来位访问学生,大多是“微软学者奖”得主或候选人,大家在一起学习和交流,确实感觉到相互促进。另外,在微软研究院做访问学生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经常参加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的报告会。做计算机科学研究,多听报告很重要,报告听得多了,与别人的对话多了,就会产生思维的碰撞和研究的灵感,不仅可以知道别人都在做什么,还可以受启发研究一些新问题,有时候甚至可以借助其他领域的技术来解决当前考虑的问题。

《计算机教育》:您认为在微软获得的这份奖励和这些机会对您个人自身的发展和成长有何帮助和作用?

周志华:一个方面是刚刚谈到的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如果没有“微软学者奖”的支持,我在博士生期间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去参加国际会议。即使我留校任教以后,开始的几年我每年也只能向一个顶级会议投稿,因为手里的经费只够每年出国一次。

另外一个很大的帮助是对国际文献的获取。我记得很清楚,1997年我念研究生的时候,国内很难看到最新的国际文献,在学校能找到的最新一本国外文献还是1995年的IEEE Transaction,而最新的会议文集就更看不到了。一般来说,1995年期刊上发表的工作大概是1993年甚至之前就做完的,这就是说,我们看到的资料是别人已经做完了4、5年的成果,这后面的若干年别人在做什么,我们只能靠“猜”。所以当时要想做一些和国际接轨的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到微软研究院做访问学生后,我发现微软有非常好的数字图书馆,能访问到最新的文献。当时不少访问学生每天晚上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把感兴趣的文献下载下来。到访问结束回学校的时候,我带回去若干张装满文献的光盘,事实上这就是后面一、两年里我最重要的“食粮”了。

还有一方面是信心的提高。博士毕业时微软研究院邀我去工作,当时进微软研究院是众多计算机专业博士生的梦想,虽然我因为系里的挽留选择了留下来,但是从微软研究院得到的肯定使我更有信心能在国内做出好的工作。

总的来说,获得“微软学者奖”后,在参加国际会议、获取资源、增强信心这些方面都从微软研究院得到了帮助。今天回头看,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微软研究院的影响相当大,我衷心感谢他们对我的鼓励和支持。

《计算机教育》:我们知道,随着您个人的发展和在学术研究领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在人才培养方面您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您培养的学生也相继获得了“微软学者奖学金”。您能谈谈您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吗?

周志华:我现在已经指导了5位博士生,毕业1位,在校4位,他们中有4位获得了“微软学者奖学金”,对此我很高兴,甚至比自己得奖还高兴。不过在指导学生方面,其实我还不太有经验,还在不断学习如何指导学生。希望能有更多的学生成为“微软学者”。

《计算机教育》:我们知道,您在2006年又获得了第一届“微软青年教授奖”,您能否谈谈自己对这两个奖项的看法?

周志华:“微软学者”现在已经有很高的声誉,不少人认为这是国内计算机学科博士生的最高奖。“微软青年教授奖”的主旨是支持青年教师,虽然从2006年开始到现在还没几年,但是这个奖很重要。学校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教师是相对稳定的。要创办高水平的学校,拥有高水平的教师是最重要的。以往国内对青年教师的奖励和培养相对较少,微软亚洲研究院意识到这一点,给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大力支持,这是很有远见的。

《计算机教育》:您能否说说“微软青年教授奖”对您有何帮助和作用?

周志华:最直接的就是,微软青年教授奖的经费使得我的团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国际会议,现在我的研究组每年可以向几个国际顶级会议投稿,我们被国际同行了解的速度明显比以前快得多。

《计算机教育》:您获得第一届“微软学者奖学金”到今天,整整十个年头过去了。作为一名与微软结下不解之缘的年轻学者,您有什么感受与大家分享呢?

周志华:我和微软研究院确实颇有渊源,一转眼十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和研究院一起成长吧。记得微软研究院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不少媒体大呼“狼来了”,学术界也很担心,害怕他们争夺优秀学者和学生。但是这些年下来,我们可以看到,微软研究院对国内计算机界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国内计算机界培养了人才。当年的一些“微软学者”或者访问学生现在已经是国内活跃在第一线的知名学者了。前段时间我在国外参加一个顶级国际会议,会议期间有人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在来自中国大陆的论文中,几乎总有作者“是”或者“曾是”微软研究院的“微软学者”或访问学生。

我衷心希望微软研究院今后对国内计算机界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也希望今天的“微软学者”和访问学生们成为中国计算机界未来的栋梁之才。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与发展方向探讨 下一篇:企业小组软件过程在管理学生软件开发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