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引黄灌区新疆杨扦插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

时间:2022-07-27 05:32:47

宁夏引黄灌区新疆杨扦插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

摘要 总结了宁夏引黄灌区新疆杨扦插育苗技术、造林技术、幼林抚育技术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以便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进一步提高育苗质量和造林质量。

关键词 新疆杨;扦插育苗;造林技术;宁夏引黄灌区

中图分类号 S792.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9-0182-02

1 适用范围

该文总结了宁夏引黄灌区新疆杨扦插育苗技术、造林技术、幼林抚育和主要病虫害防治,适用于宁夏引黄灌区新疆杨扦插育苗及造林。

2 育苗技术

2.1 种条采集和处理

于新疆杨芽萌动前(3月上中旬)进行新疆杨种条采集,在采穗圃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新疆杨枝条。种条采集后,应集中拉运到背阴库房或凉棚,避免日晒。当天能切断完成的种条要用草帘覆盖,洒水保湿;对于当天不能完成断条的种条要进行沙藏保存,即1层湿沙1层种条进行严埋,要经常检查湿沙水分和种条颜色,及时进行补水。

2.2 插穗的截取和催根

2.2.1 插穗截取。截取插穗应在育苗前10 d左右进行。要求插穗长度18 cm,直径0.8~1.5 cm,顶部留2个饱满芽。选取种条的中下部,不能超过种条的2/3,用锐利的断条器或修枝剪进行截取,切忌劈裂和损伤插穗韧皮部。

2.2.2 催根处理。将插穗打成捆(每捆100根),在水源方便的场所挖浸泡槽,将捆好的插穗置于浸泡槽中,压实注水,使插穗完全浸泡在水中,在浸泡过程中每天换1次水,浸泡5~7 d即可扦插[1]。

2.3 扦插

2.3.1 圃地选择。选择土层深厚、排灌便利的平地,最好选择轮作水稻的圃地作为育苗用地,地下水位以在1.5 m以下为宜。

2.3.2 整地。整地要做到深耕细作,地平土碎。整地深度在20~25cm,于冬灌前平整田地,深耕翻地,灌足冬水,次年3月下旬,旋耕耙耱,破碎土块。

2.3.3 施肥。结合整地施入基肥,施羊粪30~45 m3/hm2,以秋施为好,于冬灌前结合犁地施入,灌足冬水;化肥以春施为好,施磷酸二铵150 kg/hm2、复合肥450 kg/hm2。于扦插覆膜前,结合旋耕、耙耱整地施入[2]。

2.3.4 覆盖地膜。整地施肥后,做高度为10 cm、宽度为60~70 cm的苗床,苗床间留30 cm的步道,选择宽度为90~100 cm、厚度为0.012~0.014 cm的地膜进行覆盖,以黑色地膜为好,并将地膜压严实。

2.3.5 扦插。扦插宜在3月下旬至4月初进行,株距25 cm,行距50 cm左右,扦插密度7.50万~8.25万株/hm2。扦插时先将地膜钻开,然后插入新疆杨插穗,不得将地膜带在穗条底部插入土中,插穗入土深度以15 cm左右为宜,保证插穗露出地面3 cm左右,并有2个芽眼露出地面。

2.4 苗期管理

2.4.1 水分管理。当天扦插当天浇水。灌水采用“头水赶、二水撵”的办法,即最好在7~10 d内连续灌水2次。苗木生长期内要适时灌水,幼苗发根蹲苗期少灌,生长期多灌,追肥后及时灌。一般每月灌水1次,7月底后控制灌水,封冻前灌足冬水。

2.4.2 土壤管理。及时进行除草,清除插穗周围以及步道的杂草,并封严地膜洞口,全年除草2~4次。

2.4.3 抹芽。于5月下旬,在苗木发芽生长到15 cm左右时进行抹芽,只留1个芽。生长至30 cm时,再进行1次抹芽定苗,二年生苗木,应根据情况,适时进行修剪[3]。

2.4.4 追肥。于6月上旬至7月中旬分2次进行,选择速效化肥,在苗木生长初期(6月上旬)追施尿素225 kg/hm2,中期(7月中旬)追施尿素375 kg/hm2,追肥方法以沟施为宜,追肥前要清除杂草,追肥后要及时灌水。

2.5 苗木出圃

2.5.1 起苗。苗木出圃时,要达到苗根完整,起苗深度要超过30 cm。秋季出苗前要灌起苗水,在起苗前7~8 d比较适宜;春季出苗时,要等圃地冻土融化30 cm以上时起苗比较适宜。

2.5.2 分级。严格按照《宁夏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中苗木质量等级要求执行,将苗木分级后以10株或20株绑成1捆,以备装车运输或假植,苗木规格标准如表1所示。

2.5.3 假植。对于不能及时拉运的苗木要进行假植,要选择背阴、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假植沟,沟深、沟宽各为30~50 cm,长度根据苗木的多少而定。假植时将苗木成捆排列在沟内,用湿土覆盖根系和苗茎下部,土壤中不能夹杂草、落叶等杂物,覆盖后要踩实。

2.5.4 出圃。出圃前要进行苗木检疫,检疫合格后,严格按照“三证一签”要求执行,出圃时要做到随挖随运。

3 造林技术

3.1 造林地选择

选择土壤有效层厚度在1 m以上、地下水位在1.5 m以下的土地。

3.2 整地

在平坦的地方成片造林宜全面翻耕整地,沟渠路旁造林宜采用沟带状整地,缓坡地宜采用反坡梯田整地,四旁零星植树宜采用大坑穴整地。

3.3 造林密度

应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完整、无机械损伤的Ⅱ级以上的苗木。新疆杨纯林初植密度以株行距2 m×3 m为宜,农田防护林以株距2~4 m为宜。

3.4 造林季节

春、秋两季均可造林,春季造林于土壤解冻后新疆杨发叶前实施,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秋季造林应在树木开始落叶后进入休眠前实施,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

3.5 造林前准备

造林时要对造林苗木进行截干,截干高度一般为2.5~3.0 m,并用油漆封顶。根据苗木情况,挖规格为60~80 cm见方的栽植穴,栽植前要将苗根浸泡2~3 d。

3.6 混交造林

3.6.1 乔灌型混交。以紫穗槐混交造林为主,杨树株行距为3 m×4 m,在杨树行间栽植紫穗槐,株行距(0.5~1.0)m×1.0 m,形成乔灌混交群落,抑制杂草。

3.6.2 乔木混交型。可与刺槐、臭椿、白蜡、沙枣等混交造林,采用行间混交为好,株行距以2 m×3 m为宜。

4 幼林抚育

4.1 松土除草

造林后的前3年应进行松土除草,每年2~3次。可实行林粮间作,造林后1~3年内可在幼林行间进行林粮间作,种植豆类、小麦等矮秆作物。

4.2 肥水管理

施肥分基肥和追肥,基肥在栽树时施入穴中,株施有机肥5~10 kg或过磷酸钙250 g,将所施肥料与熟土掺匀,回填于30~60 cm的根系活动层内;追肥在生长季节进行,以氮肥为主,在树冠边缘下开挖施肥沟,株施尿素250 g,施肥后应及时浇水,中耕除草。壤土地每年应灌水3~4次,沙土地每年应灌水7~8次[4]。

4.3 整形与修枝

造林当年不修枝,3~4年之内只修去与树头并生的竞争枝,4~5年修枝到树高1/3处,6年以后修枝到树高的1/2~2/3处,随着树木生长还要逐年修枝,直到8 m以下通直无枝。修枝以春、秋2季为宜,要做到伤口平滑不留桩,避免撕裂树皮。

5 主要病虫害防治

5.1 毛白杨锈病

一是初春展叶期及时摘除病芽。二是及时清除苗圃地或幼林中的落叶并烧毁,减少病原菌。三是苗圃地减少氮肥用量,防治苗木徒长,提高苗木自身抗病力。四是改善苗圃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苗圃的湿度。五是药剂防治。可选用粉锈宁800倍液、十三吗啉800倍液、戊唑醇600倍液等,注意提早预防。

5.2 光肩星天牛

一是加强检疫。在引进或输出苗木时,严格检疫,杜绝虫源。二是采取营林措施。采取多树种配置模式营造混交林,林带中间隔栽植合作杨、箭杆杨作饵木。三是砸(削)卵。6月下旬至8月下旬,在天牛卵期或低龄幼虫期用小锤锤击刻槽,砸死卵和初孵幼虫,或用锋利刀具削除刻槽,杀灭卵或初孵幼虫。四是人工捕杀。成虫期羽化期进行人工捕杀成虫。五是药剂防治。①灭杀成虫。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采用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液(绿色威雷)300~400倍液或绿色威雷300倍液+高渗苯氧威液1 000倍液或触破胶囊1 000倍液+高渗苯氧威1 000倍液,均匀喷洒在树干及主枝上。②插毒签。幼虫蛀入木质部后,可于天牛幼虫活动危害期在虫道插入专用毒签进行防治。

5.3 青杨天牛

一是加强检疫。在引进或输出苗木时,严格检疫,杜绝虫源。二是人工防治。及时剪除虫瘿和带虫的枝干,并烧毁。三是药剂防治:成虫羽化盛期,采用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液(绿色威雷)300~400倍液。

5.4 杨梢叶甲

一是人工防治。5月上旬化蛹盛期进行中耕,破坏化蛹场所。二是药剂防治。①5月中旬至6月上旬成虫危害盛期,在林内放烟雾剂熏杀,或用敌杀死2 5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2 000倍液、苯氧威1 500倍液喷洒树冠,杀死取食的成虫;②虫口密度较大时,可在3月中旬或7月上旬、11月上旬,结合灌水,施入辛硫磷乳油或者辛硫磷缓释颗粒15~30 kg/hm2,杀灭地下幼虫。

5.5 大青叶蝉

一是在成虫产卵前将树干涂白。二是发现受害枝条及时剪除、销毁。三是药剂防治。可选用20%杀灭菊酯乳油1 5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防治。

6 参考文献

[1] 曹枫叶,薛利忠.新疆杨覆膜扦插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2006(9):47-48.

[2] 兰喜红,杨玉涛.新疆杨地膜扦插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7):202.

[3] 杨艳霞,何丙财.新疆杨扦插育苗和造林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13(4):112-113.

[4] 李新志,谢应吉,苟巧萍,等.新疆杨在宁夏引黄灌区秋季造林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174.

上一篇:我国花卉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下一篇:地被植物在湿地景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