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地区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

时间:2022-03-05 04:57:18

江淮地区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

摘要 从适期播栽、旱育壮秧、合理移栽、配方施肥等方面对其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以供广大农技人员参考。

关键词 超级稻;配套栽培;江淮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9-0037-01

超级稻品种是指采用理想株型塑造与杂种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等途径育成的产量潜力大、配套超高产栽培技术后比现有水稻品种在产量上有大幅提高,并兼顾品质与抗性的水稻新品种。只有农业部认定,对达到各项指标的品种确认为超级稻品种。截至到2012年,农业部共确认超级稻品种有96个。其中安徽省自育品种新两优6号、丰两优4号、丰两优香1号和徽两优6号4个品种。

目前安徽省主推的超级稻品种,百亩方平均产量:一季稻11 700 kg/hm2,双季早稻8 250 kg/hm2,双季晚稻9 900 kg/hm2以上。大面积生产一季稻10 500 kg/hm2、双季稻1 500 kg/hm2以上。在栽培上应根据高产、大穗型品种等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策略,即为高产形成创造优良的生长发育条件[1]。提高单位面积的总颖花量,提高根系活力,防早衰、防倒伏,提高结实率和籽粒的充实度。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如抗病性、抗倒伏、需肥特点等,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1 适期播栽

江淮地区单季稻5月上旬播种,6月上中旬移栽,8月中下旬抽穗;沿江早稻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4月下旬移栽;双晚6月中旬播种,7月中下旬移栽,9月20日前抽穗。

2 旱育壮秧

培育壮苗是超级稻取得高产的前提,秧苗素质应具有根系旺,苗茎部粗扁,叶绿,均匀整齐[2]。壮秧标准:秧龄30~35 d,叶龄5.5~6.5叶,苗高15~20 cm,秧龄宜短不宜长,叶蘖基本同伸,根系短、白、粗、多。主要技术措施:一是提高种子质量和播种质量,确保成苗率高和秧苗素质好[3];二是控制播种量和用种量,精量播种是争取低位分蘖和成穗的关键,充分发挥好大穗组合,从而提高水稻的穗粒数;三是培育肥床,达到疏松和肥沃土壤,秧田要做到深耕、细耙、精;适度稀播、秧大田比1∶[20(中、晚稻)~30(早稻)]。坚持旱育,适时化控;移栽前3 d追送嫁肥,控制住秧田病虫害,做到带肥带药带土移栽到大田。

3 合理移栽

实行宽行窄株,确定合理密度,力争浅插,提高栽插质量。移栽方式以拉绳手插秧为最佳,其次为机插秧或抛栽。单季稻行距27~30 cm,株距13~17 cm,栽22.5万~25.5万穴/hm2。机插秧可按照13 cm×30 cm规格插秧,插25.5万穴/hm2。双季稻苗插27万~30万穴/hm2。采用精确技术确定合理的基本苗,采用抛秧栽培时,看抛秧期、苗质、土肥等决定基本苗,一般为25~27穴/m2,做到“大苗防稀,小苗防密”[4],最好在晴天下午抛秧,在2~3 d内无大风大雨天气。

4 配方施肥

4.1 施肥时期

基肥中有机肥在耕前施下,化肥在耕后整地前施下,分蘖肥在栽后3~5 d施下;小苗机插的促蘖肥分2次施用,第1次整地后施耖口肥,第2次在栽后5~7 d。单季稻穗粒肥中促花肥在第1节间拔节后、抽穗前25 d左右施下,保花肥在抽穗前15 d左右施下。双季早晚穗肥的施用时期相应提前。

4.2 施肥方法

氮肥基蘖肥与穗粒肥的比例,单季籼稻为7∶3,粳稻为6∶4,其中,基蘖肥中的基肥与分蘖肥氮的比例为7∶3(或者8∶2)。穗粒肥,杂交籼稻以保花肥为主,粳稻以促花肥为主。磷肥一般全部作基肥施用。钾肥的基肥与穗粒肥比例为5∶5。双季早稻氮肥、分蘖肥、穗粒肥的比例为5∶3∶2,磷钾肥全部基施。

5 科学水浆管理

全生育期采取浅―湿―干间歇灌溉技术,适度提前烤田控制高峰苗,防止后期断水过早。一般返青期浅水,分蘖前期浅水湿润交替;全田总茎蘖苗数达到预期穗数80%~90%时开始露田,至拔节初期以干为主,根据天气情况可分次搁田控苗,历时25 d。将杂交中籼最高茎蘖苗控制在375万株/hm2左右,成穗数270万穗/hm2左右。常规中粳稻最高茎蘖苗控制在435万株/hm2左右,成穗数330万穗/hm2左右。二次枝梗分化期至抽穗开花期以浅水湿润交替为主,不能受旱。灌浆至成熟干湿交替,养根保叶,活熟到老,收获前7 d断水。双季稻品种生育期短,品种多为穗粒兼顾型,需根据品种生育特性和产量结构进行管水。

6 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根据病虫发生规律,重点抓住水稻秧田期和大田破口期2个关键阶段,达到护益、控害、节本、增效的目的。播种至秧田期重点防治病虫害,包括恶苗病、苗稻瘟、干尖线虫病、灰飞虱、一代螟虫等,抓好种子处理环节。选用适宜药剂浸种,在移栽前3~5 d用药防治灰飞虱。破口期前后:重点防治穗颈瘟、稻曲病、螟虫、稻纵卷叶螟虫、稻飞虱等穗期病虫害。杂草防治:大田杂草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应于移栽后5~7 d,活棵后进行,并保持浅水层5~7 d。

7 参考文献

[1] 周世其,杨惠成,孔令娟,等.水稻生产技术[C]//新型农民培训系列教材.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 贺亮,史勇敢.宣城地区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23):50-51.

[3] 陶秋文.超级稻高主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38-39.

[4] 戚士章,戚士胜,张建群,等.江淮单季稻区超级稻无盘抛秧技术规程[J].现代农业科技,2006(8):112-113.

上一篇:20%阿维·杀单微乳剂防治菜豆斑潜蝇药效研究 下一篇:绿肥掩青对烤烟土壤及烟叶致香成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