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

时间:2022-07-27 04:49:26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

〔摘要〕本文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有理有据,值得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 贯彻 新课程理念

语文学科着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汉语的能力,切实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础训练,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课改实践,我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新的认识,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师生双方在教学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师在课堂上努力营造融洽的氛围,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学生树立了自信心。

2、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克服了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在关注知识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在课堂教学上,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探究问题,形成能力,完善人格。

由于新课改在我县刚刚开始,不可避免的还存在一些问题:

1、有些教师还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滔滔不绝地讲述。

2、有些教师“矫枉过正”,强调“合作学习”,缺乏引领,放任自流,导致无效合作。

3、部分教师对三维教学目标把握不准,对教材理解不到位,教学存在随意性。为进一步贯彻新课程理念,根据《全日制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1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对教学进行科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的设定。原则:要以《汉语课程标准》为依据,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水平。要体现全面性、整体性,要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要求:①要注意整体性。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整体把握三维目标,重在素质提高,而知识传授是实现素质目标的基本条件。②要有层次性。体现出课程标准对学生汉语学习的不同层次要求,让学生说出、背诵、复述、朗读、写出。③制定目标要明确、具体,具有操作性。

1.2 教材的分析与处理。①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要符合小学学习语言的要求.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②了解教材编写意图及本单元、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听力训练、说话训练、口语交际”等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创新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素养。

1.3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以利于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2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实施课堂教学

2.1 注重三维目标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体现三维目标的落实,切忌把三者割裂开来。教师应努力实现在“知识与能力”上突出知识的基础性,培养学科能力;在“过程与方法”上注重学生主体参与,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应在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度的道德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2.2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要体现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活动,主动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适时适度进行组织、引导、启发、点拨,开发学生的潜能。

2.3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还要把学生的学法设计放在一个突出位置。要立足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要,传授一些学习汉语的方法,如怎样查字典,怎样记汉字,怎样读课文等,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学法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3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评价和反思

3.1 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把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相结合,把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要注意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时间随机化,评价结果动态化,要把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有机结合起来,要注意评价的激励性。

3.2 反思。反思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反思本课的闪光之处,反思教与学的不足之处,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解决办法,为今后教学积累经验。具体可以反思:①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听、说、读、写等能力形成情况;②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激发起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如何;③教的要求是否明确,教的方法是否得当,教的语言是否精练,教的过程是否因材施教;④对教材的使用是否妥当,对教材中新旧知识的联系是否自然。

参考文献

[1]田阔主编教苑新论[J].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12

[2]李有主编.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录[J].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3,12.

[3]张忠主编.当代教育研究宝库[J].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14,6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下一篇:谈在新课标背景下有效实施高中数学教学的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