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牛饲养管理措施分析

时间:2022-07-27 03:14:53

育肥牛饲养管理措施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农业方面发展的也越来越快。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牛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进而养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产业的快速致富。因此,不断的分析与研究育肥牛的饲养管理方法可加速管理方法的科学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饲养产业的效益。而如何进一步的提高肉牛产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如何加快其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是当下养牛户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就针对育肥牛饲养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育肥牛;饲养管理;措施分析

随着人们对于牛肉需求量的增加,因此要想增加肥牛饲养者自身的经济收入,我们不仅需要注重肥牛品种的选择,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注重肥牛的饲养和管理方法。通过提高饲养肥牛方法的规范性以及科学性,进而能够饲养出更优质的肥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肉牛产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不断的分析与研究育肥牛饲养管理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1 育肥牛的选择

在对肥牛进行有效的饲养管理时,对于肥牛品种合理性选择是提高育肥牛管理科学性的首要途径。下面,就针对育肥牛的选择进行分析与讨论。

对于肥牛的选择,多从品种的选择、年龄的选择、体重的选择以及肥牛的外貌特征这几个方面进行合理选择。育肥牛的品种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包括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利木赞牛等多样品种。根据最近的科学调查显示以及消费者对于牛肉的选择意向,选择育肥牛的标准多为选择一些肉质质感较好的肥牛,进而满足消费者对于牛肉的需求,从而提高养牛户经济效益。例如,西门塔牛,其肉质质感较好,且肥牛的品种口味较为鲜美,四肢较为健壮。因此,西门塔牛是饲养人员饲养肥牛的最佳品种选择。

2 影响肉牛育肥的因素

肉牛质感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饲养产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不断的分析与研究影响肉牛育肥的因素可帮助提高经济效益。下面,就针对影响肉牛育肥的因素进行分析与讨论。

肥牛在8个月龄前,生长速度较为迅速,但是当到了2周岁时,生长速度就会明显变慢,且到5周岁其生长发育速度开始停止。因此,牛的最佳屠宰年龄为1到2岁,且最好不要超过两岁。此外,牛的性别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的育肥效果,进而当我们在选择肥牛时,尽量选择生长速度较快的公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育肥的效果。

3 育肥前的准备

做好育肥前的准备,可有效的提高养育肥牛过程中的管理力度,使其管理模式与方法变得更加规范性与科学性。因此做好育肥前的准备对于提高育肥的管理力度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针对育肥前的准备进行分析与讨论。

在育肥前,我们应对牛舍做出合理的选择,应选择具有隔热、保暖性能好的建筑材料来构建牛舍。此外,在牛舍外还要建立一定的拴牛拴,保证可以让生牛在户外进行活动以此来方便他们的采光,进而促进肥牛的生长发育。在牛进入牛舍前还要对牛舍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但当牛进入牛舍后,我们还需对牛进行药物喷洒以此来进行消毒,每隔三分钟进行以此消毒,待三分钟之后再用一定剂量的蠕虫剂或一定剂量的敌百虫对牛体的表面进行擦拭。当牛进入牛舍时,还要定期的对牛进行布氏杆菌、门蹄疫苗的注射,一旦发现情况应及时的做出处理。此外,育肥牛的过程中还要对牛进行短缰绳的栓系,以此来限制牛的活动范围,从而避免肥牛出现趴卧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育肥牛的管理模式以及经济效益。

4 育肥牛的饲养方式

合理科学的饲养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肥牛的生产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肥牛产业的经济效益。下面,就针对育肥牛的饲养方式进行分析与讨论。

4.1 饲养方式

4.1.1 散放圈养

散放圈养是对幼龄肥牛养育的最佳方式。饲养员在饲养时,可将同处于幼龄时期的肥牛进行一起圈养,也可将月龄相近或是体重相似的幼龄肥牛编为一组进行圈养,通过让幼龄的肥牛每天进行适当的活动,来提高幼龄肥牛的生长速度。圈养的肥牛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幼龄肥牛发挥其自身的增重能力,从而在进食时,幼年的肥牛就会对食物表现出更加强烈的欲望,从而提高幼龄肥牛的生长速率。

4.1.2 栓系饲养

当幼龄的肥牛生长到一定年龄后,就需对其采取栓系饲养的方式,通过对肥牛的拴养,可有效的控制肥牛的体重以及肥牛摄取事物的数量。当对肥牛进行拴养饲养时,我们应对每头肥牛进行编号,根据每头肥牛的进食量,来给予肥牛相同数量的事物,从而可有利于照顾单独的肥牛个体以及有利于对其进行疾病检测。

4.2 适应期的饲养管理

4.2.1 饮水

饮水问题是影响肥牛质量的主要问题。因此,人工饲养时对肥牛的饮水要有一定的规定和掌握,不能过多的给肥牛饮水,从而避免造成肥牛的过度暴饮。其中对肥牛最为关键的补水点是,当肥牛经过较远的运输时,对肥牛进行一定的饮水补充,可帮助肥牛解决缺水问题。此外,在肥牛的饮用水中添加一定的人工盐,可帮助补充肥牛体内散失的水分。

4.2.2 饲喂优质干草

由于干草是肥牛食用的最直接的事物,因此,我们应有选择的对肥牛进行干草的喂养。当对肥牛进行干草喂养时,一般选择在肥牛饮水之后,并且喂养肥牛干草的用量要适度,且每一次的饲喂量要不尽相同,要根据肥牛的日均食用量来合理选择肥牛的干草数量,从而保证肥牛事物用量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

4.2.3 混合精料的饲喂

为了增加肥牛的体力以及免疫力。因此,在对肥牛进行干草喂养时,还应有选择的进行混合精料的饲喂。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饲料喂养时,需要先饲喂粗饲料再饲喂混合精料,且饲喂精料的数量不能太大。通过粗饲料育混合精料的混合,可有效的提高对肥牛的饲喂质量。

4.3 育肥期的饲养管理

4.3.1 饲喂方法

饲喂方法在肥牛的养殖中也占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加强对饲喂方法的有效管理。在饲喂肥牛时,应当设置一定的饲喂时间和饲喂次数,进而保证肥牛的生长速率。

4.3.2 管理方法

在对肥牛的养殖过程中,管理人员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应合理的选择管理人员。具有一定养殖规模的养殖户需要制定一定的工作人员来进行肥牛的饲养,规定一定的饲养人数,还应根据肥牛的不同品种来指定不同的饲料种类。此外,一定的饮水和饮食时间以及管理日程也是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4.4 出栏规定

4.4.1 采食量规定

饲喂肥牛的最终目的就是肥牛的出栏问题。而在通常的情况下,养殖户应将采食量为正常采食量的三分之一或是更少的肥牛作为出栏的目标。此外,在出栏时,还应以干物质作为计算单位。

4.4.2 根据肉牛几个部位脂肪沉积程度来判定

肉牛部位脂肪的沉积程度,也是判断肉牛是否做为最佳的出栏时期的一种办法。当肥牛过了一定的生长期,肉牛就会停止个体体积的生长,在多数情况下,其就会转变为脂肪的生长。而此时就是肥牛出栏的最佳时期。

4.4.3 利用肥育度指数来判定

我们也可以利用计算肥育度指数的方法来判断肥牛的最佳出栏时期。此时,我们可以运用活牛的体重和身高的比例来进行肥育度的计算。肥牛度的指数越大,就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肉牛的肥育度越好,因此,此时就是肥牛最佳的出栏时期。

5 总结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肥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因此,不断地分析与研究育肥牛的管理措施可有效的提高肥牛的质量以及提高肥牛产业的经济效益。首先,我们应合理的选择肥牛,此外还应分析影响肥牛育肥的因素,根据其影响因素,来做好育肥前的准备,从而制定合理的饲养方式,通过分析饲养方式、适应期的饲养管理、育肥期的饲养管理、出栏规定等方面,来加强对肥牛的养育管理,从而提高肥牛的质量,以及提高肥牛产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阿孜古力・热合曼.育肥牛饲养管理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4,(13):73-73.

[2]马长华.育肥牛的饲养管理要点[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8):47.

[3]张凤茹.优质育肥牛的饲养管理[J].养殖技术顾问,2013,(1):17.

(作者单位:030027山西省畜牧遗传育种中心)

上一篇:论农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一篇:浅谈天麻高产的栽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