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者一起来“说”故事

时间:2022-07-27 02:30:27

让读者一起来“说”故事

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数字媒体,读者评论往往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借助Facebook等社交网络平台建立公共讨论区,抑或是像Gawker网站一样为读者和作者搭建一个对话平台,媒体所采取的处理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当新的网络交流平台Branch 和Medium出现时,《纽约时报》按捺不住了,它也开始尝试新的方式——让读者参与故事。

近期,《纽约时报》对其评论系统进行了调整,新型的评论机制鼓励更多优秀的读者参与到“说”故事当中。比如在有关柑橘种植产业和转基因食物的专题中,文章作者选出他们认为不错的评论,放在专门设立的“读者观点”标题下。这种做法有点类似于在文章旁边注明引文的出处。不过不是所有的评论都能出现,只有被作者选中的观点才能被。

注重评论的价值

《纽约时报》互动新闻副主编马克·拉瓦雷(Marc Lavallee)表示,报纸正试图寻找新的渠道,以便让评论对读者更加受用。他认为这次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探寻一种新方式,以鼓励读者发表更有思想性的评论而不只是在网络上相互攻击谩骂。

马克·拉瓦雷还补充说:“我们之所以想要强调那些见解深刻的观点,也是为那些不大涉足评论的读者服务。我们认为这会给那些发表评论的人一个信号:如果你愿意在我们网站上花5分钟、10分钟或15分钟来参与讨论,你所贡献的观点不仅会得到我们的重视,还可以让其他的读者从中获益。”

其实,对于《纽约时报》而言,这种尝试已然不是第一次。2011年,该报曾实施了一项新措施,赋予“受信任评论者”特定的权限。“受信任评论者”是指一定时间段内评论持续获得通过的读者,他们以后的评论可以直接公布,而不需要编辑事先审核。今年三月,在报道新教皇“登基”时该报也尝试过一种新的评论形式。它在文章结尾提出问题,并将回答字数限制在100字以内(正常回复字数上限是800字),其他读者可以通过上面设定的三个问题,筛选阅读不同阵营读者的评论观点。不过,这样的设置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太可能被作为基本功能而广泛推广。

当今的互联网浅层次讨论泛滥,无用的跟帖和非理性的谩骂对其他来访者毫无意义,也不能取得任何实质的讨论效果。而时下的网媒评论系统确实还有很多缺陷,评论的地位普遍偏低,高质量的讨论难以展开,精华评论利用率不足。除了《纽约时报》,不少媒体也曾试图做过尝试,如 BBC 评论区的 Editors’Picks,通过编辑的过滤引导来提升评论的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无意义的灌水。不过,其中是否也会涉及到编辑选择时的偏向性问题,这点需要《纽约时报》考虑和借鉴,因为其现在所进行的评论体系也会遇到这个问题。

不过,《纽约时报》所选择的“高端路线”正预示着互联网内容体系的一种改变。此前,Twitter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和比兹·斯通(Biz Stone)推出的Medium也是对内容发行的一种全新尝试。

埃文·威廉姆斯这样阐述 Medium 的理念:得益于大量新服务(如 Blogger、Twitter、Facebook、Tumblr 等)的出现,用户分享信息的门槛得到了极大的降低,然而在提升内容质量方面,却鲜有进展。此外,虽然现在一个用户就可以成为一个媒体渠道,但多人协作无疑同样有其优势所在。实际上,互联网依然在模仿传统的内容发行模式,同时在版面、设计、消费体验上却还不及传统渠道。

模糊读者和作者的界线

另一个试图改变网络交流模式的例子是网络交流平台Branch的推出。Branch投资方之一是Obvious公司,这家公司由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和比兹·斯通(Biz Stone)共同成立。

TechCrunch著名作者MG Siegler提到,目前的博客平台在评论方面运行糟糕,而像Twitter这样的快速传播方式对文章内容的传达并不怎么好。但是Branch将很有可能改变这一切。

比兹·斯通如此评价Branch:“它起源于圆桌会议,我们希望这样一个平台能够成为高品质的公共讨论平台。被邀请参与解决问题的人将是知识渊博的高端人才。Branch就是希望在网页上建立一个新的对话平台——我们已经习惯于在线阅读,但我们还没能改变我们在网络上一直独自思考的现状,Branch就是为此诞生的。”

谈到建立Branch的初衷时,创立者乔什·米勒(Josh Miller)指出这一平台其实是为了鼓励高质量的讨论,让网站编辑或者博主选择谁来参与讨论,而不是现在的那种一味追求人数的低门槛交流。他还谈到,现在Branch在传统新闻机构中很受欢迎,因为它能够围绕某个话题展开更加集中有效的讨论。

“Branch将集中于参与者之间的互动,而非参与者与围观者。目前的各种平台都围绕平台自身的垄断地位而转,而内容反而成为次要的东西。相反,Branch将一切围绕内容而转,它需要呈现的是独到的、有趣的观点,这将与目前的新闻和社交空间完全不一样。”

可以说,互联网让读者和作者的界线越来越模糊,美国商业博客网站Gawker创始人尼克·丹顿(Nick Denton)更是让双方的身份进一步模糊。他为所有Gawker网站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讨论平台——Kinja。Gawker网站注册用户如果想发表评论可以创建一个自己的博客,他们可以改标题,对网站内的故事重新编辑,并发表在Kinja博客中。就像尼克·丹顿所说的,“出版活动其实就应该在作者和他们最聪明的读者之中建立一种合作。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两者的区分是毫无意义的”。

尼克·丹顿指出这一评论机制建立在充分尊重读者的原则上,读者反驳意见会放到显著的位置上。他希望藉此颠覆在线新闻业的运作,希望能重视评论、重视讨论的过程,并将其置于同文章同等的地位。因为他认为每个评论者都是编辑,都是网站的创造者。

媒体理论家丹·吉尔默(Dan Gillmor)在他的《我们媒体》(We The Media)一书中已经谈到关于互联网如何消除记者和读者的界线的问题。他认为,这一界线已存在了十多年,媒体也一直为此困扰。如何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同时还能让正确的声音不被无意义的讨论所淹没,这是让众多媒体困惑的问题。

作为互联网的产物,评论机制让读者不再单纯是内容的浏览者,他们也成为了故事的叙述者。评论不再只是某篇文章的附属品,读者与作者间讨论所产生的思想火花才是文章的延伸。弱化作者和读者身份感,强调内容,注重交流与思考,这是不少媒体正在做的尝试。

上一篇:看不到的变化 下一篇:欢声笑语乐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