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糊涂艺术”

时间:2022-07-27 02:06:07

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糊涂艺术”

【关键词】 班主任;师生关系;敏感问题;

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24―0040―01

现在的中学生,思想动向复杂,主体和自我表现意识很强,且具有鲜明的个性。一个班级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心理承受能力、情感及意愿等方面也各不相同。班主任面对这些有思想、有个性、自尊心强,平等意识强的学生,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如果事事想追究明白,是很难给学生以明确的评判的。对于那些具有模糊性、随意性的实际问题,应该如何去做,才能避免陷入繁杂琐碎的事务中,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更好地发展个性呢。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需要“糊涂艺术”

新型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体现为师生在相互尊重、合作、理解、信任的氛围中,教师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学生全面发展自已,获得成就感、生命价值观体验和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促进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些班主任经常有意无意地侵犯学生的权力和自由,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如果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糊涂”一下,弱化教师身份,与学生平等相待,力求拉近师生的距离,主动与学生协商、沟通,建立起友好融洽、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一种温和协调的情感氛围,使学生感受到自主的尊严和成长的愉悦,倍感老师的亲切,就会把老师当为值得信赖的人,自然会“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锁。当有时师生发生矛盾时,要反复思考自己有无处理不当的地方。如果有,应及时向学生道歉,这样不但不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反而会让学生感到老师的真诚。若因为我们的过错而使学生受到了委屈,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甚至在学生心中留下深深的阴影。反之,既便真正是学生的过错,我们也应该大度些,等矛盾平息后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相信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解答学生争议离不开“糊涂艺术”

中学生头脑灵活,思维活跃,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往往为一些小小的问题会争得不可开交,常常要找老师做出评判。面对如此情况,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人格,把握好凡是学生通过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应想方设法给学生创设发挥才能的机会,千万不能忙于对学生的不同见解下简单的结论,不妨“糊涂”一下,可以用弹性大,外延宽泛的模糊语言提示学生,“糊涂”有效地转移了因争议引发的不良情绪,点燃了学生思维的导火索,引起学生智力和才能的萌发,接着我们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豁然开朗,有效解决了争议,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和成功感。

三、处理敏感问题少不了“糊涂艺术”

雾里看花的效果是最好的。中学生正值花季,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小秘密、小隐私,尤其是男女同学交往这样非常敏感的事。对于这种事情,家长往往会不断给学生施加压力,班主任也会谆谆教诲,把本来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弄得别别扭扭,学生若采取过激的行为,则会把事情弄糟了。遇到这种情况,班主任不妨“糊涂”一回,不要训斥学生,理解学生的感受,多给学生一些关心和帮助,寻找适当的时机委婉地旁敲侧击,点到为止。这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让学生明白老师的提醒和关注,他们肯定会去思考、去权衡,把精力放在学习中,在“糊里糊涂”中把棘手的问题解决了,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良好教育效果。

四、转化学生缺不了“糊涂艺术”

学生都有自尊心,过分严格要求,极易激化矛盾,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班主任对经常犯错的学生的缺点应抱着“糊涂”的态度,讲究点糊涂艺术,不要一看见调皮的、成绩差的学生气就不打一处来,不要把学生的不足在全班抖露。对学生的缺点模糊一下,弱化一下,宽容一下,这是转化学生,化解矛盾,营造和谐气氛的有效方法。

对于思想认识水平较低的学生,允许其犯小错误,班主任在纠正学生的错误中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开启他们纷繁复杂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的热情,给予他们进行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必要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制力与责任心。

在批评他们时要迂回教育,避免直接交锋,引导犯错误的学生消化、理解、醒悟,使他们心中拥有一杆明断是非、权衡善恶的天平,从而改正错误,达到批评的目的。对于学生的过失,必要的指责不可缺少,但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学生,更是一种人格的涵养。好学生是宽容出来的,班主任应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在时时事事中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寻找时机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表现自己,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改变他们在老师和同学中的形象。

上一篇:基于NAT技术实现共享上网的研究 下一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