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职普教育融通

时间:2022-07-27 01:42:12

促进职普教育融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二五”期间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稳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进一步提出,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对此,车秀兰代表认为,实现这些目标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建立起“职普融通”、衔接顺畅、适应终身教育理念和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车秀兰代表说,近年来频繁的“用工荒”现象表明,我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仍严重不足。其中既有总量性不足因素,也有结构性不足因素,其中,就业能力与岗位需求不相匹配引发的结构性不足问题更为严峻。

车秀兰代表认为,导致结构性不足的原因是综合性的。首先是我国基础教育采取升学教育模式,大多服务于中考,现有教育教学内容中与中考相关的科目是主科,与中考无关的科目则往往被忽视,9年时间里,学生基本没有生活教育、技能教育经历。我国高中阶段采取普通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分流”,也导致职业教育被认为是低人一等的教育。此外,教师和学生对职业教育认同度低,加上监管缺位,一些地区职业教育存在“空心化”问题,即规模上去了,但专业技能仍然匮乏。车秀兰说:“这些问题综合起来的结果是:没有考上大学的普通高中学生毫无专业技能,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对职业生涯存在困惑。”

车秀兰代表说,在保证职业教育的合理比例的同时,更要注重将职业教育内容融入普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行。具体而言,不是单纯地扩大职业教育规模,而是在基础教育中将职业启蒙教育作为学生必修内容;在高等教育中,开设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分互认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需要打破当下的升学教育模式,重视学生技能培养。

车秀兰建议,要加快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将劳动技能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等职业启蒙教育的课程纳入其中,并建立课程实施情况考评机制,切实推进课程改革的落实。同时,尽快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学分认证制度,搭建普职融通的“立交桥”,促进学生在两类教育中自由流动。还要探索建立加快发展本科层次乃至专业硕士层次的上升渠道,形成中等职业教育专科教育职业技术本科职业技术硕士的贯通的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上一篇:母亲节那一天 下一篇:推进食品安全防控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