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当前孔子学院的教师培养

时间:2022-07-27 01:32:26

浅论当前孔子学院的教师培养

摘 要 随着我国国际交流的加强,中国语言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越来越广泛,世界各地相继建立了大量的孔子学院,加强了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推广工作。孔子学院中的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汉语高速、有效的国际推广具有重要作用,是维持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稳步发展的关键。本文对孔子学院中的教师培养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孔子学院 汉语国际推广 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On Teachers' Training in Current Confucius Institute

LIU Hanyin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of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91)

Abstract 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spread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more widely around the world have established a large number of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strengthening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and Chinese culture promotion. Confucius Institute in the ranks of teachers for Chinese high-speed, effectiv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is the key to maintaining a steady career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teacher training issues in Confucius Institute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Confucius Institute; Chines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teacher training

0 前言

孔子学院中的教师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传播与交流。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重视对孔子学院中的教师队伍的建设。目前,在孔子学院的教师培养过程中,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行的教师培养模式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

1 孔子学院教师培养的重要性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与国际的交流日益加强,中国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强,汉语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也日渐广泛,孔子学院就是中国汉语文化在国际流行的重要标志。①从2004年开始,我国在世界各地相继建立了不同规模的孔子学院,截止到2013年底,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四百多所,孔子课堂七百多个,遍布世界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学生六十多万人。

孔子学院的建立促进了中国文化与国际的交流与沟通,使中国的汉语与世界各国的语言进行了多层次的深层交流,也使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入。孔子学院大力推进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推广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汉语国际化推广与交流,使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魅力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传播,加强了中国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使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不断增强。

孔子学院在中国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孔子学院中的教师队伍建设在这之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孔子学院中的师资力量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国际汉语教师队伍在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国文化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环境之间架设起沟通的桥梁,将中国文化的鲜活魅力传递到世界各地。国际汉语教师以其十分专业的态度以及敬业精神,将自己融入到孔子学院当地的文化和环境之中,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在汉语国际推广事业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②

2 孔子学院教师培养的现状

2.1 教师培养取得的成就

2.1.1 教师培养规模增大

从孔子学院建立至今,教师培养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教师培养体系也在不断地形成和逐步完善。孔子学院中的国际汉语教师在上岗任职之前都要经过数月的封闭培训,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以及任职能力进行高强度高密度的培训,提高国际汉语教师的任职水平。在最近几年,参加培训的教师人数不断增加,孔子学院总部在全国多地各省市相继设立了国际汉语培训基地,并组织了数场不同规模的教师培训。全国多所高校也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国际汉语教师进行储备和培养,为孔子学院教师队伍的壮大提供了动力。

2.1.2 教师培养类型多样化

国际语言文化需求不断变换,形式多样,为了满足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语言需求,要求国际汉语教师的类型也要具有多元化特征。在孔子学院设立之初直到现在,在国际汉语师资培养上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类型,高校的专业学科教育,重点在于培养专业基础知识丰厚的学术型人才,国际汉语教师的职前培训则致力于培养应用型的综合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环境,出色完成国际汉语教学任务。③教师培养也不再局限于文科类的生源,而是加大了对跨专业生源的培养力度,丰富了国际汉语教师的类型。

2.1.3 教师培养内容更加全面

随着国际交流的加深,对国际社会的语言文化需求的了解也更加深入,孔子学院教师的职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针对这些改变,对于教师的培养在内容上也更加丰富和全面。在课程设置上会有许多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模块,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会针对这些专业技能或者实践技能的模块进行重点培训。

2.2 教师培养之中存在的问题

2.2.1 教师培养目标不明确

在对孔子学院的教师进行培养时,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即使在培养方案中提出了相关的目标和要求,但在实际的培养与教学过程中,这些目标并没有被落实到实践之中。④

2.2.2 教师培养结构不均衡

由于孔子学院海外教师的数量上存在巨大的空缺,国内对国际汉语教师在培养时更注重高效的实用型教师的培养,忽视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与层次的提高,这就造成的孔子学院教师培训在结构上出现了不均衡。为了填补海外国际汉语教师的缺口,教师培养偏重实用性的教师培养,阻碍整个孔子学院的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提高,使教师队伍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2.2.3 教师培养管理评估体制不完善

孔子学院教师培养的重心多数放在了对教师能力的养成和训练方面,但对教师培养的管理与评估方面还有待加强。教师培养会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教学理论与实践等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与教育,特别是在专业知识方面,会利用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讲授给教师,但却很少对教师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能力方面进行评估,这样不利于了解教师的真实水平,也阻碍教师综合实力的整体提高。

2.2.4 教师的自我培养与学习意识淡薄

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培训,对于传授给他们的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自我学习意识不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⑤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是一成不变地进行教学,不能根据国别文化需求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出及时的调整。

3 强化孔子学院教师培养的策略

3.1 建立健全教师培养体系

确立孔子学院教师培养的具体目标,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师培养体系,有针对性地对国际汉语教师进行培养。综合分析国际汉语文化需求,根据具体需求确立教师培养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提高教师培养的质量和水平。⑥在教师培养体系的建设上,将教师培养的结构合理化,既要重视教师培养的数量,也不能忽视教师培养的质量。

3.2 完善教师培养管理制度

注重教师培养的管理,制定相关的评估制度与体系,确保教师培养的质量,为海外国际汉语教学培养出优秀的师资人才。根据社会需求以及课程需要,对教师进行多方面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及培养结束之后,有计划地对培养效果进行评估,确保培养目标的完成。

3.3 增强教师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培养并不是教师单方面接受的过程,而是双方互动和交流的过程,要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增强教师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要鼓励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4 总结

孔子学院的师资力量在汉语文化的传播和推广过程中十分重要,是国际汉语教育事业的关键。要对孔子学院教师培养工作进行全面的审视,发现其中的不足,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改进,提高孔子学院教师培养质量和水平,培养出优质的国际汉语教师,为国际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 王金燕.文化传播视角下孔子学院的功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② 孟巍巍.基于国际理解教育视野下孔子学院的建设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

③ 陈蕾.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解读孔子学院[D].南京师范大学,2011.

④ 邓香.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孔子学院的中国影像分析[D].长江大学,2013.

⑤ 张晓辉.韩国孔子学院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模式构想[D].山东师范大学,2013.

⑥ 李卓.对“文明的冲突”的一种传播学阐释[D].复旦大学,2012.

上一篇: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社团化运作模式构建策略 下一篇:数字信号处理中对噪声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