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逆转高血压左心室

时间:2022-07-27 01:02:31

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逆转高血压左心室

摘要: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及舒张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高血压LVH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降压组)和麝香保心丸组(降压+麝香保心丸组),两组各65例。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和超声心动图各项参数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显著性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超声心动图(UCG)参数: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二尖瓣早期血流峰速度/晚期血流峰速度(E/A)比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血浆醛固酮浓度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R544.1 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49(2011)0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

左心室肥厚(LVH)是高血压常见的靶器官损害,LVH早期表现为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晚期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此外,LVH是独立于血压水平之外预测心血管事件的最重要因子[1]。研究证实,麝香保心丸能够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LVH及心肌纤维化[2,3]。本研究主要通过超声心动图(UCG)检查,观察高血压合并LVH患者在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对逆转LVH及改善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旨在为高血压LVH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按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4]高血压诊断标准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根据既往高血压病病史,所有均为高血压2级~3级。入选时正在服用1种~2种降压药物,但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mmHg。此外,采用UCG检查,当室间隔或/和左室后壁≥12 mm时,确认为LVH,必须符合高血压合并LVH才能够入选。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有高血压,但无LVH;肥厚型心肌病;冠心病;急性心脑血管事件(3个月内);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以及对研究药物有过敏和明确禁忌证的患者。

1.2 临床资料 本研究共完成病例数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5例,男42例,女23例,年龄56岁~75岁(69.0岁±4.2岁),病程13年~23年(17.1年±2.2年)。治疗组65例,男43例,女22例,年龄55岁~69岁(68.9岁±4.5岁),病程13年~22年(16.9年±2.2年)。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原有降压治疗基础上调整或加用其他降压药物(使用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尽量使血压达标(血压

1.4 观察指标

1.4.1 血压及心率测定 测血压前受试者至少休息15 min,间隔5 min~10 min测血压1次,连续测量3次,取3次血压的平均值。同时检测患者的心率。

1.4.2 实验室检查 治疗前后分别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浓度。

1.4.3 超声心动图 治疗前后由专人采用美国惠普IE33超声心动图诊断仪测定,指标有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二尖瓣早期血流峰速度(E)与晚期血流峰速度(A)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LVEF)。

1.5 病例随访 病例入选初期每1周~2周随访1次,待血压控制后,每1月~2月随访1次。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同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参数变化(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参数变化(x±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 P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AngⅡ、Ald浓度变化(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浆AngⅡ、Ald浓度变化(x±s)

2.4 降压药物比较 两组均应用常用降压药物(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等),两组使用降压药物种类及剂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随访情况及不良反应 两组在观察随访期间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有6例和5例患者失访,失访主要原因为干咳及双下肢水肿,此11例患者未纳入统计。其余患者对治疗药物的耐受性良好。

3 讨 论

高血压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疾病最主要危险因素。而LVH是心血管病独立危险因素,它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密切相关[5]。LVH包括心肌细胞肥大和心肌间质的沉积及纤维化,其发生机制不仅与升高血压的机械牵张有关,而且也受到神经内分泌激素、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影响[6]。长期而显著升高的血压引起LVH和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它们可以是心脏最早的靶器官损害,虽然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可能早发生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之前数年,其死亡风险却增加8倍~10倍[7]。因此,LVH与高血压病的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国内外学者正在积极探索治疗高血压LVH的更有效方法,期待在降压达标的同时逆转LVH,并改善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麝香保心丸由麝香、苏合香酯、肉桂、冰片、蟾酥、牛黄和人参等组成,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有显著疗效[8]。此外,有研究证实麝香保心丸能够显著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2,3],其可能机制是其显著降低心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β1)的表达量,从而减少心肌胶原的合成及心肌细胞外基质沉积[3]。罗心平等[9]研究发现,麝香保心丸能够降低2周时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肌内血管紧张素Ⅱ及血浆醛固酮水平,减少非梗死区左室心肌胶原的含量。谢春毅等[10]研究证实,麝香保心丸可抑制血管内皮损伤后I型胶原增生,其对防治血管损伤后的再狭窄有一定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高血压LVH及舒张功能障碍患者,在降压幅度无差异的前提下,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能够改善患者超声心动图LAD、IVST、LVPWT、LVEDD、E/A等(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体阻滞剂有关。

本研究还证实,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AngⅡ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但血浆醛固酮水平显著降低(P

常规降压治疗和降压治疗加麝香保心丸均能够改善高血压LVH及舒张功能障碍,但后者的治疗效果更佳,说明麝香保心丸具有独立于降压作用之外的逆转高血压LVH及改善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作用,本研究结果将为临床治疗高血压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Palatini P,Visentin P,Dorigatti F,et al.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prevents development of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 hypertension[J].Eur Heart J,2009,30:2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

[2] 张奇志,卜培莉,于文强,等.麝香保心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干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5):54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8.

[3] 武多娇,洪华山,江琼.麝香保心丸减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4):3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3.

[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J].高血压杂志,2005,1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5] Mancia G,Laurent S,Agabit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osei E,et al.Reappraisal of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Task Force document[J].J Hypertens,2009,27:21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58.

[6] Drazner MH.The progression of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J].Circulation,2011,123:3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4.

[7] Solomon SD,Verma A,Desai A,et al.Effect of intensive versus standard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on diastol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 and diastolic dysfunction[J].Hypertension,2010, 55:24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8.

[8] 曾群英,王礼春,高修仁,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辅助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的作用及安全性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4):2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3.

[9] 罗心平,曾治宇,施安明,等.麝香保心丸对大鼠心肌梗塞后左室胶原改建影响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7):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10] 谢春毅,崔,张家美,等.麝香保心丸对家兔血管球囊损伤后胶原增生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5,13(1):3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作者简介:陈复琼(1985―),女,医学博士,现工作于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邮编:430030);梁华荣,工作于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血防医院;唐家荣(通讯作者)、黄雪渊、张艳梅,工作于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邮编:430030)。

(收稿日期:20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产后,美好享受两人世界 下一篇:益心舒胶囊与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治疗肥厚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