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有效性教学”探究

时间:2022-07-27 12:58:57

小学科学课“有效性教学”探究

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改新理念为广大科学课教师所接受并实践,小学科学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可喜的现象:留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多了,课堂上学生肯做敢说了,动手操作环节多了,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反思课堂热闹现象的背后,却折射出一个深层次的问题: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如何让科学课教学更有效、更科学?我将着重从活用教材、关注过程、把握评价三个方面谈一谈科学课中如何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活用教材

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一个思路、一个模式。新课程倡导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运用教学机制进行反思性教学,提升教学情境的应用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根据教学内容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设计各种新颖的活动形式,设计有明确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才能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有趣。同时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困惑为出发点,找准学生学习的新起点、兴趣点、生长点。如我们可以根据季节时令来合理安排我们的教学内容顺序,把《各种各样的花》、《花的构造》安排在百花争艳的六月份,让孩子到户外去观察各种各样的花,这时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花的共同特征,了解花的构造,认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区别。再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二、关注过程

新课改倡导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改中已凸显出多方面的优越性,然而我们发现在教学中有的科学课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是“活跃课堂”的一种方式。课堂上热热闹闹的,可在热闹之后一些问题凸显出来了:诸如“滥而不精”、“学而无效”等方面。如何让小组合作真正有效,让学生真正合作学习呢?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地、整体的研究,祛除那些繁杂偏乱的或者易懂的无必要的合作,其次我们在明确合作探究目标的基础上,小组分工要明确。教师必须先分配好小组的成员、小组长、小组组员的分工,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分别由不同的学生承担,让每个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然后建立合作机制。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最后还要教师适时引导。由于在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三、把握评价

科学探究并非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必须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着重通过对某一问题的探究,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其研究问题的意识。由此科学学习的评价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并能够如实地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历程。它突破了长期 以来在各种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现象,促使科学课教师全面、多层次地看待学生,积极采用多维、多级的评价方式,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手段,从正面加以引导,使每个学生在自已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在课堂上评价方式应注意:1、口头、体态语言评价应有及时性。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具有针对性、激励性、情景性、发展性的特点。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论正确与否,老师都应及时做出评价,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表扬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影响。2、可进行有形的物质奖励。通过评选“创意之星”、“小能手”、“小科学家”等活动使接受者感到光荣,更加积极主动,未得到者有所向往,有所期待,从而更加踊跃地参与到教学中来。3、也可采用简单易操作的量化表评价。评价可以对学生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进行量化评价,评价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在才能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做出客观的评价。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评价,都应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建立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将评价贯穿于科学教学的全过程,灵活运用,才能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宗旨。

总之,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科学课教师教学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长久的、棘手的又必须要关注、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广大科学教师在不断的实践总结中不断完善,让我们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活用教材,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做好合理适时的评价,让科学课教学真正做到有效,让科学课教学真正“科学”。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紫云小学)

上一篇:浅析小学生口语表达交际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我写的第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