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粮食局的上半年工作总结

时间:2022-07-27 11:28:55

市粮食局的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在职能转变方面,加快管理职能创新步伐。为加快行政职能转变,我局以新的管理理念,从部门管理转变为加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行政管理、行业指导以及对粮食经营者从事粮食购销活动、执行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和依法进行管理职能。为掌握我市社会粮食行业发展的现状及企业经营情况,上半年,我局对全市社会各类粮食经营企业进行筛选,确定1768户粮食经营、加工、转化企业作为开展粮食统计工作重点对象,将粮食经营报表、粮食统计台账及《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文书的形式告知社会粮食经营企业。上半年粮食部门共出动800人次,开展统计调查,摸清粮食经营、加工企业745家,目前已纳入粮食部门报表日常统计范围的有111家,纳入日常统计范围的重点转化企业124家。通过统计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市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和重点转化用粮企业的用粮情况,为政府加强粮食市场管理,完善政府对粮食的宏观调控,做好对粮食经营者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的信息资料。

(二)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保持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07年上半年,在粮食购销面临多元市场主体激烈竞争、粮食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我局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一是做好粮食购销工作。适时轮换销售储备粮,满足市场需求,平抑市场粮价,保持了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07年1—6月年全市国有和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转化企业共购进粮食60.41万吨,销售粮食65.7万吨,确保了灾区、大中专院校和城镇低收入居民的口粮供应和市场供应。二是建立了市场粮油价格监测体系。加强对全市22个粮食市场粮油监测点的粮油价格监测,及时掌握全市粮油价格变化动态。07年上半年,我局密切关注粮油价格走势,坚持每周星期二向国家粮食局报告*市各地粮油市场价格情况,为上级领导机关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建立粮食应急安全保障体系。组织开发*市粮食供应应急指挥系统,认真做好粮食应急供应演练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分析粮食应急供应中的相关因素,完善各项预案设置,保证预案经得起实战检验。进一步落实软硬件建设,进一步提高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提高应对粮食突发事件的驾驭能力和应急指挥能力,保证应急时粮食调得进,供得上。四是在储备粮的科学保管方面,加快创新的步伐。上半年,我们开展了以实现“管理行为规范化、业务操作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制度科学化”为主要内容的“储备粮管理年”创新活动。2月中旬至4月上旬,我局先后组织粮食部门仓储、保管员到粮食相关专业院校进行培训,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夯实科学保粮基础。同时,还组织全市218名粮食保化人员开展春季粮油安全大普查工作,共检查粮食购销企业和储备粮库120个,仓库1079间,仓容38.78万吨,检查库存粮油15.42万吨。经春季粮油安全大普查鉴定:全市储备粮,实现基本无虫粮占储粮总数的99%,实现“一符四无”的粮库、所100%。科学保粮率达96.1%,比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为我市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三)把保证部队供应作为拥军的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军粮供应工作取得好成绩。2007年我局制定了《军粮供应管理开放创新实施方案》,以“保障供应,服务部队”为宗旨,不断创新军粮供应管理服务工作,以适应新时期部队保障的需要。市粮食局领导6次带领市军粮中心同志深入基层检查军粮供应工作,定期走访部队伙食单位听取部队对军粮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保质保量完成部队粮食供应。全市的军粮供应管理工作,做到了市委、市政府放心,驻邕部队满意。

(四)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好粮食直补订单合同签订工作。07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把我市宾阳、横县、武鸣、上林、邕宁等县(区)列为粮食直补县(区),订单收购任务11.7万吨。为把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这项民心工程落到实处,我局坚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来认识和落实粮食直补工作。4月份以来,结合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论活动,我局先后组织了3个工作组深入5个粮食直补县(区)宣传自治区人民政府07年对农民直接补贴政策,用科技引导农民发展优质稻、超级稻,增加农民收入。截止6月20日,全市发放粮食直补政策宣传资料18000多份,让党在农村的富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消除了农民对种粮增产不增收的顾虑。

(五)在履行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行政执法方面,实现创新。敢于探索,大胆创新,认真做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是我们07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具体工作中:一是强化粮食行政执法的职能,把力量、人员、设备向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等职能部门倾斜,同时增设了统计科,负责全社会的粮食流通统计工作。为加强粮食监督检查执法工作,市粮食局成立了由9名持证人员组成的3个粮食执法工作组,由有执法证的局领导任组长,在领导上予以保障。目前我市已有5个县的粮食局内设了粮食监督检查机构,配备人员有34人,持证人数达到46名,投入粮食监督检查专项经费50多万元。市粮食局和武鸣、宾阳、横县等县已配备了6辆粮食行政执法车、摄像机及照相机等一批执法用具,粮食行政执法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二是搞好培训,提高依法管粮水平。07年5月我们聘请国家粮食局专家到我局上粮食行政执法课,市、县(区)粮食局主要领导及全市粮食执法人员共计180多人参加了培训会,进一步提高了粮食执法人员的执法理论知识和现场执法的操作技能。三是开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专项执法检查。07年上半年开展了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组织开展了春季粮食库存安全检查,储备粮管理以及全市原粮卫生状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抓好粮食收购资格的审批和检查工作,上半年,共为我市5家社会粮食民营企业办理了《粮食收购许可证》,查处粮食违法案件2例。通过开展粮食执法,保护了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效地维护了我市粮食流通正常秩序。07年3月下旬国家粮食局在安徽省召开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经验交流会,我局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有力地推进了我市粮食行政执法工作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六)以创新的精神,打好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攻坚战。我局把创新工作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城乡清洁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城乡清洁工程”新举措,创新治理“五乱”新办法,形成了具有本局特色的环境卫生管理办法:一是将环境卫生工作目标细化,划分清洁卫生责任区,明确各科室的责任。坚持每天上班前利用半个小时清洁环境卫生,每周指定一个科室作为卫生督查科室,负责对环境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科室进行整改;每周一早上,卫生值周科室对上周的卫生检查情况进行通报、讲评,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二是落实激励机制,局党组与科室签订《实施“城乡清洁工程”责任状》,建立问责制和交纳风险保证金制度,从一般干部职工到局领导每人交纳风险保证金。通过签订责任状,进一步增强了机关干部职工参与“城乡清洁工程”、治理“五乱”的责任感。通过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机关的环境卫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07年5月,我局被评为自治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七)以创新的方法,推动干部作风转变,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07年以来,我局积极创新方式方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

1、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活动。为增强机关干部职工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3月中旬至4月下旬,我局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粮食行业调研月”活动。局领导分成六个工作组,深入到6县6城区80多家粮食企业调查研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创新粮食行业发展新思路和新途径;同时通过走访、开通专线电话、设置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创新今后发展的工作思路,推动了粮食事业的发展。

2、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为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我们把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与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和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机关大院管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坚持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进一步提升机关的良好形象;认真落实效能建设的“三项制度”,特别是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开展一系列创新活动,机关干部作风有了明显好转,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八)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成绩。我们将“创新年”活动与机关的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07年6月份,我局被授予自治区文明单位,*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西乡塘区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标兵单位。07年上半年,我们组织开展了汽排球、练太极拳、参加歌咏比赛等活动,使干部职工既在体能上得到锻炼,在精神面貌上也得到了改观。07年“五一”前夕,我局组织参加市直机关工委举办的“劳动者之歌”歌咏比赛,荣获一等奖。

上半年,我市粮食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粮食市场体系不够完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比较脆弱;二是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执法工作,运用经济手段和依法行政的新办法不多,粮食行政执法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粮深加工初级产品多、规模小,转化利用率低,科技含量不高,粮食科技发展相对滞后;四是粮食信息网络平台尚未配套,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和信息收集工作仍需加强等等。

上一篇:成本管理系统论文 下一篇:商业银行成本认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