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制定患者确认制度在围术期病人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时间:2022-07-27 11:10:44

探讨制定患者确认制度在围术期病人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摘 要] 目的:探讨制定患者确认制度在围术期病人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制定手术病人的访视制度,术前一日由该手术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填写术前访视单内容;制定手术病人的交接制度,设立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由病区护士和手术室护士共同核对并认真填术病人交接单内容;制定手术病人的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制度,手术患者在进手术室前,手术医生必须对患者手术部位用记号笔进行体表标识、标示;制定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三方严格按照手术安全核查表内容认真进行逐项核查,并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结果:本院实施手术患者确认制度以来未发生1列患者差错部位差错、术式差错的发生确保了患者的安全。结论:患者确认制度优点在于有书面文字的记载,避免了以往只履行口头查对制度容易导致错误的缺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确认制度;围术期病人;安全管理;作用

手术室是为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或紧急抢救的重要场所。由于每天的手术量大,工作流程重复性强,工作人员极易产生疲劳感。仅靠强调责任心而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差错事故仍有可能在手术过程中产生[1]。手术病人的围术期安全管理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提出高效护理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患者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我国关于双侧器官开错部位情况时有发生。为了确实保障患者安全,做到患者安全识别并且要严格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的错误的发生,为了做好护理安全,防止在执行护理操作技术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差错、事故等问题。结合我院手术室实际情况,我院于2009年12月1日起对于手术患者实施手术患者确认制度。该制度实施至今效果满意,取得了手术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现介绍如下:

1.实施方法

1.1制定手术病人的访视制度 术前一日由该手术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填写术前访视单内容包括手术患者科室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内容,携带该访视单到病房结合病历内容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

1.2制定手术病人的交接制度 设立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术前由病区护士认真填术病人交接单内容,包括科室、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前患者禁食及皮肤准备情况,手术患者术中所需物品(如x光片、术中用药)等,入手术室前,病房护士和手术室护士共同认真核对无误后由双方签字确认。

1.3制定手术病人的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制度 手术患者在离开病区到手术室前,经治医生必须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记号笔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体表标识、标示,并与患者或家属共同确认及核对。手术室工作人员到病区接患者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患者的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记号笔标示,若无标示,禁止将患者接到手术室。

1.4制定手术病人的查对制度 手术患者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根据病历首页,患者腕带和询问患者再次进行核对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药物过敏史、血型等。

1.5制定手术病人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三方严格按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后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确认无误后并认真完成《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的内容并签名。

2.效果

本院实施手术患者确认制度以来未发生1列患者差错部位差错、术式差错的发生确保了患者的安全。

3.讨论

安全管理的目标是杜绝事故减少差错,确保患者手术安全[2]。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是消灭差错事故的重要措施。我院制定的手术患者确认制度由手术室访视制度,手术病人交接制度,手术病人的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制度,手术病人的查对制度和手术病人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五部分组成,从手术相关科室通知手术室决定手术后,手术室通过以上制定的这些制度层层把关,并由病房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患者共同参与核对患者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无误后并签字确认,从根本杜绝了差错及事故的发生,[3]在实施本制度的过程中,该制度的优点在于有书面文字的记载,避免了以往只履行口头查对制度,防止病人在术前紧张或应用镇静剂后容易回答错误,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4]。

随着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医疗纠纷、差错事故处理已进入到法律轨道,人们更多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正当权益[5]。加强围术期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将安全护理运用于手术室工作中,我们在防范上,下功夫,减少和杜绝因护理工作缺陷而造成的医源性问题发生。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其次要注意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和新护士的岗位培训及带教工作。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差错事故发生,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完善,更好地为社会、为患者服务,最终得到患者的满意。

参考文献:

[1]彭金来,戴红霞,李翠媚.加强手术病人安全防护的实施方法.护理管理杂志,2004,4(11):54-55.

[2]中国医院协会.CHA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暨主要措施[J].中国医院,2007,11(1):29.

[3]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第二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75.

[4]王凯红.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防止差错事故.中华护理杂志,2003,38(8):661.

[5]郭小红.新时期护士压力应对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797.

上一篇:探索彩色多普勒在诊断部分性葡萄胎中的应用 下一篇:超声在男性附睾结核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