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谷一 春晚史上演唱曲目最多的艺术家

时间:2022-07-27 09:53:41

李谷一 春晚史上演唱曲目最多的艺术家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九十年代,在中国,李谷一是一个名噪九州的名字,她的《乡恋》曾风靡全国,红透大江南北,被称为“新时期中国大陆的第一首流行歌曲”,而她也被称为“中国新民歌之母”,成为那个时代文艺界的旗帜与焦点。作为文艺界改革开放的先锋,李谷一个人所遭遇的种种幸与不幸,坎坷与辉煌,堪称中国社会发展的真实缩影与历史样本。

自1983年以来,春晚伴随亿万中国家庭度过了26个欢乐祥和的除夕之夜,也见证了改革开放30余年来大众文化的渐次丰富与繁荣。而今,春晚已成为中国人特有的一个新民俗。这其中,李谷一先后参加了1983、1984、1990、1992、1996、1998、2000年这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次数不是最多,但演唱的曲目却近20首,是春晚史上演唱曲目最多的歌唱艺术家,成为我们这个专题怎么说都绕不过去的人物。几经商约之后,2009年1月4日晚,李谷一在录音、演出的间隙,在地处北京东郊的家中约见本刊记者,与我们一起重温她与春晚的情缘。

《乡恋》解禁

1983年2月12日17时,即将登台春晚的艺术家们在春晚策划组驻地燕京饭店门口集合,中央电视台用3辆大巴把大家拉到广播大院不到600平米的演播厅。18时,中央电视台台长王枫给所有演职人员开了个简短的动员会,让大家不要紧张,正常发挥水平。20时,春节联欢晚会正式拉开帷幕。

首先是赵忠祥致开幕词,公布晚会的热线电话和有奖猜谜活动细则,然后是四位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接着由晚会艺术顾问之一的相声大师侯宝林讲话,再由主持人代表所在的行业向全国人民拜年。这之后,晚会才真正开始。

晚会最大的一个高潮,当属李谷一演唱的《乡恋》。当时,加上晚会的第一个节目――《拜年歌》,李谷一已经连唱了《春之歌》、《问声祖国好》、《一根竹竿》、《年轻的朋友》、《知音》等6首歌曲,并与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对唱了京剧《牛皋招亲》,又与马季、姜昆对唱《刘三姐》选段。过了一会儿,突然听到主持人姜昆拉长声音报:“乡――恋――”!李谷一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乡恋》由马靖华作词、张丕基作曲,是电视风光片《三峡传说》的插曲,这首歌吸收流行歌曲元素,演唱风格亲切、甜美、温情、人性。1980年1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播出后,使得该曲迅速轰动大陆,受到听众热烈欢迎。可由于当时文艺界仍然受“”时期歌曲“高、快、响、硬”的影响,《乡恋》一经播出就受到点名批评,被批评为“靡靡之音”、“亡国亡党之音”、“资产阶级腐朽音乐”,被视为“流氓歌曲”、“厕所歌曲”,在正式场合谁也不敢碰。

当晚,《乡恋》并没有列入演唱曲目,是众多观众通过现场设立的4部热线电话所传递出来的强烈民意催生了这首歌曲。时任广播电视部部长吴冷西几经犹豫,终于果敢有力地指示当年春晚总导演黄一鹤说:“播!”

得知这一消息,导演间所有工作人员都惊呆了,马上就慌了手脚。那时还没有现场伴奏,所有的歌曲都是提前准备好磁带。可是,《乡恋》已经被禁播了好几年,录音师根本就没有准备磁带!刚好现场一位技术人员家里有《乡恋》的磁带,黄一鹤立即让他骑单车回去拿。20多分钟之后,小伙子满头大汗地把磁带取了回来,导播组方才松了一口气。

《乡恋》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也把晚会推向了高潮。

整台晚会,李谷一演唱了9首歌曲,而今,年轻歌手能在春晚舞台上演唱几秒钟,或者唱几句就已经很不易了。李谷一的这个纪录,直到今天仍没被打破,以后也很难打破。

然而,李谷一差点就和这个纪录失之交臂。虽然时至今日,1983年春晚被网友评为“最受喜欢的春晚节目”,被称赞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激动人心、耳目一新、振奋人心”,李谷一也被评为最受欢迎的歌唱家,但26年前,在改革开放起步之初,思想领域内保守与改革的碰撞,加上当时物质、技术条件的局限,都让春晚充满变数和意外。

20世纪80年代,要找明星们上春晚,必须先联系他们的主管单位,领导同意后再通知本人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表演。当时李谷一所在的中央乐团原本不愿意让她上春晚,因为1983年大年初一,团里安排了一场在深圳剧院的演出,面向港澳地区售票,门票早已售空,作为招牌演员,李谷一必须出场。那时深圳基础设施刚起步,没有高速公路,没有机场,去深圳必须过两条河和边防安检,一天之内赶到几乎不可能。如果临时抽调李谷一到北京参加春晚表演,很难保证第二天的演出。

但李谷一是当时全国最火的歌星,为保证收视率,春晚策划组怎么也得想办法让她出现在春晚现场。时任中央警卫一师文化科长的杨涌是1983年春晚策划组的负责人之一,他想尽办法,通过公安部协调出一个方案:初一一大早中央电视台用专车送李谷一到首都机场,赶上午8时多的飞机飞往广州白云机场,广东公安厅派专车接到人后,一路免检过边防到深圳的表演场地,确保当天晚上的表演。中央乐团领导这才同意李谷一上1983年春晚。

当晚,春晚庆功会结束时,已凌晨4点多钟,匆忙之中,李谷一发现自己竟然忘了带自家房门的钥匙,而当天早上7点钟就要赶往首都机场,情急之中,她搬起石头砸开窗户铁护栏,钻进房去。至今,李谷一家地处团结湖的房屋窗户护栏都还残留当初被砸开的痕迹,成为历史的见证。

《难忘今宵》

因为《乡恋》一直被非议了4年的李谷一,在1983年春晚得到众多民众支持,公开演唱了这首被批为禁歌的歌曲,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李谷一和《乡恋》的首次公开支持。对《乡恋》和李谷一本人的非难,也从此开始逐渐平息下去。

1984年春晚,李谷一与蒋大为、于淑珍、苏平、沈小岑、朱明瑛、茅善玉、郭颂等人一起合唱了《恭贺新禧》,独唱了《跳吧,年轻的伙伴》、《迎宾曲》、《那就是我》3首歌曲,并与姜昆一起演唱了花鼓戏《刘海砍樵》。

花鼓戏《刘海砍樵》是临时增加的节目,极富地方特色的唱词,为晚会增添了不少欢快的气氛。李谷一回忆,“演出本来是要两头都是尖的钎担,一时难以找到。姜昆临场急中生智找来一把扫帚,抽出其中的棍子,做了演出道具。当时,姜昆是晚会的主持人,工作非常繁忙,没有专门的时间与我对唱词,他在排演节目之际,把(《刘海砍樵》的唱词带在身上,他很聪明,一天就学会了。演出前,我俩甚至都没有合过。”

当晚最为人称道的,是李谷一演唱的结束曲《难忘今宵》: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告别今宵告别今宵/无论新友与故交/明年春来再相邀/青山在人未老人未老……

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却表达了深情浓郁、韵味无穷的民族亲情,优美、舒缓、悠扬的旋

律,使得这首歌深深打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一下子就引起社会轰动。此后,1992年、1996年的春晚,李谷一两次应邀出席演唱《难忘今宵》。25年来,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多次将之作为结束曲,《难忘今宵》几乎成了春晚的品牌歌曲。

“那是在1984年,春晚总导演黄一鹤考虑,应该为晚会写首结束曲,就请了著名词作家乔羽和著名曲作家王酩联手创作该曲,黄导指定由我来唱,王酩便根据我的演唱风格谱写旋律。”说起当年情景,李谷一依然很振奋,“我很荣幸,有机会首唱了这么一首好歌。”

李谷一回忆,曲子出来后,央视内引发争议。那时候,人们刚从“”中走过来不久,习惯将晚会结束曲定位为“热闹”、“宏大”的格调。春晚剧组不少人提出质疑,认为曲子与时代潮流反差太大,太“软”。可李谷一却坚信,王酩的曲子一定是不错的,她相信他的艺术感觉与实力。

在众说纷纭之际,李谷一建议说,最好先把音录了再说,这首歌得“立”起来听才有效果。结果,李谷一进录音棚后,两次就录成了。一听,果然不错,尽管有人质疑,但黄一鹤却决定采用该曲。“如果不是黄导坚持,也许就不会有这个作品了。”李谷一说。

谁曾想,这一唱,就唱了二十多年!作为春晚的“栏目歌曲”,《难忘今宵》至今保持着春晚歌曲演唱次数的“吉尼斯纪录”。每年的春晚,总有将该歌曲“拿下”的声音,也曾经用《钟声》等歌曲取而代之过,可最有生命力、最为亿万观众认同的,还是《难忘今宵》,它已渗透进群众生活,走进千家万户,不仅在电视上、舞台上被演唱,还在朋友聚会、家人团聚等诸多喜庆团聚场合被唱响。

中国现代民歌唱法

1990年春晚,李谷一演唱了《前门情思大碗茶》,博得观众喝彩。1998年春晚,李谷一与李光曦、张也一起演唱《走进新时代》,老中青三代的共同演绎,使得该曲愈发显得气势恢宏。2000年春晚,年届56岁的李谷一与田震、韦唯、尚长荣、刘长瑜、佟铁鑫、王静、尹相杰、于文华等人一起演唱《明星反串闹新春》,又一次为喜欢她的观众带来欢乐。

自15岁考入湖南省艺术学院舞蹈专修科,50年来,李谷一学舞蹈、演花鼓戏、拍电影、唱歌、创建中国轻音乐团,每一个领域都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1961年至1974年,李谷一从事戏剧表演14载,成功塑造了20多个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年轻姑娘形象,主演的《补锅》分别荣获湖南省和中南五省戏剧汇演优秀奖;

在20世纪80年代,电视尚不发达、电影事业大放异彩,出现了“每片必歌,每歌必李谷一”的说法。据不完全统计,李谷一共演出20多部戏曲,演唱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歌曲600余首,她的歌声轻巧甜美,行腔婉转流畅,咬字清晰讲究,感情纯真炽热,音乐处理生动,表演细腻动人,把精妙的唱功寓于华美的浓情爱意之中,有民族的韵,戏剧的腔,还有洋派发声的洋气,开创了一代歌风。

30多年来,李谷一坚持“以人为本,以情带声、以声传情”的演唱理念;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演唱方法,既学习西洋的科学发声方法,又继承中国民歌与戏曲的表现方法,演绎中国传统民歌和新时代艺术创作歌曲;坚持不拘一格、敢于跨界的演唱形式,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现代民歌唱法。

作为中国当代杰出的戏曲艺术家与歌唱艺术家,李谷一1988年被美国传记协会列入《世界杰出人物录》;1996年获美国ABI协会颁发的“世界艺术家成就奖”的金奖;1999年获中国中央电视台与美国MTV电视台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与此同时,她还被聘为沈阳音乐学院、湖南省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及湖南省女子大学名誉校长,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等职务,是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中国妇女基金会理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自1982年起至今,连任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如今,各种舞台或电视演出,媒体约访,社会活动,录制新老歌曲,诸多繁忙的事务让李谷一难有闲暇,但她依然坚持天天练声练唱,非常刻苦。虽然嗓音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甜美、清脆、透亮,但却愈发沉稳、老到。虽已年逾60岁,但她“永远跟着时代走”,近两年新推出的《我的中国心》、((痴情》、《妹妹是树哥是山》、《梦里边城》、《你的身边还有我》、《风雨同舟向前走》、《祝福北京》、《泉水叮咚响》、《今夜无眠》、《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浏阳河2008》等诸多歌曲让“谷迷们”惊喜不断,观众的支持与厚爱让李谷一感到“荣幸、美好、高兴”。

百闻不如一见,不知不觉间,时针已指向22时许,数九寒冬,城郊的夜,愈显寒意,李谷一却坚持要目送记者安全离开,难怪她的同事刘秉义评价她:“说起话来心直口快,可心眼儿却极好。”

上一篇: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等 下一篇:居建新,让心灵的快门在日月中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