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一个舞台 K歌不用麦

时间:2022-07-27 07:47:02

给自己一个舞台 K歌不用麦

与热爱朝夕相处,这是音乐系对音乐考生最大的诱惑。也许过来人会说艺术之路远没有它的外表那么光鲜,但至少对还未进入专业院校系统学习音乐的高中生来说,音乐系的生活一定是神秘又美好的。这里的课堂乐声飞扬,这里的人们弹弹唱唱,一切都是感性的孩子梦寐以求的样子。这一切,足够让你们为之憧憬和奋斗了。

在采访了西北师大音乐学院的几位同学后,他们又一次向我们证明了一点:热爱面前,从来没有苦行僧。因为那些为热爱所付出的努力,总会以另一种美妙的方式带给你更多快乐。那些辛苦的付出与在舞台上的收获相比,不过是让自己从苦行僧变成执着追梦人的动力。正如他们所说:“学音乐真累,可是我们的生活太丰富多彩了。”

那么究竟音乐生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下面的Q&A环节告诉你:

音乐系比想象的更美好

Q1:音乐专业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这也许是个太过“入门级”的问题,但小编以为这样的话题足够作为一管热情洋溢的鸡血了。于是,我们的谈话也热情地开始了。四位同学都是大一的新生,他们也许是因为刚经历高考不久,显然对我们的高中生读者有着天然的亲切感。打击乐专业的徐曜国满身Rocker范儿,开口便说:“告诉高三的学弟学妹们,音乐生的大学生活太丰富多彩了。”声乐专业的姑娘邓颖,钢琴专业的杜晓楠以及同样是声乐专业的东北姑娘崔秋月则时而含蓄时而兴奋地讲述着她们对音乐的热爱与付出,但听得出,再辛苦的付出也毫不影响他们大学生活的种种美好。

徐曜国:大学里的环境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向往和好奇,我现在就会想着去搞乐队或者挣点小外快。开始想点生活上的事了,我似乎更成熟了。

邓颖:是的,不管是学声乐也好,器乐也好,我们都可以组建自己的小型乐团,可以进行商演,或者在学校里面演出,都很好玩儿。

崔秋月:虽然我爸常常觉得我搞文艺不会有太大前途,但我确实还是喜欢唱歌,而且学音乐专业也并不是像有些人理解的那么简单,其实就像我老师跟我说的那样,这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艺术。

徐耀国:音乐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同学们普遍相处得比较融洽,因为大家的兴趣都是相同的,所以很好交流。我认为音乐生在思想上更前卫一些。(笑)

杜晓楠:我是从小就开始学钢琴,学了12年。说实话,当你把一个曲子练很多遍的时候,还说自己非常喜欢、非常乐意一直练的话,那一定是假话。不过当你坚持之后,演奏水平能再上一个台阶的时候,还是会觉得学习音乐是非常美好的事情。

音乐生能静也能动

Q2:学音乐的孩子都很个性吗?

这个问题刚一出口,就感觉到它似乎引起了同学们的一点误解,杜颖明显加快了语速:“这个问题我必须敞开心扉谈一谈,我们学音乐的人都是很好的!”显然,小编口中的“个性”更多是指音乐生前卫的思想和他们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加明确的生活目标。都说学音乐的人是非常感性的,但是大部分音乐生在进入大学甚至更早的时候就明确了自己将来就要从事音乐这一行的目标,这倒是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他们的执着与不盲目。早早就明确了学习的目标,这难道不算是另一种理性吗?

邓颖:很多人说我们学艺术的人非常“个性”,说我们自大骄傲,这绝对是片面的。

徐曜国:不过说到骄傲,我承认,有!可是我们在什么时候骄傲呢?当我的专业素养超过别人的时候,当我站在舞台上表演给别人看的时候,我是充满骄傲和自豪的。别人说我们有点咋呼,那也许是受我们的专业性质影响吧,这其实是一种能“动”起来的能力。作为音乐生,我们能动起来,当然也绝对能静下心来。尤其是学器乐的学生,有时候表演需要你动起来,但练习基本功的时候你必须静下心来好好练。我们是能动也能静的。

杜晓楠:我认为音乐生的自律性还是比较强的,课堂对我们来说其实不那么重要,最重要的自己下功夫,我每天都要练四个小时,这是老师对我的要求。

谁说我只是耍帅和花钱

Q3.对音乐生的偏见从哪里来?

这是几位同学强烈要求讨论的一个问题,从大家的言语中便能听得出,“音乐偏见说”似乎由来已久。能说会道的徐曜国在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显然范儿够足:“谁说我们学音乐的人没有出路呢?谁说学音乐就是耍帅呢?”一连几个反问句问得其他几位感同身受。崔秋月在提到当年高考因为选择音乐专业而与父亲关系僵化时唏嘘不已;杜晓楠和邓颖也纷纷道出了自己在专业上付出了很多艰辛却落得被别人质疑“高考文化课成绩凭什么那么低”的委屈。

崔秋月:我觉得挺多人都以为我们每天只要唱唱歌弹弹琴就可以上大学,多优雅啊!可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声乐跟个人的嗓音条件有关,有人就唱不了歌,付出多少努力都没用。而且声乐有时候也很抽象,比如老师会说:“这个字咬得太死了,字咬得太扁了,立起来一点。”这就让人很难领悟。就像我老师说的,声乐很抽象,可能你唱十年都唱不好,因为你找不到技巧。

邓颖:以前我只是觉得特别喜欢音乐,但现在发现需要学的东西很多,歌唱技巧是特别严谨、很难把握的,根本不是外行以为的那么简单。

杜晓楠:是啊,有些同学觉得凭什么我只是因为会弹钢琴,文化课成绩考得比他们低就能上大学,但他们不知道我高考前每天在家练十个小时琴,冬天,穿着棉衣,衣服都湿透了。不过好在我父母始终都是支持我学钢琴的,我必须得感谢他们,是他们一直在鼓励我。

徐曜国:不得不承认,学艺术的人得分成两种,一种是拼命喜欢,一种是拼命花钱的。当然,我们大部分人都属于第一种。谁说我们艺术生就不能有好的出路呢?上大学以后我的方向很明确,就是爱什么,做什么,将来的生活中拥有什么,而且我的热爱将伴随我一生!这是我非常骄傲的。现在的社会很现实,但希望能给追求梦想的孩子们留下一个做自己喜欢的事的空间。

短短的一次交流,几个或许俗套的问题,在音乐系大一学生们这里也相当有趣。因为总能从他们身上看到棱角,忽而单纯,忽而执着。虽然我们都明白,有时候丰满的理想和骨感的现实常常会打得不可开交,可对于音乐生来说什么才是理想呢?舞台、灯光、麦克风?不是,当你真正热爱你的音乐时,心就是舞台,在这个执着的舞台上,K歌不需要麦克风。

上一篇:幻如隔世寻凤凰 下一篇: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