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夏季覆沙栽培技术

时间:2022-07-27 06:41:27

香菇夏季覆沙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了香菇夏季覆沙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宜栽培时期、合理选择品种、栽培料选择及配方、菌袋制作、菌筒培养、搭建菇场、转色、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香菇;夏季;覆沙;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6.1+2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114-03

近几年,夏季栽培香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推广面积不断扩大,填补了香菇夏季生产的空白,从而实现了在自然气候条件下周年有鲜菇的目标。覆沙栽培是覆土栽培模式的改进,采用该模式栽培香菇,具有菇质特佳、产量很高、高温能出菇、管理极省工、营养易补充等突出优点。现将香菇夏季覆沙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适宜栽培时期

夏季栽培香菇,菌袋制作适宜时间长,气温逐渐升高,温度易调控,栽培成功率高。河南省大部分地区12月至翌年3月都可接种生产。4—6月覆沙转色,5—10月出菇管理。

2 合理选择品种

目前推广常选用的香菇品种主要有南山一号、武香1号、931、L18等,这些品种菌龄60 d左右,出菇早,菇形好,产量高。尤其是南山一号菌株,具有菇形圆正、高产优质、菇肉厚实、温型高、菇体大等突出的优良性状,可作首选当家良种。

3 栽培料选择及配方

木屑以10~15 mm筛孔的专用粉碎机加工为好,以硬质阔叶树种为佳,木屑粒最好呈方块状[1]。栽培香菇的原料配方中可以添加10%~30%的棉籽壳或玉米芯。培养料参考配方有:配方1:干杂木屑80%,麦皮、细米糠18%,石膏粉1%,碳酸钙粉1%;配方2:干杂木屑60%,麦皮、细米糠18%,过磷酸钙1%,碳酸钙粉1%,棉籽壳或麸皮20%。

4 菌袋制作

4.1 拌料

技术要求配方准确,拌料均匀,含水量适宜(配方1的含水量控制在50%~55%,配方2的含水量控制在55%左右)。工艺流程为:一是先预湿主要原料。可以提前1~2 d将杂木屑等提前浇水预湿,边浇水边拌匀。如果连续生产可一次预湿2锅的料。二是加辅料。装袋前根据锅的大小决定拌料数量,当天拌的料当天用完,不能隔夜。辅料——麸皮、石膏粉等干撒在预湿过的主料上,然后翻拌混合均匀。三是测定含水量。香菇培养料适宜含水量为55%左右,准确测定需用电热干燥箱、天平等设备[2]。

4.2 装袋

一般采用15 cm×55 cm香菇袋装培养料。培养料用装袋机装袋,尽量装紧,袋口留足7 cm,用干布抹净袋口内壁,用塑料带扎紧袋口。防止料袋扎破,选择木屑颗粒度很重要,过大的颗粒容易扎破料袋,因此以6 mm左右的颗粒为好。

4.3 灭菌

生产上通常采用专用锅炉罩膜式灭菌灶或船型钢板锅罩膜式灭菌灶常压灭菌,每灶灭菌量可灵活掌握。但一次灭菌量也不能太多,一般掌握在5 000 kg干料装起来的菌筒。否则,易出现料变酸或灭不透的现象。料筒“井”字式堆叠于钢板锅上或锅炉旁边(底部架空透气),内用薄膜外用帆布(或彩条布)罩密,再用沙袋或平板压边,表面用绳索拉紧缚于小钢筋钩上(图1)。

猛火“攻头”,尽快升温至100 ℃,维持12~15 h,中间不能降温,最后用旺火猛攻一会儿,再停火闷一夜后出锅。前2锅可以在底层2~3层料筒之间放1个耐高温的探头温度计,当温度达到98 ℃开始计时,维持8~10 h即可(实践证明,蒸汽包鼓起时底层袋温才70 ℃,要达到90 ℃还需要10 h以上)。2锅以后,根据锅炉的产气量和火力情况就能自行掌握时间。灭菌过程中还应认真观测,及时加水,避免“烧锅”,也应避免火力过猛造成罩膜炸裂。

4.4 接种

由于夏季香菇的接种时间在春季,当时气温较低,空气中的杂菌孢子量相对较少,多采用在发菌棚内开放式接种。具体方法如下:接种场所可选择在干净、干燥、经过消毒的菇棚内和室内场。提倡在菇棚内(新菇棚为佳)接种、培养,但应加厚棚顶覆盖物,潮湿地面铺薄膜或彩条布。料筒冷却,提前将接种棚内打扫干净,进行消毒处理,地面铺1层花胶布,灭菌好的料袋出锅后直接进棚,自里向外每2 000袋码1垛,垛与垛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便于接种操作和接种后摆袋。将完全冷却的料筒和菌种、酒精棉球、酒精灯、一端削尖呈圆锥体的打穴木棍工具等放在一起,盖上较薄的塑料膜,底边向里折,从里边用菌袋压着塑料膜四周,留一小段不压,以便操作人员出入和放消毒剂,每1垛用0.6~1.0 kg气雾消毒剂熏蒸消毒。

开放式接种于接种前可通风排尽消毒剂药气,掀开灭菌垛的一侧,1~2人先把料筒搬到接种台上;1人用经酒精和火焰消毒的木棍尖端打接种穴,单面打3~4穴;1~2人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料筒接种面;1人用酒精棉球消毒过的手撕开经0.25%新洁而灭表面消毒过的菌种袋,去掉接种点老化菌丝并交给接种人员,4人将菌种掰成锥形菌种块,将其尽快接入穴中,菌种应将穴填实、填满,高出,盖口;2人将接种过的菌袋套上外袋,1人码垛。一般1袋菌种(菌种袋规格为15 cm×30 cm)可接20~25料筒。特别注意料筒只能在接种前搬动,若接种后搬动污染率较高。接种过程中菌筒仍堆叠成长方体(两端“井”字式堆叠,中间平行堆叠)。接种后再用薄膜罩密10~20 d(气温高时间短,气温低时间长),可保温促发菌,进一步提高成品率。这样接种速度较快,8~10人的接种组1 d通常可接5 000料筒。

5 菌筒培养

5.1 翻堆叠筒

菌筒培养阶段应进行3~4次翻堆。菌丝圈直径达5~7 cm时掀膜进行第1次翻堆,同时解开套袋口通氧,菌筒改为“井”字式堆叠;菌丝圈直径达10 cm时进行第2次翻堆;连穴以后进行第3次翻堆。随着菌丝数量的增加和气温的升高,应进行多次翻堆,不断疏散菌筒,加强通风,严防“烧菌”[3]。

5.2 刺孔增氧

结合翻堆对菌筒刺孔2~3次(俗称“放气”),增加菌筒内部氧气,极有利于香菇菌丝正常生长发育。一是“放小气”。一般结合第2次翻堆进行。每个接种穴周围用细竹签刺3~4个孔,注意刺孔不能太深太边,偏松偏干的菌筒可暂不刺孔,避免感染杂菌。随着用工成本的增加,这一工序目前大都省去。二是“放中气”。一般结合第3次翻堆进行。每个接种穴用较粗的竹签再刺5~6个孔。三是“放大气”。香菇菌丝发满菌筒后进行。用竹筷子粗细的工具或机械刺孔60~100个,深至袋心。注意偏湿偏紧的菌筒多刺孔,刺深孔,偏干偏松的菌筒少刺孔,菌筒长杂菌的部分不刺孔。菌筒刺孔增氧后呼吸作用大为增强,温度急剧升高,特别注意疏散菌筒和通风,严防“烧菌”。气温28 ℃以上不宜大规模 “放大气”。如果菌筒及时割缝排场,也可不“放大气”。

6 搭建菇场

6.1 选场建荫棚

重点选择夏秋季节温度较低的场所。要求水源充足,环境卫生,水质干净(达饮用水标准),土质疏松,易灌易排,方正大块的砂壤土场地。整畦,畦面宽1.0~1.3 m,畦沟宽50 cm,畦高10~15 cm。整平畦面(略呈龟背形更佳),浇灌水菇场要求畦面同一水平。一般每2畦立1排柱于畦沟边,棚高2.5 m,柱高3 m,入地0.5 m。棚顶架竹木,再盖遮阳网,网上铺麦秸、稻草、玉米秆等,菇棚四周围遮阳网或草帘,最好再栽种长藤蔓的攀援植物,遮荫度为“二阳八阴”。

6.2 搭薄膜棚

可以在菇畦上拱竹片盖薄膜,采用屋脊形盖膜方式更好:将2块4 m宽的薄膜同时固定在同1排柱顶的梁上,隔2畦的2排柱与柱之间都固定1根横竹,横竹距棚顶0.8 m,距畦沟1.7 m,薄膜上下两面都用绳索将梁和横竹连起来,这样2块4 m宽薄膜就将4畦的菇棚上部围成屋脊形[4]。

7 转色

种植较早的,放大气以后进入转色阶段,转色最适宜的温度是18~23 ℃,湿度70%以上,给予适当的条件让其自然转色;种植较晚的可以先覆沙后转色,只要保持覆沙材料湿润,则不用任何管理,菌筒就能安全快速转色。这就用极简便的办法,科学地解决了保湿和通风这对难以解决的矛盾,不但省工、省时,还能有效地避免或减轻烂筒。

7.1 畦面处理

将畦面整成略呈龟背形后,新菇场可不用任何药剂消毒;老菇场可喷洒敌敌畏1 000倍液和漂白粉100倍液或辛硫磷2 000倍液和福尔马林50倍液等对整个菇场进行杀虫、杀菌处理。新老菇场的菇畦表面都应撒施一薄层石灰粉,一般菇场施用石灰粉750~1 500 kg/hm2。畦面再铺1层沙,确保透气不积水(砂质壤土菇畦可不铺沙),再将畦面整成略呈龟背形。

7.2 脱袋排场

选择气温较高的晴天脱袋排场。畦面四周留5~7 cm空位,畦面两边横排,中间纵排,菇场一般可排菌筒13.5万个/hm2左右。若发现已发生“烧菌”的菌筒(发软,呈死灰色),则不能马上脱袋(一脱即解体),而应将菌筒刺孔或割缝后稀疏堆放或集中排放(缝朝下),待菌丝恢复,菌筒发硬后再脱袋排场(图2)。

7.3 先覆沙后转色

准备覆沙材料,使用粗河沙用石灰水调湿,pH值7.5。一般菇场覆沙材料用量约150 t/hm2。菌筒脱袋排场后应尽快覆沙,先将畦沟泥土铲至畦面四周空位上做边,再将湿润的覆土材料撒施在未转色的菌筒上面,将未转色菌筒全面覆盖,厚度1 cm以上。不用任何管理,经5~7 d菌筒就能安全快速转色为标准、均匀的红棕色,再过几天则进一步转为棕褐色。先覆沙后转色成功的技术关键:一是覆沙材料要求覆盖前调湿(干则不转色,覆沙后调湿过度可能烂筒);二是覆盖薄膜确保菌筒通风、不淋雨(薄膜边缘不着地,菇畦两端不覆膜);三是正常情况下菌筒转色阶段不需任何管理(如果因覆沙材料不够湿、不够厚,或遇特别干燥多风天气,覆沙材料已干,菌筒未转色,则应喷少量水将覆沙材料调湿即止)。

7.4 预防出“脱袋菇”

菌筒脱袋覆沙阶段可能出“脱袋菇”,都是混有很多泥沙的畸形菇。少量出菇无关大局,但有时出菇量多达0.3~0.5 kg/袋,菌筒下部出的香菇把菌筒顶起,很多菌筒出完“脱袋菇”即烂掉,则会损失惨重。预防措施:一是菌筒搬运、脱袋、覆沙动作要轻(避免强烈震动刺激菌筒出菇);二是选择气温较高的晴天脱袋覆沙(气温高不适宜出菇);三是菌筒适当提前脱袋覆沙(菌丝未生理成熟不容易出菇)[5];四是菌筒经搬运平卧于畦面上,静置几天再脱袋排场(避免连续震动刺激菌筒大出菇)。

7.5 洗刷出菇面

菌筒完全转成棕褐色后,可逐步洗刷菌筒朝上面作为出菇面,菌筒下部的空隙用菌筒上面的覆沙材料填满,菌筒可能马上开始出菇,进入出菇管理阶段。若菌筒未现蕾,又不急于出菇,也可适当推迟洗刷。但不宜推迟太久,避免转色太深,菌皮过厚,推迟出菇,影响产量。对推迟洗刷的转色菌筒应喷洒少量水,避免干燥脱水。

8 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的重点是调节温、湿、气、光等环境因子,尽量使环境条件适合香菇生长发育的需要。一是调温。香菇属于低温变温结实性食用菌,反季节覆沙袋栽香菇,菌筒应始终保持通风状态,还可适当加厚荫棚覆盖物,在荫棚栽种藤蔓较长的豆科、小瓜等攀援植物,既降温又增氧。中午和下午高温时段最好用井水或泉水对棚顶实行微喷。二是调湿。应保持菌筒适宜的含水量。可采用干湿交替的调湿措施,一般在1潮菇采收完后,对菌筒喷洒水,补足菌筒水分,出菇后一般不补水(采收前更不能补水),这种调湿方法出菇潮次明显,菇体含水量较低。也可经常对菌筒喷洒少量水(采收前不补水),这种调湿方法出菇潮次不很明显,出菇较稀[6]。最好用井水或泉水对菌筒实行微喷。目前的微喷实施有喷带和雾化喷头2种,前者较经济。三是调气。香菇为好氧真菌,夏秋季节子实体生长极快,消耗的氧气剧增。覆盖薄膜只为避雨,应确保通风,高温高湿季节更应确保大通风。只有冷天才可考虑短时间覆严薄膜[7]。四是调光。香菇为喜光食用菌,出菇最适宜的光线为“三阳七阴”。夏季为降温可调至“一阳九阴”或“二阳八阴”,秋季调至“三阳七阴”较适宜。个别菇场由于光线太暗,长出的香菇菌盖小而薄,菌柄长而粗;反之光线太强温度高不适宜出菇(图3)。

9 病虫害防治

烂筒是当地覆土香菇最重要的病害,轻则减产,重则绝收。改为覆沙以后,烂筒现象大大减少,主要是沙子的透气性好。但烂筒现象仍有发生,主要是病原菌为害(真菌、细菌等)及环境因子不适(高温、高湿、缺氧等)造成的。因此,在覆沙香菇生产全过程的菌筒培养、覆沙转色和出菇管理等阶段,尽量创造适宜香菇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温、湿、气、光等)[8]。如果菌筒培养阶段遇到高温和缺氧,造成严重“烧菌”,菌丝大量死亡,菌筒软绵绵呈死灰色;或是菌筒出了1~2批菇后发生烂筒,不断蔓延,直至全部菌筒腐烂。大部分烂筒仍然是菌筒培养阶段高温、缺氧造成的,也有部分烂筒是在覆沙转色或出菇管理阶段高温、高湿、缺氧等原因造成的。故香菇生长的全过程都应尽量避免高温、高湿和缺氧,特别是菌筒培养阶段应严防“烧菌”和缺氧[9]。此外,适当提前脱袋覆沙,采用先覆沙后转色的先进工艺,喷水时勤喷少喷,拍打催菇避免过重过频。有些菇农发现烂筒中有小白虫(菇蝇、菇蚊幼虫),若取样镜检多能发现线虫,误以为是它们造成烂筒的,盲目施用杀虫剂防治烂筒,实际上不但无效,还伤害菌丝加速烂筒。特别是容易造成香菇农残超标,危害消费者健康。其实烂筒并不是它们造成的,而菌筒腐烂后它们才会滋生。出菇阶段尽量不用农药防治香菇烂筒及其他病虫害。用茶籽饼防治蛞蝓效果最佳,也可晚上人工捕捉[10]。有时发现一片看似正常的香菇菌筒能正常显蕾,但几天后菇蕾全部,以后还会重复几次“正常显蕾”至“全部”的过程。会蔓延,但只要挖出隔离带(死菇菌筒两端各搬掉十几袋正常出菇的菌筒),用石灰粉或漂白粉对隔离带进行消毒,常可防止蔓延。这是地埋香菇特有的病害,可能是土壤中的病毒为害所致,有待有关专家深入研究其防治措施。

10 适时采收

由于夏季袋栽香菇出菇期气温高,香菇生长迅速,所以适时采菇非常重要,每天都要观察香菇的生长情况,在香菇的菌盖未破膜前(6成成熟时)及时采收,必要时每天采收2次。采收后马上整理,及时包装外运或冷藏。采收首批菇,有时菇脚会带出一块菌筒料,影响产量,原因是菌皮太薄不够硬。可一手按住菌筒,另一手将菌柄轻轻摇一摇再采下。如果菌筒转色后适当推迟洗刷出菇常可避免。

11 参考文献

[1] 魏银初.图解香菇高效栽培[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0.

[2] 邓春生,熊中良,周世黄.我国香菇产业可持续发展之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2):157-158.

[3] 鲍兴.香菇反季节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0):23.

[4] 陈碧清.高山反季节香菇地栽技术[J].食药用菌,2011(6):34.

[5] 康源春,刘震.袋栽香菇春季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0(3):34-37.

[6] 梁彩凤,张长河.香菇的段木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9):50-51.

[7] 李明芝,连艳鲜.草菇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2(9):35-37.

[8] 王玉梅.香菇与玉米套种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1):45.

[9] 王金生,蔡丽静,史会普.夏季香菇标准化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学,2007,11(4):39-40.

[10] 龚振杰,,曹振岭,等.东北地区夏季香菇代料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10(9):201-202.

上一篇:延安市苹果采后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下一篇: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综合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