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玩家”马未都 :爱玩生活才有“大意思”

时间:2022-07-27 05:39:27

“收藏玩家”马未都 :爱玩生活才有“大意思”

有记者和我混熟悉后,问我:“说一个50多岁的老头可爱是不是不够尊重呢?”我才巴不得你说我可爱咧。我是“玩家”,可爱自然应该是本性―不然怎么会爱玩啊?

――马未都

马未都是个传奇人物,他写小说,20多岁就声名远播;写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让他名利双收;玩收藏,不仅建成了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而且成了文物鉴定专家……他一无大学学历,二无家世渊源,却成就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于是,有人觉得他是一个传奇,可他却这样评价自己:“我就是一普通的北京老头,有点聪明,有点好玩,也有点小可爱,仅此而已。”

玩玩闹闹,事业风生水起

马未都现在主要的身份是收藏家,可他的家庭及成长环境与收藏完全不沾边儿。当时,18岁的他还是北京一名身穿工作服,天天对着车床的钳工。工作很闲,两个小时就能做完一天的活,怎么办?马未都就泡图书馆,泡故宫博物院。为了节省时间,马未都常常干完活戴上一顶草帽就直奔故宫博物院而去,一天一天地看,天天不落。不仅如此,他还不时窜到一般人不去的角落,非要想法看到文物看不见的背面不可。

时间一长,看管的工作人员起疑心了。那时故宫博物馆条件很差,有一些灯泡常常时亮时不亮,马未都觉得看起文物来非常不尽兴,纠结了很久。那天,马未都终于攒够了钱,自己买了个大电筒,高高兴兴地去了。没想到他刚刚将电筒开亮,远处的工作人员就迅速扑上来,一把将他扭住拎到一边:“你想干嘛?偷东西?”马未都一下蒙了,张大着嘴说:“没啊,我就想看清楚它,我看不见啊。”“哪有看不见?这四处的灯不都亮着吗?我看你就像个踩点的!”那人气咻咻一把没收了他的“作案工具”,马未都无奈,可又想看那些宝贝,只好一边继续赔着笑脸,一边可怜巴巴地在昏暗的灯光下探索那些宝贝。

两年后,靠着自觉成才,21岁的马未都成为《青年文学》的编辑,随后又和王朔等人成立了海马工作室,策划编辑了《编辑部的故事》《渴望》等红极一时的电视剧。手中有了粮,马未都心里也开始长草了,便利用手中的闲钱买点陶瓷。一次,马未都咬牙花了1600元买了一扇四扇屏,然后当宝贝一样和刚买的电视机放在一起。可有一天他进家门时一看,坏了,遭贼了。他赶紧伸直头四处看,电视没了,四扇屏还在。他立刻舒了口气,然后带上房门,高高兴兴地去报案了。那时候电视还是高档商品,很珍贵,所以第二天领导见他丢了电视还乐颠颠地,不解地问:“小马,你是不是特有钱啊,怎么丢了东西也不着急呀?”马未都一听,眉毛一挑,装出一副不乐意的样子说:“你们是不是特希望我坐在地上哇哇大哭,你们才高兴?”说完,他又接着乐,“嘿,我告诉你们,那小偷真是仗义,知道我喜欢丧志,特意没偷我那四扇屏呀。”

1992年,马未都辞去公职,专心玩起了收藏。很快,他家里的古董越来越多,塞满了能塞满的地方。一次,马未都看中了一款黄花梨的大方桌子,他想买下来,可家里实在没地方放了,怎么办?他就回家和太太商量把床扔了,买那桌子睡。马太太一听,一口回绝:“哪有睡桌子不睡床的,再说,那桌子那么高,每天都要爬上爬下,难受不说,感觉很不好。”在太太的反对下,马未都最终只好作罢,可那桌子自此成了他的心头之痛,逢人便说:“我一生的痛啊,是那最大的黄花梨桌子!”

2008年元旦,在收藏界玩着玩着,马未都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的舞台,随后成为有名的收藏大师。尽管出了名,但他较真的脾气仍然不改,先是说李白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床”实际是指马扎,接着又认为周杰伦的《青花瓷》歌词有误。2010年8月,他指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气势恢宏的“击缶”、画轴的展开方式、“中国印”上的“京”字有误。此语一出,舆论哗然,面对众人的批评指责,马未都还是一副坏坏的笑:“说实话,我有时偶尔心理有点阴暗,怎么就没窜出一个有名的人跟我较劲。就好像在拳击场上,你把全身的肌肉都隆起来了,结果上来一个幼儿园的,所以,我还真挺期待名人来给我挑错。”

如今,马未都创建的观复博物馆正在拟迁新址,还成立了观复基金会。事业一天天做大,马未都也开始设想退休后的情形:“我就想给自己弄个青铜像,然后挑一张喜欢的桌子,两把椅子,一把‘我’坐着,另一把空着,谁来了都可以坐下跟我合个影什么的,多好玩。”

得,他到老了还是想着一个字:玩。

逆潮而动,生活有滋有味

马未都喜欢收藏,也喜欢到处游玩。一方面是借机“捡漏”,一方面也是因为好玩的天性。最初他也喜欢凑热闹,哪里有名胜古迹就往哪里钻,可很快,他尝到苦头了。

1997年,经过5年的努力后,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终于正式获得官方批准。高兴之余,马未都独自去法国玩了一趟。可当他兴致盎然地奔到著名的卢浮宫,想一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时,只一眼他便彻底傻了:蒙娜丽莎画框前人头攒动,里三层外三层全是世界各地的粉丝!马未都不服气,铆足劲,凭着一身“硬功夫”花了半个小时挤进了内层,可当他还只刚刚抬起头瞟了一眼梦中的蒙娜丽莎,还没看清她翘左嘴角还是右嘴角呢,立即被后面的人挤到了一边。拼了一身命却换来一个不知左右的结果,马未都恼了,他一扭头,一拽包,大步扬长而去:“我出来玩是看风景的,可不是看后脑勺的,我还就不看了!”

从那以后,马未都再去国外干脆放弃名胜古迹,专挑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小镇。这种从大道改拐小道的旅行,不仅给了他别样的风景,还让他收获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2000年,马未都和一位朋友探访法国里昂乡下的一个古堡,并选择了入住古堡旅社。这天晚上,他在房间里发现了一对小巧的中国青花罐,竟然是康熙年间的真品!马未都大喜过望,赶紧找来老板磨价,结果法国老板也不懂真假,很大度地以普通工艺品的价格卖给了他!躺在床上,马未都激动得直搓手:“咋会这么爽呢?不是做梦吧?”说完,他又使劲地掐了自己一把,结果痛得“哎呀”一声,从床上弹了起来。

当然,这种幸运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时候,马未都总会闹出不少笑料。2005年,马未都去日本拜访一位好友,在吃饭前,深知他饮食习性的好友征询马未都的就餐意见,马未都贪玩,想着日本的海鲜生食料理相当有名,就想试试,便点了生食料理。两人坐下后,一堆生鱼片和活蹦乱跳的海鲜活物就被端上来了。马未都试了几片切成透明薄片的生鱼片,感觉还行,就有了点吃活物的勇气。可是,当他盘算半天终于勇敢地往嘴里塞了一只小八爪鱼时,还没开始嚼呢,那只小八爪鱼撒开八爪,用吸盘牢牢地吸住了他的牙床和口腔壁!马未都慌了,捂着嘴又是叫又是跳,手嘴并用地将那小东西弄出口腔后,汗水哗哗而下:“到底是我吃它还是它吃我呀!太恐怖了!”

虽然贪玩总是会出些状况,但马未都依然乐此不疲。2008年元旦,走进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后,马未都有了自己的粉丝――“马扎”。粉丝们崇拜马未都,便嚷嚷着要见“活”的。马未都知道后,也不管麻不麻烦,一口就应承下来。2008年7月5日,他不仅专门腾空了这天的时间,邀请近200名“马扎”在夕阳下共进晚餐,谈笑风生,还亲自订制了200把真正的马扎赠送给来宾。这些马扎采用的是进口硬木材质,把《静夜思》和《长干行》的诗句用铜丝镶嵌在马扎上,做工精细,每一把马扎上都带有观复博物馆的编号,不仅古意盎然,而且价值也不菲。仅此一天,马未都就损失了几十万元的进项,可他还是乐不可支,还幽了一默:“‘马扎’里有梳着羊角辫十八九岁的姑娘,也有步履蹒跚的老汉,但显然青春活泼的年轻女性占了绝大多数,看来,我的魅力不减当年啊。”

马未都不会电脑,可《马未都说收藏》的节目开播后,“马扎”们极力要求他开博客。他禁不住呼声,马上雄心大发:“行,我开,不仅开,我还会保证每天写一篇博文。”大话说出去了,可真正实施后,马未都才发现这其中之难度,因为他不仅要管理观复博物馆的日常事务,还有很多活动要参加,连呆在北京的时间都非常少。于是,有朋友劝他在节目播出期间找个人代为操刀就行,可他一听,自己先急了:“我不图利,但贪名啊。这名我丢不起,再难我也得扛着。”果然,从那天起,他每天手写一篇博文,然后再请人代为传到网上。结果等到2010年,“马未都博客”竟成了收藏爱好者的必去之地。

“很多媒体称为我‘京城玩家’,这个称呼我很喜欢。玩家嘛,轻松,洒脱,不那么正经,就像我本人。”这是马未都给自己的画像。

平起平坐:父子情投意合

马未都天玩,也将玩心玩到了儿子马天身上,所以父子之间,从马天出生起便充斥着吵吵闹闹,热热闹闹。马天出生后,马未都想做个关于爱情的实验,他就想试试看爱情能不能不仅是狭隘的男女之情,而是更为宽泛的情感。于是,他每隔一两个月就跟马天说:“儿子,我爱你。”最初马天小,他这话一出口后,马天总是立刻回答:“爸爸,我也爱你。”可到了马天读四年级的时候,情况变了。一天,马未都去学校给马天报完名,照例眯着眼装作深情状地对马天说:“儿子,我爱你。”没想到话音刚落,马天大眼一翻,丢出句:“你少来这一套!”一句话,硬生生让马未都故作深情的表情僵了下来,回到家,他悲痛万分地在日记本上写下一句总结:“关于爱情表达的个人实验自此结束,结论是,个人的情爱不能跟社会文化拧着来。”

马未都很喜欢马天,可马天有一点让他相当不爽:马天比他长得潇洒,跟他只神似,不形似,所以就DNA与漂亮这个问题,父子俩又“开战”了。最初马未都也没在意这事,那时他领着马天出去玩,朋友们见了,就问他:“这谁的儿子呀?”马未都得意地拍拍胸:“当然是我儿子了。”可后来有一次,马未都领着一好友的儿子出门,旁人没认出来,照旧问:“老马,这是你儿子?”这下马未都有点恼了。回家后,他拎过儿子,捧着马天的脸左瞅左看,完了,气咻咻地嘟哝:“还DNA呢,啥玩意,你居然长得不像我!”马天也不示弱,呛他一句:“像你可惨了,小鼻子小眼睛的,没法看。”马未都回头自己照照镜子,也有点泄气了。可第二天,他马上又活了过来,指指冯小刚的照片,神气活现地冲马天嚷嚷:“儿子,告诉你,现在不兴你这样的,你爸小时候兴你这样的,现在兴你爸这样的,得长得难看。你看你认识的这些叔叔们,像冯小刚、葛优、梁天,没有一个好看的,可他们都流行啊,知道不?”

在外貌这块,马天控制不了流行,只好向马未都认输,可他还有其他的招绝地反击。马未都爱听相声,兴致来了就模仿马三立说话,又夸张又搞笑。瞅准时机,马天就会泼他一头“凉水”。一次,父子俩去郊外野营,远远地看见一家小饭铺,马未都便搭起右手,像模像样地学了一句:“我手搭凉棚一瞧看,嘿!这大招牌,把个小树林儿遮没一半儿!”马天也跟着瞅了一眼,然后丢出一句:“还把小树林遮没一半儿呢,这店子还没招牌大!”

吵吵闹闹中,马未都老了,马天也大了,父子竟由对手变成了伙伴。2000年,马未都正为观复博物馆未来的运作模式发愁,刚留学英国的马天得知,马上献计献策:“爸,我开学的第一天,学校让我们参观了所有原始校董的墓地,我觉得,观复也可以借鉴借鉴,以理事会的形式延续。”儿子的话让马未都在震惊之余欣喜万分,他很快开始调查理事会的运作模式。经过多方调研和准备,2007年,他的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更名为“观复博物馆”,正式实行理事会制,博物馆得以从原来的“私有”变成了“共产”。

儿子成了马未都事业上最好的圈外智囊,可马未都却“恩将仇报”,对外宣称要将博物馆全部捐赠社会。2010年8月,观复基金会正式投入运营,观复的新馆址也在建设中,马未都便急不可待地公开打算:“新馆正式建成后,我就将我所有的东西全部捐赠,一件不留。”“裸捐”言论一出,外界一片哗然,除了质疑炒作外,更多的是不解,就连朋友们也好心相劝:“老马,虽然马天现在有自己的事业,不需要你的资助,但如果你给他那么一丁点,做起事业来不是更方便?再则,就是给他留一两件做做纪念也好。”可无论外界怎么评论劝阻,马未都不改倔脾气:“我不是古董商,不需要子承父业,我已经将他抚养长大,任务也就完成了。其他的路,归他自己走。”

消息传到马天耳中,马天一个劲地笑:“老爸,你说你不传给我,既然决心这么坚定, 而且早在十几年前就盘算好了,你就没必要这么早就广而告之吧?”马未都听了,用力一跺脚,狠狠地白了儿子一眼:“小子,我就怕我有一天心一软反悔,所以才早早地断了自己的后路,这样,咱爷俩都死心了。”说完,父子俩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人家都说女儿是爸爸前世的情人,那儿子呢,肯定是爸爸前世的仇人了。我和马天这小子就没一天消停过,好在,他在大方向上相当理解我,偶尔还当我是个偶像,所以我这辈子,也值了。”一向嬉皮的马未都,说起儿子却相当动情,难怪马天这样评价他:“这个北京老头,有意思,有大意思。”

上一篇:选择给自己最多的人 下一篇:“电视月老”孟非:我的人生舞台同样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