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外贸单证》课程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27 02:47:29

项目教学法在《外贸单证》课程中的应用

【摘 要】如何从外贸单证员的岗位入手,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呢?本文阐述项目教学法在《外贸单证》课程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该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外贸单证 项目教学法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3-0184-02

一、《外贸单证》课程的重要性

2010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外贸出口国,第三大进口国,国民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为65%,社会对外贸工作人才的需求急速增加。而外贸单证是完成国家贸易不可缺少的手段,是进出口贸易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单证人员的实践工作能力关系到外贸企业是否能安全顺利结汇,关系到整笔业务的成败。

对外贸工作人员来说,了解对外贸易的基础知识、熟悉国家惯例、掌握如何缮制单据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外贸单证》是中职学校外贸、电子商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外贸单证缮制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中初级外贸专业人才的能力。但是,从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普遍认为毕业生无法马上进入角色,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难以独立缮制各种单据,责任心不强,眼高手低,甚至还因工作失误给用人单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这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从外贸单证员的岗位入手,使学生能尽快上手,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呢?

二、《外贸单证》课程的教学现状

《外贸单证》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以进出口实务为主要内容,内容覆盖了对外贸易结算的各种方式:进出口单证的种类、用途、缮制、说明、流转、程序和操作管理。然而目前大多数老师缺乏外贸实务操作经验,在教学中仍停留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纸上谈兵,教学效果不理想。一方面,大部分的教材内容枯燥,训练内容单调,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中职学生综合素质下降,学习兴趣低、基础差、自学能力弱,这些因素导致教学效率更低,以致学生就业后不能立即胜任工作。如何找到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改变以知识为主体的传统教学,给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已刻不容缓。

三、项目教学法在《外贸单证》课程中的应用

按照教育部提出的“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教师有必要寻找一种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针对《外贸单证》课程的教学现状和中职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尝试着运用了项目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项目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情况,以分项任务为组成部分,在其他教学方法的配合下,最终将一个教学内容整合成一个项目,在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各种社会品质。其显著特点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强调学生感知和熟悉工作环境,了解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的相关知识;学习过程始终与职业实践相联系,是企业和社会等外部环境和学习者个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1.制定项目目标,转换教学重点。

在项目教学法中,认知目标的实现固然重要,但是能力和情感目标的实现也很重要。在教学中,我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虚拟贸易交易背景(华东食品有限公司荷兰豆出口业务和上海进出口贸易公司中国绿茶出口业务)为线索,融“教、学、做”为一体,注重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任务驱动紧密结合。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实践过程,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沟通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作为外贸单证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课程框架重构,教学内容重组。

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我“以项目为主线,以实务为情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项目教学,并采用TASK教学模式,即Target(目标定位)――提出项目任务、Acquisition(情境输入)――项目准备、Skill(技能实训)――项目分析及实施、Knowledge(知识内化)――就业技能的提升和成绩考评,充分体现工学一致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项目内容的选取至关重要,根据单证员岗位的工作任务、能力要求和工作流程,本课程设计了合同分析、审核与修改信用证、缮制商业发票和装箱单、办理出口托运、办理出境报检、申领原产地证、办理出境报关、办理出口投保、缮制其它结汇单证、审核单证和交单收汇、进口单证等11个教学项目。重组后的教学内容针对单证员岗位单证缮制能力和岗位协调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动静结合,既通过制单项目的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单证缮制能力,又通过案例实战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岗位协调能力,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机会,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3.转换师生关系,学生角色扮演。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来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先不讲理论知识,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几张仿真单证,让学生自行观察,认真比较,根据已有的知识找出其不同点,并让学生尝试进行归纳总结,把学生推到主体的地位;然后由教师演示宁波华东食品有限公司荷兰豆出口业务下制单的方法与流程,总结实务中渗透的理论知识,有效地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轻松掌握项目准备知识;最后以项目任务为导向,学生以上海进出口贸易公司单证部的单证员的身份来实施项目任务。教师通过教学软件学生被分成若干项目小组,每组选出一名“项目经理”,在课堂形成“教师――项目经理――外贸单证员”的三级管理体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项目任务目标,制定项目实施方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项目经理”则负责组织小组成员讨论项目要求,落实项目并安排项目实施,发现问题并协助解决问题。教师在该环节中只是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制单过程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答疑,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换位。

4.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岗位技能实训。

在教学中,我把课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一体化教学,师生都以职业人身份开展教与学,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学生实务能力的基础,我校注重选择高水平的外贸单证软件、模拟实训平台,创建仿真的实训环境。教师利用教学软件平台,将本课教案、电子课件、《实训项目集》、习题等资源下发给学生,将外贸单证中心模拟为上海进出口贸易公司,每个小组模拟为该公司的单证部,每个学生模拟为单证员。学生可以利用外贸单证软件的各种模块,进行独立的电子制单练习,巩固课堂所学;还可利用模拟实训平台分角色训练单据的流转程序,让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单证员的工作环境、工作要求。在实训中通过建立岗位责任制,树立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以规则行事、规范职业习惯,为以后做好工作打好基础。

另外,校领导积极建立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到外贸公司进行社会实践,开设第二课堂,通过多种渠道邀请外企人员到学校演讲,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5.有效评价,在实践中取得进步。

项目评价是项目教学法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注重的不仅是完成目标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首先由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为每位学生建立档案袋,把平时的学生课堂行为量化为平时成绩,把书面成绩实践化,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然后再由教师对完成的项目进行评价、回顾。对完成较好组员的表现进行当堂认可,就主要问题进行集中解决。评定从两方面入手,即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结果性评价:主要考察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如缮制的方法是否恰当;单证的填报内容是否正确;交单的流程是否正确等。

过程性评价:主要考察各组组员的单证缮制能力、岗位协调能力、工作态度,项目经理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就训练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四、效果及反馈

项目教学法转变了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让教师涉猎更广的教学内容和知识范围;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完成项目实践,更加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体验到作为外贸工作人员的艰辛和乐趣,同时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工作责任心;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增强学生与团队和上级沟通协调的能力,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有效地提高社交能力。但是,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外贸单证》课程仍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我将进一步优化其模式,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上一篇:塑造学生心灵的钥匙――爱 下一篇: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服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