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 13期

时间:2022-07-27 12:25:56

崇拜偶像应当理性

文/周均

贝克汉姆6月20日下午造访同济大学,原定与校队和申鑫青年队互动,但人山人海的粉丝为看小贝非常疯狂,活动未开始就已经失控。小贝进入球场时,数千观众想冲进大门,造成踩踏,至少5人受伤,最终活动取消。

我们平常或许经常看见一群球迷围在电视机前观看某场比赛,加油打气,呐喊助威,异常激烈,似乎电视机里的球员能够听见他们的呼声一样。当自己心仪的球队获胜时,或许可以高兴得睡不着觉,胜似中了大奖;当自己讨厌的球队获胜时,则是另外一番场景,要么“出口成脏”,要么对着某样东西乱打一通,以泄私愤。这就是我们的粉丝,不仅球类运动粉丝如此,其他方面的粉丝也是如此;不仅国内粉丝如此,国外粉丝亦然。总之,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出两样东西,一是热情,二是莽撞。

“热情”和“莽撞”,两个极端,却能够瞬间转换,你不得不为此感到惊讶。一般而言,喜欢一样东西,热情是必不可少的。粉丝则更是如此,对自己的偶像何止喜欢,简直是崇拜。崇拜就已经是热情的延伸了,如若再经加温,那么就真的可能变成莽撞。就拿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Super Star》来说,歌词是这样描述的,“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可能大多数人以前唱这首歌的时候,还会赞美歌词文采斐然。可如果拿同济大学发生的踩踏事故来讲,我们立马就会掉过头去,感觉捧腹不堪。今天我们提倡的是自信,歌颂的是自爱,怎能随便把别人当成“唯一的神话”呢?何其盲目,多么不理性!可谁又能否认当年自己就是这盲目和不理性的一员呢?

可能读者不会忘记多年前那个崇拜刘德华的女孩,我们再看这起踩踏事故,结果应该说也是“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人受伤了,活动取消了,小贝也走了,完全事与愿违。该抱怨谁呢?最后还是自己。

不仅如此,这还从侧面反映了我们大多数人自信心匮乏的弊病,正是由于缺乏自信心,才导致了我们盲目崇拜偶像。于国家而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于己而言,实现自立自强,更需要我们加倍自信,不盲从、不跟风、不随大流。

做任何事都要理性,前段时间的争端致使国民打砸日系汽车,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威胁和伤害,所以我们得出了“爱国应当理性”的结论。

爱国尚且需要理性,爱自己的偶像难道不更需要理性吗?

银翘片的安全性没有明确答案

文/周潜之

6月18日,香港卫生署呼吁市民不应购买或服用一种标识为“维C银翘片”的口服产品,因为该种产品可能含有多种未标识及已被禁用的西药成分,服用后可能危害健康。

面对感冒,维C银翘片可以说是仅次于板蓝根的“万能药”。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得了感冒到医生那里,经常被丢出两包银翘片,外加一句“多喝热水多休息,几天就好了”。尽管我们号称已经吃遍“元素周期表”,但看到“药品有毒”的新闻,还是让人心头一紧。

现在,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是,维c银翘片到底有没有毒?维C银翘片的毒什么时候被发现的?其实,关于维C银翘片有没有毒的问题早就在讨论了,而且涉及到的可能有毒的药品还不止维C银翘片一种。

在2011年1月,《中国医药报》就刊登过一篇《中西药复方制剂应用需谨慎研究少安全性不明确》的报道,报道中写道:“去年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通报,警示公众关注中西药复方制剂维C银翘片的安全性,引起坊间热议……”

也就是说,维C银翘片的安全性成疑,早就是大白于天下的事情了。突然引起公众如此强烈反应,恐怕还源于“香港卫生署呼吁勿用维C银翘片”。自己吃了多少年的常规药虽然也没见有什么事,有人突然说了句“有毒”,心里一时半会儿真就转不过弯。

对于维C银翘片公众心里“转不过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药品生产和监管部门绕了一个大弯子。例如,记者调查显示,感冒药市场上的中西药复方制剂约有18种之多,且基本为非处方药。所谓的“中西药复方制剂”,是打着“西药治标,中药治本”的旗号,在中药中掺人大量西药成分。一个明显的结果是,西药治病效果来得快,另一个不为人所知的结果就是,报批时此类药物会被统一归类为中药——含有大量处方药成分的“西药”,一旦沾了“中西医结合”,就摇身一变成了非处方药。

以这回被质疑的维C银翘片为例,从名称上看它就是在中药银翘片的基础上加了点维生素C。实际上,维C银翘片里除了有维生素C,还有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等多种西药成分。容易引起强烈不良反应的,正是这些西药成分。

在中药中添加西药制成“中西药复方制剂”,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一直争议不断。业内争议中西药混合会不会达到“1+1>2”的效果,公众更关心的是这样的药以后还敢不敢吃。监管体制有了病,公众担忧的就不止维C银翘片一种药了。

上一篇:圆桌 13期 下一篇:短讯 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