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月亮再圆的时候

时间:2022-07-26 11:07:11

当月亮再圆的时候

[摘 要]儿童剧《彩虹》表述了来自于山村红星中学的山妹与城市光明中学的方磊在一次对流活动中各自的遭遇。本剧主旨是将爱比为彩虹,连接起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的人们,因此,在进行舞台灯光设计时,应从光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着手创作。

[关键词]儿童剧 彩虹 舞台灯光设计 创作

儿童剧《彩虹》讲述的是山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参加对流活动中发生的不同遭遇,剧中山妹坚决的要求参加活动的初衷,是为了去光明中学所在城市寻找久无音信的妈妈。方磊要求去山村红星中学的愿望,是去拥抱大自然的美丽。在这次活动中,山妹感受到了来自光明中学同学老师与方磊爸爸的深切关爱,并最终找到了妈妈。而方磊不仅在山村找到了梦想中的大自然的美丽,更在一次天灾中得到了山妹的年幼弟弟狗剩的援救。本剧着重表现了“爱,像一缕阳光温暖着你我他;爱,像一道彩虹连接了两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主旨。因此,在对该剧进行舞台灯光设计时,应时刻把握这个主旨,从光的基调、光的结构、光的色调、光的形象以及光的细节处理等方面进行创作。

一、光的基调定位

初读《彩虹》,总让人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阳光扑面而来,爱在不由自主地张扬挥洒。之所以说爱是不由自主的,是因为剧中人面对旁人遇到的坎坷不幸,都予以了不假思索的质朴的关爱,而不是围观。比如,当光明中学的同学们得知山妹的遭遇,都不由自主地伸出了援手,帮助山妹寻找她失去联系许久的妈妈,最终在老师和方磊爸爸地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失散很久的妈妈。再比如,当山妹的弟弟狗剩在暴风雨中看到方磊不慎掉下了山坡,不顾自身安危跃下山坡营救方磊,使之脱险。尽管这个戏好像有太多的偶然存在,可是就是这些偶然,让人体会到爱是无处不在的存在与闪烁的,并不魔幻虚无的。

为此,《彩虹》灯光设计构思可以从这句话开始:“对山妹来说,对于我们来说,生活总有不如意的时候,只要我们心怀阳光、希望、关爱、拥抱彼此,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一定会更幸福,更美好!”这也注定了该剧舞台灯光基调一定是充满阳光的,温暖明亮的。

二、光的结构设计

山村与城市是《彩虹》的空间特征。两个不同的戏剧空间,随着戏剧情节地发展,时而独立时而并立交叉(通过道具IPAD)展开《彩虹》空间地演绎特征。比如第一幕01的方磊家和第一幕02的山妹家,都是分别独立演绎。再比如第二幕01与第二幕02,当狗剩对方磊说“我想姐姐了”,方磊便打开了IPAD,让狗剩和山妹的同学们见到了山妹与方磊的同学们见面的情景。为了配合综合戏剧情节发展特征,应设计以光线“交叉”的形式作为《彩虹》的灯光结构。“交叉”不仅仅象征了不同地域人们的人类共同情感地融合,同时交叉的和更大角度的侧逆光强化了明媚阳光的质感,凸显了《彩虹》的基调。

三、光的色调选择

纯粹而质朴的爱,是《彩虹》演出主题的核心元素。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应最大可能的减少色彩数量来作为《彩虹》光色运用的原则,实现光色的单纯与纯粹。从剧情、演出主题、地域特征、关键台词中寻觅象征性的光色,并充分考虑灯光与布景(白色)和服装颜色的关系。应选择黄、绿、蓝,为此剧的主要光色,以黄色为主混合展开。其中黄色象征演出主题:“爱如温暖的阳光,无处不在”,并且可以根据地域的空间特征,分别选择黄与淡黄(色温3200k)两种光色作为阳光光色。山村、大自然的阳光是直射,更加透彻,加之山村的服装为暖灰色系,以及特有空间染色——绿色,因此山村的阳光可以设置为黄色。城市的阳光往往是折射(因为建筑物的窗户),加之城市学生们的校服是深藏青色和空间染色橙黄,因此可以为城市阳光的光色选择了淡黄。而绿色,则象征着生命、大自然;蓝色,象征着悠远,恬淡,纯净,蓝天与梦想。在演出中,使用单纯而纯粹的光色会使活动其间的人物情感更饱满、更具张力。

四、光的形象效果

概括、写意、传神。是这个戏的布景的风格特征,一根弧线象征了山村,一个直线表达了城市,给予这两个空间标上了简单而鲜明的符号。根据布景的特征,可以分别概括以下几种光斑形象,以区别不同的环境空间以和强化人物的心理空间。椭圆形,大小不一的圆点组合,象征着穿越树林阳光的点点斑驳;正方形,象征着城市学校教室的窗明几净。同时象征着尾声山村与城市同学们放飞的风筝;长方形,象征着城市马路的斑马线;星形,象征着山妹的希望,一定会找到失散许久的妈妈。这些经过概括的象与布景的风格得到了很好的统一,并在戏的某些桥段起到传神的效果。

五、光的细节处理

舞台灯光设计的创作,始终需要以导演的意识去切入,依据戏剧情节的发展、人物关系的展开、其他戏剧元素的演绎去组织戏剧的灯光场面,从而凸显戏剧的演出主题。为此在儿童剧《彩虹》舞台灯光设计的构思中,可以组织以下几个灯光场面强化该剧的演出主题。

1、 离愁,是人类最难隐忍的一种情绪,饱含着忧伤情绪和不舍的情感。具体表现在第一幕02,山妹为了次日要去城市寻找妈妈与弟弟狗剩告别。为了在月亮再圆的时候能够找到妈妈,让家成为一个真正的家,山妹终于说服了弟弟狗剩。当山妹目送着狗剩回屋去睡觉,抬头向夜空望去时,可以设计从天而降的一地星星,金黄色的星星。这一地写意的星星,不仅仅褪去了山妹一身忧伤,也寄托了山妹满怀的希望:一定能够找回亲爱的妈妈,而且预示着山妹在城市找妈妈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城市人的帮助和关爱。

2、 梦想,是人类对美丽的一种渴望和希冀。具体表现在第一幕03,《我好想》这首歌抒发了山妹与方磊各自的梦想。在对这一段戏的灯光场面的构思设计选择了将整个舞台空间塑造为蓝天白云的氛围,以保持与天幕出现的形象,蓝蓝的天上漂浮着几朵洁白的云朵,电脑灯虚虚的光斑随着转台的旋转而旋转,象征着山妹与方磊的梦想在飞翔,使这戏剧场面有灵动写意的感觉。

3、 大自然的美丽,是人类创造美丽的源泉。如果说山妹在光明中学的老师、同学们和方磊的关爱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久别的妈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那么,方磊此行最大的收获,除了在危机中得到了狗剩的援救,就是实实在在地拥抱了美丽的大自然,汲取了大自然的恩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所以第三幕01,方磊与狗剩在去五保户的路上这一段戏对于灯光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篇章,这段戏剧作者给予二度创作留出了很大的创作空间。为了尽显大自然的无穷美丽,依据台词,随着转台的旋转,可以塑造以下几个不同的空间氛围:方磊与狗剩穿行在林中,旋转的斑驳的树影光始终伴随着他们的前行;转过一个山弯,便是一泓被树影簇拥的小河,小河在阳光的照耀下,粼粼水波纹跃上了河岸,在他们甩石片的游戏时,石片经过出点燃了点点河光;当他们爬向山顶时,前区的光渐渐暗去,只剩下一束阳光与满目的蓝天白云;当他们攀下山顶时,出现在眼帘的是另一弯小河,小河倒映着湛蓝的天光,宛如镶嵌在深山处的一块蓝宝石。

4、 让理想与天地和谐统一。尾声有一个戏剧动作是光明中学与红星中学的同学们在彩虹下一起放飞风筝,风筝在那一刻象征着同学们的理想。所以同学们放飞的不仅仅是风筝,而是他们共同的理想—重建红心中学。因此,在此可以设计了一个灯光动作,即当风筝在天幕上漫天飞翔的时候,地面上通过电脑灯的光斑(正方形)不断地涌现向台口飞去,让理想与天地和谐统一。

如果说,儿童剧《彩虹》的演出主题是“天”,那么音(乐)、服(装)、道(具)、效(果)、化(妆)和舞台布景灯光,就是“地”,人物角色,就是“人”。当所有的戏剧演出的元素都融化成一个呼吸系统,天、地、人,就能够达到“合一”的境界。

上一篇:舞美是静寂的戏剧 下一篇:中国式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