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驾驶员的心理情绪对行车安全的重要性

时间:2022-07-26 08:40:17

论驾驶员的心理情绪对行车安全的重要性

目前,交通安全管理已成为各级安全管理的重点。近年来,小汽车不断进入家庭,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也逐年增多,且车辆档次越来越高,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在不同程度上威胁到生命安全,而交通事故绝大多数是因驾驶员违法驾车所致。驾车中违法行为,大多数取决于车辆安全行驶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如何能有效地提高每位驾驶员的心理素质,不妨从情绪、注意和意志三项心理特征上来谈谈对安驾驶员的素质,因为稳定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机动车驾驶员实现全驾驶的影响。

一、驾驶情绪影响交通事故

心理专家认为,人的心理因素对交通事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情绪上。激动和愤怒的情绪,都不利于安全行车。

良好的心态,对事物的观察和判断具有积极的作用,表现为感受力强,观察、反应迅速,判断准确,动作灵敏有利于车辆安全行驶。反之,激动、易怒的情绪,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驾驶员判断、操控动作,妨碍安全行车。

1.高兴与沮丧

驾驶员情绪过于高兴或沮丧都会严重影响安全驾驶。当人高兴时,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表现为轻率好动,忘乎所以,经常看到有的车辆放的“迪斯科”节奏很强的音乐,此时驾驶员动作和判断就不准确。会做出“飘飘然”的动作为人沮丧时,如受到上级领导批评、家中有难事等,中枢神经处于压抑状态,表现为动作呆板、反映迟钝、操作不当,易发生交通事故。

2.骄傲和急躁

骄傲自满是安全行车的大敌。驾驶员一旦产生骄傲自满情绪,便会忘乎所以,过高的估计自己,因而不能正确认识和判断路面的车辆、行人和物便会产生越轨的驾驶动作和行为。表现为,长期驾驶车辆无事故、自恃技术高超、越障能力强,特别是在一些危险情况、复杂路段常常冒险,高速通过。

急躁对驾驶员而言,在行车中易产生不正确操作性。同冒险性相类似。尤其是机关、企事业单位驾驶员,遇上保障领导公务用车时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按时到达,极易产生急躁情绪,表现为赶时间、超速、抢黄灯、曲线行驶、强行变道、夹塞等。它给驾驶员安全驾驶带来很大的威胁。

3.斗殴睹气

驾驶员在行车中,碰到不顺心或违背自己意愿的而生气,行车交会中,对方车辆越过中心线,影响了自己行驶路线和视线时;超车时,前车减速不让路或让路不减速、夜间行车、对方来车不关闭远光灯,造成我方眩目;在混合的道路上,遇到行人、非机动车等让路不及时,妨碍己方行车,都会产生斗殴睹气的情绪。极易产生把车辆当成发泄怨气、向对方施行报复的工具,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这些,由于心理情绪影响到行车安全的几种表现,剖析产生的原因,就是一个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所致。心理素质良好,表现为情绪稳定,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安全意识强,自控能力强,在驾驶车辆过程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牢记安全第一、责任第一,在快乐工作、快乐驾驶的理念下,才能将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点。

二、心理情绪产生的原因

影响驾驶员安全行车的情绪产生的原因。首先是在思想对“安全”的观念淡薄,没有意识到所驾驶车辆一旦发生事故,将会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直至多少个家庭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其次,没有加强学习,一是对交通安全法的学习、不认真领会、不遵守《道理交通安全法》的各项行驶规定,二是在自身学习修养上不下功夫,自身的控制能力差,表现为情绪上经常无法节制、性急、易怒;再者是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我行我素,表现为在行车途中,停车时目无他人,想怎么行驶就怎么行驶,想停就停,没有认识到自己是社会活动中一分子、在行驶途中,停车时是否有无影响他人的行为。诸如这些表现,一旦发生与其他客体矛盾时,则无法正确对待事物、对待自己,情绪上则表现出麻痹、愤怒、唯我独尊等,在行为上则会做出违法驾驶的行为。

三、心理情绪对安全行车的重要性

驾驶员的心理特征,主要是由情绪、注意和意志来体现。它直接影响着驾驶员对车辆驾驶、操作,直接关系到安全行车。

机动车驾驶员在从事驾驶活动中都会对自己周围的环境表现出自己的心态。愉快、忧愁、悲伤、苦恼等不同的情绪和情感变化,是外部事件在人体内引起的一系列内变过程之后出现的表情的反映。当驾驶员心情愉快,满意时能感到心情舒畅、心理舒适,对事物的观察和判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驾驶车辆的操纵系统能做到勤于观察、反应迅速、判断准确、动作敏捷,为安全行车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反之,当驾驶员在忧愁、悲伤、苦恼的状态下,就出现精力分散、反应迟钝、判断失误,直接地影响驾驶员驾驶车辆中所采取的应有措施,致使发生事故的几率大幅上升。因此,情绪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一名优秀的驾驶员所具备的良好情绪来自于平常的自身修养。它具有正确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理智感。在爱岗敬业的前提下,体现“快乐驾驶”,如同原国家足球队教练米卢所倡导的“快乐足球”,能够将一种紧张、激烈并伴着恐惧的一项运动通过人的正确情绪转化为一种视为快乐的运动。因而,在驾驶车辆,尤其是长途的行车中,变一种很乏味的机械式操作化解成一种可以沿途欣赏祖国美好山河的活动,当然,这只是一种心理特征的反应,直接影响到驾驶员的情绪。这样一种好的情绪,必然会给安全行车提供心理素质上的保证。

驾驶员在从事驾驶活动中,注意占特殊地位。它是心理活动对那些于自己有无意义的事物指向和集中。当缺乏集中于注意客体的车辆、行人、道路线型、视距及交通标识,尤其是现今高速公路发展迅猛,多条高速立体交叉、分道标识时,就容易产生一脑多用,注意不集中、无地适从、无从下手,造成驾驶车辆的操作失控、极易发生事故。

如何加强注意集中,首先得从思想上树立手握方向盘,必须集中思想,时刻牢记车辆是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载物客体,它承担着发展经济是搞好流通环节不可缺少的工具,运用的不好,也是一种“杀人”工具。行车中,首先要做好准确工作,对车辆性能要熟悉了解,时间上要准确充分,行驶的路线要心中有数,要做好行驶预案。当今城市建设发展快,一座城东南西北有多个进出口。如行车到上海、杭州参会,如何一路顺利地行车到达目的地,看似平常,也属不易。现代的高速公路同改革开放前的等级公路不同,在高速路上停车询问行驶路线是不容许的,驾驶员对行驶路线如心中无数,就会造成注意力分散,在行车途中注意上就大大降低,影响到操作的动作迟缓,优柔寡断遇紧急情况,手忙脚乱造成事故的发生。

因此,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的注意,应是全方位的。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保持良好的情绪,注意高度集中,才能在行驶途中观察同方向、来向的车辆、行人和物,尤其是在目前车辆激增,驾驶员的培训不够规范就匆忙驾驶车辆,行驶途中违章、违法的车辆数目增多状态下,更要增强意志,及时察看到危险征兆,将事故苗头排除,确保安全行车。

“意志”是驾驶员确保安全行车的又一项重要指标,它关系到驾驶员的体力和智商,它的形式是通过完成预先拟定的目的活动行为中来表现的。

首先,驾驶员应在拟定的目的任务时树立坚定的意志,不畏难,有信心。福州—上海、广州全程约1000公里,得需一公里,一公里地去行驶完成,行车的路途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没有捷径可行的。个人具备良好的意志,会产生良好的情绪和注意,三者是有机联系的。能在行车途中遇事不动摇,不优柔寡断,在复杂的行车途中正确地判断客体车辆、人和物,正确操控行驶的车辆。能将任务理性地化解成几个小单元,用完成小单元式任务的良好心态来对待长途行车的路途远、乏味的枯躁活动。一名意志强的优秀驾驶员,无论执行任务路途多远、路况多差、困难多大,都始终会坚持一种坚定的意志来面对,直到完成任务。这来自于驾驶员的良好心理素质下的意志强的表现。

其次在意志上表现驾驶员应具备良好涵养性,不因外界的影响,人和事的影响,委屈,不理解等,不因这些影响到驾驶车辆。驾驶员在业余时间,须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可以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涵养性。加强有利于身心健康地运动,逐步培养个人在不同气候环境下适应的能力。良好的精神状态,良好的涵养性,是保证安全行车的重要保证。

总之,驾驶员的心理情绪是心理特征变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保持良好的情绪对安全驾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同个人生命、每个家庭幸福、国家财产都密切相联系,在不断加强和完善驾驶员队伍个人的修养、文化、专业技术的同时,充分营造出工作氛围的宽松环境,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都是良好的情绪所必备的。因此,牢记安全第一观念,保持良好的情绪,切记责任意识,确保安全行车。

上一篇: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分析 下一篇:浅谈小学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