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颖超智讨名画

时间:2022-07-26 03:25:18

20世纪50年代,康生曾到大收藏家张伯驹家中拜访。他看到一函线装的清版《宋元学案》,随意翻了翻,用一种漫不经心的口吻说:“听人讲,你收藏了不少古画,可以看一看么?”

张伯驹谦虚道:“多少有一点,不过大都不在这里。”

“没关系,随便看一看就好。我这个人,革命几十年,对古书古画却一直有所偏爱,也爱瞎写几笔。有时间我们可以好好切磋一下。”康生兴致勃勃地说。

张伯驹让妻子潘素从里间小书房中取了七八幅字画来。这都是北平解放前夕买的,基本上是明清两朝画家的作品。

张伯驹把画一幅一幅地全挂了起来。康生摘下眼镜,用衣角擦了擦,又戴上,凑近一幅明代画家戴进的山水画卷,眯着眼睛看了起来。他看得认真、仔细,甚至有点儿挑剔。

“这……是真迹么?”

“是的。”

康生点点头,又看第二幅。这一幅是明代画家吴伟的《江夏秋居图》。吴伟于明弘治年间被皇帝赐“画状元”之印,名动一时,笔触恣肆而秀劲,山水画的意境很独到。康生看了,不住点头。

再下一幅是清代画家黎简的山水画,画风又是一脉,苍润而淡远,康生看得如醉如痴。

接下来是一幅任伯年的人物和一幅虚谷的山水画,康生看得更入神了,竟情不自禁地连声赞了起来。“这几件东西,能不能借给我看一看。内人伴竹(曹轶欧的笔名)也喜欢写写画画的,让她也欣赏欣赏。”

张伯驹自无不允,痛快地答应了。潘素去找了个布兜,张伯驹则把画一一取下来,卷好,放进布袋里。

一晃几个月,康生那儿再没了一点儿消息。

几件明清的古画,虽说算不了什么,可张伯驹总觉不那么对滋味。若是康生痛痛快快地开口说:“我喜欢,想要。”他不会皱一下眉头。这般以借代取,未免缺了一点儿君子的风度。

从上海调到北京后,由于与张伯驹住得近了,两人之间走动较多。一天,无意之中,张伯驹把这件事说了出来。秉性耿直,当下十分生气,回去后,便把这件事告诉了。

是“西安事变”时才听说张伯驹这个人的。当时,他在张学良的官邸见到了一幅字体很怪的条幅,上面写了这样一段话:“举人不望其报,恶人不顾其怨;官非其任不处,禄非其功不受;见人不正,虽贵不敬;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虽累辱而不愧也。”落款是张伯驹。很欣赏这段话,于是,张学良便把张伯驹的为人细细向讲了,并把这幅字转赠给了。

此番听这么一说,想了想说:“事情虽然不大,可影响不好。康生同志也许忘了,不记得有这回事了,我们想个办法提醒他一下。”

邓颖超找到了曹轶欧,谈话是十分委婉的:“小曹,听说康生同志借了几幅不错的明清山水画,不知还了没有?恩来说,想借来看看呢。他那个人,别看忙,也喜欢看画。真的,看一幅好画,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呢!”

曹轶欧一怔,马上说:“哦,那几幅画,刚刚还了。总理喜欢,我想办法再借来。”

邓颖超摇摇手:“既然还了,就不麻烦了。以后若借到什么好的字画,告诉我一下。”

当晚,康生便让人把那几幅画送到了张伯驹家。见了画,张伯驹好生惭愧,以为是错怪了人。对一说,心中暗觉好笑。见到总理时,便把这件事说了。大家都知道康生一向的为人,便没再说什么。

然而,康生对这件事竟一直耿耿于怀!表面上,他让人把画送了回去,心底里,却牢牢地记下了这笔账。

(电子邮箱:)

上一篇:学生争取温饱游行等 下一篇:谁的青春不迷茫――寻找人生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