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的利益”视野下的“程序利益”价值

时间:2022-07-26 02:49:47

“诉的利益”视野下的“程序利益”价值

【摘 要】国家设置民事诉讼制度的目的在于解决纠纷,实现公平正义,而国家的司法资源有限,法院不可能将公民提交的每一份诉讼纠纷都处理妥当,因此,需要建立一种筛选机制,使得法院能够符合理性地,最优化地选择那些最值得调动国家司法资源予以解决的纠纷,而排除那些浪费或者滥用国家司法资源的现象。而在大陆法系国家,诉的利益便是当事人行使诉权的依据,同时也是法院进行民事实体裁判的前提,处于贯通实体利益与程序利益的中间位置,此两种利益在民事诉讼中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

【关键词】诉的利益;诉的实体利益;诉的程序利益

民事诉讼作为保障公民权利和解决纠纷的有效手段,,它的产生是基于当事人对司法救济的需要。人们为什么过多的关注程序呢?庞德认为法律的功能在于通过建立法律秩序来实现对社会的协调,但若没有法律程序的保障,这一目标无从达到。因此,诉的利益便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波斯纳将效益价值引入对法律程序的分析,试图引导人们在程序领域里积极从事“零交易成本” i的活动,把程序的正义简单化为对效益的评价,即“无利益即无诉权”。法院在解决纠纷,形成判决的过程中亦是引起成本的过程,例如,法官的薪金、陪审团的费用、法院设施方面的支出、律师费用等,同时也会对社会产生效益的影响。纠纷的解决与诉讼的价值并非毫不相干,而是具有联动的关系。因此,诉讼的利益就是通过程序的利益将实体纠纷的利益最大化。

一、诉的利益的本质

诉的利益属私法领域概念,产生于民事诉讼中的确认之诉。而民事诉讼作为由国家财政支撑的以公力解决私人纷争的机制,私人对其的利用也就必然受到来自国家的限制。我国宪法在承认人民以者的地位自行决定如何统治国家,重视法治对国家统治的抑制和约束机能的同时,也保障人民享有自由权、诉讼权、财产权及生存权。当上述权利受到侵害,诉的利益便因此而展现出来,原告将所拥有的,在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民事纠纷时,确有必要且能够实效地运用民事诉讼实现其诉权所体现出来的正当利益。于此同时,在民事诉讼之中,不仅表现为争议实体利益的减少,也同样侧重于实体利益之外程序利益的损耗,因此诉讼利益内涵中对程序利益的思考是极为重要和必须的。

二、诉讼利益中的资源分配

从诉讼程序功能上看,诉的利益是指当事人所提起的诉中应具有的,法院对该诉讼请求作出判决的必要性和实效性。程序利益主旨与中心是关于司法投入与产出的比例问题,即如何使司法效益最大化。波斯纳教授更是将法律程序看作分配资源的市场,而笔者也十分赞同这一观点。法律诉讼在很多时候就是将资源合理的分配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人们在进行诉讼请求的时候,需要衡量成本的消耗,而对于是否承担消耗同样掌握在人们的手中。正如波斯纳所言,“法律程序想市场过程一样,它的实施主要有赖于为经济利益驱动的私自个人,而不是利他主义者或政府官员” ii。这与市场交易中奉行的交易自愿原则一致,都是对利益价值的衡量与取舍。而程序利益的根本要求也是是赋予诉讼当事人及相关利益关系人程序主体地位,使其充分享有程序主体权。

三、程序利益中的程序产出

相对于实体法或实质利益的目标而言,程序是一种手段或工具iii。程序利益的存在基础在于解决争执,也就是程序的内在目的。程序手段与程序目的的关系始终贯穿于法律的诉讼程序之中,程序目标与程序手段之间便滋生了程序产出即程序成本。贝勒斯在《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中分析了程序中存在着直接成本、经济损害错误成本、道德错误成本三种成本。因为一项诉的开展,必然存在一个成本问题,包括判决的成本,公共成本以及私人成本。同样,对于法院而言,对于所诉纠纷的取舍也会产生成本,即是抉择程序产出等成本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民众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民众对司法救济的需求在与日俱增,然而,国家的司法资源毕竟有限,法院不可能解决一切纠纷,因此,需要建立一种筛选机制,使得法院能够符合理性地、最优化地选择那些最值得运用国家司法资源予以解决的纠纷。它体现了裁判者运用自由裁量权在司法裁判供给对象这一问题上所进行的利益衡量,即司法者在考虑是否对某一特定的争议作出司法判断时,必然涉及到对各种利益进行衡平,而后在此基础上来决定当事人的申请事由是否属于可裁判事项。在此基础上降低对程序的产出,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在有些情况下“程序利益可以抵消大量直接成本,故一个相当复杂且费用很高的程序任然可能是合理的” iv所以,对于赋予程序利益的决定而言,如果一个人有权获得一项利益,那么不赋予其此利益就侵犯了该权利,然而,将一项利益赋予给无权获得该利益的某个人而言,同样也是侵害了其他人的权利。

四、结语

民事诉讼,不仅应基于实体法观点保护争议中的特定权利,以贯彻宪法关于保障民事权利的规定,同时亦应从诉讼法的立场出发,平衡追求程序利益以符合宪法关于保障诉讼外各项基本权利的宗旨。将程序利益提升到与实体利益同样重要的位置,是程序主体性原则的要求。宪法在承认人民的同时,也同时保障其享有自由权、诉讼权、财产权及生存权。据此,在一定范围内,应肯定人民的法主体性,赋予当事人或程序的利害关系人以程序主体权,并将此作为立法者为立法活动、裁判者运用现行法、当事人进行诉讼行为时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田平安,杜睿哲.程序正义初论[J].现代法学,1998(2).

[2]季卫东程序比较论[J].比较法研究,1993(1).

[3]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M].法律出版社,2012.

[4]Michael Bayles.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M].邓海平,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注释:

i 零交易成本:指交易双方在完成一笔交易所付出的成本,包括货币、时间、精力和体力等各种成本均为最低抑或相抵。

ii【美】理查德.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M].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677-678.

iii 陈瑞华.走向综合性程序价值理论―贝勒斯程序正义理论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1999(6).

ivMichael Bayles,”Principles of Legal Procedure”,Law of Philosophy 5(1986),by 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p.53.

上一篇:陈国泰:铁皮玩具的梦想之路 下一篇:班主任工作经验浅析